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這個城市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

發布時間:2022-04-12 10:0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個(ge) 城市一定會(hui) 一天天好起來”

  “土豆9份,西藍花7份,娃娃菜7份……”4月9日下午4時50分左右,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惠南鎮大潤發超市發貨區,上海大潤發南匯店店長王忠魁和員工們(men) 正給附近民樂(le) 城建欣苑東(dong) 苑小區28號樓居民的集體(ti) 采購分發貨品。他和105名員工打地鋪在店裏已值守了32天。倉(cang) 庫裏貨品充盈,打包好的物資等待著送貨車……

  上海正敦促各區根據保供白名單,將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電商大倉(cang) 、中央廚房等流通節點應開盡開。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jun) 介紹,反映較多的搶菜難、送不到問題,主要是末端配送承受較大壓力。為(wei) 了解決(jue) 保供的節點、網點、人員、運力難題和打通“最後一公裏”“最後一百米”,上海更多運用市場手段,釋放市場力量,加強生活物資保障。

  街頭快遞騎手逐漸增多

  按照分類管理原則,在封控區和管控區,上海要求電商前置倉(cang) 、超市賣場、生鮮菜店、連鎖餐飲、藥店等商業(ye) 網點應開盡開,關(guan) 門不停業(ye) ,線上下單,線下理貨,集訂集送。4月8日,上海共有9個(ge) 電商前置倉(cang) 、17個(ge) 超市賣場恢複營業(ye) 。

  街頭快遞騎手逐漸增多。4月7日,上海市宣布,支持保供企業(ye) 在全國統籌調配資源,引進充實新的保供人員;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回到保供崗位;統籌快遞等物流資源,對接電商平台,補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區“最後一公裏”配送。

  4月9日,被封控在社區的“餓了麽(me) ”外賣員劉森拿到返崗通行證,“更多同事陸續收到通知上崗,都急著為(wei) 市民派送!”4月8日起,“餓了麽(me) ”“大潤發”“盒馬”“菜鳥”等平台已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本地人員盡快重返崗位,並從(cong) 外地調集增援力量,即將新增抗疫保供人員3000人,主要是快遞員、外賣員、倉(cang) 店揀貨員。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men) 當務之急是千方百計增加騎手運力,解決(jue) 配送瓶頸;密切聯動商家,恢複開業(ye) 接單;繼續投入‘應急特需’服務,努力解決(jue) 特殊人群的最緊急需求。”4月10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餓了麽(me) 資深副總裁肖水賢表示,餓了麽(me) 全力投入上海抗疫保供,努力支持市民生活保障和應急需求,上海封控以來,已經為(wei) 市民送出藥品訂單近100萬(wan) 單。

  據肖水賢介紹,過去一周,餓了麽(me) 新增2800名騎手重返崗位,努力解決(jue) 配送瓶頸;與(yu) 此同時,平台上也新增4000多商家恢複開業(ye) 接單。接下來,根據上海疫情防控安排,餓了麽(me) 在封控區和管控區將組織更多騎手支持配送保障;在防範區,將和餐飲、商超便利等商家密切聯動,盡快恢複生活服務供應。

  特殊人群得到優(you) 先保障

  上海蔬菜集團對接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11個(ge) 省份20多個(ge) 蔬菜基地,確保貨源充足,每天陸續有500噸貨物進入上海,批發市場日均保有量不低於(yu) 2000噸。

  在物流方麵,顧軍(jun) 介紹,國家相關(guan) 部委已建立部級協調機製,暢通跨省運輸。同時,上海也在采取鐵路、公路聯運的模式向本市調配生活物資。上海將繼續推進跨省物流無接觸過貨機製,已有江蘇昆山、浙江平湖和市內(nei) 的西郊國際3個(ge) 生活物資中轉站投入運行。

  在特殊人群兜底保障方麵,對於(yu) 獨居老人、婦嬰等特殊人群,上海各區建立重點保供企業(ye) 和重點街鎮對接的應急保供機製,以街鎮、社區、樓組為(wei) 單位,摸排信息,落實保供。為(wei) 了保障婦嬰的物資供應,“孩子王”母嬰童連鎖門店製定應急方案,蘇滬前置倉(cang) 優(you) 先發貨,門店留守店員加班加點配貨發貨,還通過快遞公司,全力保障無接觸配送。

  麵向獨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er) 等特殊人群的緊急需求,早在3月28日,餓了麽(me) 率先上線“應急特需”通道。依托200多名服務專(zhuan) 班開展電話聯絡與(yu) 服務回訪,截至4月9日,“應急特需”已接到超過4萬(wan) 個(ge) 應急需求。

  退伍軍(jun) 人鍾海南是“嬰幼兒(er) 用品配送專(zhuan) 車”司機之一。他每天早晨六七點出發,次日淩晨一兩(liang) 點回家,給寶媽們(men) 運送急需的奶粉等,被稱為(wei) “奶粉騎士”。因為(wei) 這些訂單分散、距離遠,有時一單甚至超過60公裏。“有天一個(ge) 訂單我從(cong) 晚上11點半出發,期間還經過多輪通行證、48小時核酸證明檢查,到達時已經淩晨1點多了。”

  對鍾海南來說,雖然配送有困難,但每天收到更多的是來自市民回饋的善意。“既然生活在上海,我也應該為(wei) 上海做點什麽(me) 。相信隨著更多力量加入,更多人幫更多人,這個(ge) 城市一定會(hui) 一天天好起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