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生轉運隔離後,已經返校啦
觀長白|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學生轉運隔離後,已經返校啦
3月11日,位於(yu) 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6556名學生,分別被轉運到遼源市、長白山開發區、白城市、白山市、通化市、鬆原市等地,進行集中隔離和治療。
3月底開始,學生們(men) 被陸續轉運返校。截至4月10日中午,學生返校5508人,其中解除隔離學生4324人,治愈出院學生1184人。
返校後,學生們(men) 的學習(xi) 和生活怎麽(me) 樣了?記者采訪了分別從(cong) 白山、白城返回吉林市的該學院兩(liang) 名2019級學生——王佳月、蘇展。
“睡衣、考研材料、筆記本電腦,還得帶點啥?”3月10日晚,王佳月和室友正在收拾轉運隔離的東(dong) 西。11日,王佳月來到白山市撫鬆縣。
3月31日,經過20天的隔離,王佳月回到學校。“雖然對工作人員有些不舍,但得知要回學校就非常激動,想念老師和同學,也想念我的宿舍小窩。”
“春風十裏,不如農(nong) 院有你”,返校後,還沒下大巴,王佳月第一眼就看到了學校的暖心標語。一日三餐、洗漱用品、水果,都有人給我們(men) 送過來,時不時還有自熱火鍋這種解饞零食。“有點擔心要在宿舍長胖了。”
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校在3月18日就開設了體(ti) 育課、思政課、選修音樂(le) 課,後來專(zhuan) 業(ye) 課程也都陸續恢複。
“現在周一到周五過得和之前沒啥兩(liang) 樣,上課、學習(xi) 、做作業(ye) ,每天非常充實。”3月11日被轉運到白城,3月27日返校的學生蘇展告訴記者。
“原來我們(men) 在隔離點就開展了很多有意義(yi) 的活動,返校後我們(men) 更有經驗,參加活動之餘(yu) ,我還喜歡整理宿舍、剪視頻、和朋友們(men) 連線備戰考研、運動、聽音樂(le) 感覺每天過得很充實,絕對沒有‘躺平’。”王佳月說。
4月8日,吉林省宣布,吉林市已經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目標。
看到新聞的時候,王佳月和蘇展都非常激動,“真的特別高興(xing) ,那條消息反反複複地看了好幾遍。”
等到吉林省全部社會(hui) 麵清零後,王佳月特別想見見家人、老師和朋友,“我知道這一個(ge) 月大家壓著擔心的情緒,努力安慰我,關(guan) 心我,帶給我積極陽光的一麵,但背地裏卻擔心的睡不著覺。我現在在學校被照顧得很好,期待我們(men) 摘下口罩相擁的那一天。我可愛的朋友們(men) 猶如風雨中的傘(san) ,烈日下的風,生命裏的陽光給了我無限的安慰和力量。然後就是要一直泡在圖書(shu) 館學習(xi) ,爭(zheng) 取考研一次上岸!”
有過誌願者工作經曆的蘇展,深知誌願者工作的不易。“據我所知,他們(men) 中有些是學校的領導幹部,有些是普通老師,有些是工人。每次看到本應站在講台上、黑板前的熟悉身影,奔波來去,給我們(men) 送餐送水,都覺得鼻子酸酸的。等春暖花開,我想給誌願者們(men) 鞠個(ge) 躬,說一聲‘您辛苦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nong) 院一定會(hui) 恢複往日生機,讓我們(men) 在疫情結束後的美麗(li) 校園來一場期待已久的重逢!”蘇展說。
文字:孟海鷹 劉以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