退休全國勞模請纓奔赴抗疫一線:關鍵時刻要站出來
已退休的全國勞模楊兆順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他對黨(dang) 的感情很樸素——
“關(guan) 鍵時刻要站出來,為(wei) 居民分憂”
“放心不下老居民們(men) ,去了我才會(hui) 心安。”全國勞模楊兆順今年65歲了,已經退休的他,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奔赴防疫一線。
從(cong) 熟悉的紫藤苑“陣地戰”、到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的“遭遇戰”,楊兆順團結身邊黨(dang) 員,堅守在普陀區桃浦鎮每一個(ge) 需要的地方。他說,自己是1988年在棉紡廠當工人時入黨(dang) 的,對黨(dang) 的感情很樸素——“關(guan) 鍵時刻要站出來,用實際行動為(wei) 居民分憂”。
“總控”與(yu) “助攻”,師徒檔配合默契
在桃浦鎮紫藤苑,老人們(men) 習(xi) 慣喊楊兆順“寶寶”,孩子們(men) 稱他“楊老師”,但對他最多的稱呼是“兄弟”。
“紫藤苑是我的主戰場,我在這裏工作過20多年,現在的居民區書(shu) 記張斌是我的徒弟,此時不來更待何時。”3月18日,在紫藤苑居民區進入閉環管理後,楊兆順帶了幾樣洗漱用品,一頭“紮”進居民區。
張斌在看到楊兆順的那一刻,既感動又擔心。“師父年紀大了,我怕他扛不住,但從(cong) 心底來說,我也鬆了一口氣。”張斌坦言,小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一半,不會(hui) 用手機進行核酸采樣登記,情緒安撫也是難題。
楊兆順的到來猶如給小區防疫添了根“定海神針”。“居民對師父的認可度高,我們(men) 工作默契度也很高。”張斌告訴記者,集中核酸采樣的幾天遇到大雨,老年居民腿腳不便,中年居民拖家帶口,還要撐著傘(san) ,焦躁情緒“一觸即燃”。
這時,楊兆順撐著傘(san) 跟著居民隊伍也走了起來,保持2米距離下,和居民拉起家常。“老楊你來啦,戴著口罩我差點沒認出來。”“老楊,看到你來了我感覺吃了顆定心丸。”就這樣,楊兆順一邊拉家常,一邊向居民講解防疫政策。慢慢地,居民的情緒平複了下來,還不時傳(chuan) 出陣陣笑聲。
張斌做“總控”,協調工作人員和誌願者隊伍,楊兆順做“助攻”,安撫居民情緒、協調居民工作難點。這對“黃金搭檔”的默契配合,也將溫暖和信心傳(chuan) 遞給了更多居民。
“新生代”挺身而出,“老黨(dang) 員”十分感動
3月27日深夜,楊兆順的手機突然響起:“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居委會(hui) 幹部全部隔離轉運,需要你馬上增援。”
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常住人口近3000人。居委會(hui) 幹部來不及交接、塊長不認識、樓組長不認識……如果說紫藤苑的疫情防控是一場“陣地戰”,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更像是一場“遭遇戰”。
防控就是命令!3月28日淩晨,楊兆順帶領七人工作組趕到社區,便和大家商量,8個(ge) 人再能幹也吃不消,當務之急就是招募誌願者、發動社區居民。
最初發布誌願者招募信息時,楊兆順也有一些擔心。“根據我的經驗,平時樓組長、骨幹居民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阿姨、老爺叔。”楊兆順說,“小區的中青年和小白領平日裏都在忙工作,不大願意參加社區活動。”
但這一次,年輕的麵孔一下子湧了出來。“招募信息發出沒多久,我們(men) 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全是報名來做誌願者的。起初我以為(wei) 是老黨(dang) 員,沒想到一下子‘蹦’出來許多年輕的鄰居。”楊兆順激動地說。
最後,誌願者隊伍壯大到100多人。“這一次,我看到了更多充滿朝氣和智慧的‘新生代’誌願者。”楊兆順感慨,無論是“秩序維護員”“小區守門員”,還是“快遞送貨員”“檢測引導員”“政策宣傳(chuan) 員”,大家互相打氣,有方法、有擔當。
多些換位思考,守護居民健康平安
眼下,工作組8個(ge) 人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擔任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楊兆順扛起特殊責任,咬緊牙關(guan) 、拚盡全力,全力守護居民平安健康。
楊兆順坦言,自己的基層工作心得無非就是換位思考:“多想想居民需要什麽(me) ,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辦法!”
前幾天中午,有居民因擔心買(mai) 不到菜,打電話到居委會(hui) 抱怨。楊兆順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盒飯讓給他,自己吃起泡麵。事後,他與(yu) 同事們(men) 商量,通過團購等形式做好保供,盡可能打通居民買(mai) 菜的堵點。此外,他還努力探索新模式,解決(jue) 老人、孕婦的應急就醫難題。
3月18日以來,楊兆順和同伴們(men) 吃住在幾個(ge) 小區的居委會(hui) ,長時間不著家,但他感覺年輕社工一下子成長了許多,彼此更團結了,和居民的關(guan) 係也更近了。在楊兆順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沒有抱怨,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實際行動為(wei) 居民奉獻自己的熱情。
預計幾天後,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居委會(hui) 幹部將結束隔離,重新回歸崗位,而老楊也準備前往下一個(ge) “戰場”。
記者 張曉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