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掐滅誘惑青少年的水果煙 1.6萬種口味引人入“坑”

發布時間:2022-04-12 10: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掐滅誘惑青少年的水果煙

  1.6萬(wan) 種口味電子煙引人入“坑”

  “沒有了就不抽了,國家幫我強製戒煙了。”北京女孩娜娜是薄荷味電子煙的狂熱愛好者,煙齡4年,平均兩(liang) 天一個(ge) 煙彈。聽到調味電子煙從(cong) 5月起禁售的消息,她有種解脫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在北京某電子煙專(zhuan) 賣店暗訪時看到,貨架上近一半都空著,售貨人員透露說,“不少顧客十幾盒、幾十盒地囤,有些口味都斷貨了,整體(ti) 庫存也不多了。”

  今年3月11日,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從(cong) 5月1日起,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以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這意味著,電子煙迎來史上最強監管,水果等口味電子煙將退出市場。

  調味電子煙為(wei) 何備受年輕人追捧?電子煙能否作為(wei) 戒煙的替代品?“上頭”電子煙又有哪些危害?電子煙不“甜”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成為(wei) 當務之急,最強監管要管住賣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煙”。

  1.6萬(wan) 種口味電子煙吸引年輕人入“坑”

  “西瓜、可樂(le) 、葡萄、百香果……都試過,最喜歡的還是綠豆味,甜甜的,一點也不像在吸煙。”00後大學生馮(feng) 野說,自己最初接觸電子煙是因為(wei) 好奇,“身邊同學不少人手一個(ge) ,掛在脖子上很方便。”

  隨著調味電子煙在我國悄然興(xing) 起,胸前掛支電子煙,不時吞雲(yun) 吐霧,成為(wei) 不少年輕人眼中的潮流和時尚。煙草產(chan) 業(ye) 研究機構卷卷智庫聯合創始人趙童表示,從(cong) 國際國內(nei) 市場發展曆程來看,電子煙的主力消費人群是年輕群體(ti) ,在電子煙野蠻生長初期,各品牌大都挖空心思、極盡所能地吸引和拓展年輕用戶。

  趙童分析,各大電子煙品牌方用水果等口味吸引年輕人,究其原因是,在技術層麵,電子煙行業(ye) 現有技術水平很難將煙草味較好地還原,傳(chuan) 統煙民難以轉化。而從(cong) 營銷角度出發,市麵上多數新消費品都是從(cong) 年輕人入手,形成時尚潮流後,逐漸向更廣譜的人群擴散。特別是水果味還原度高,煙霧量大,霧化效果好,能較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ti) 需求。

  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8月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煙產(chan) 品有約1.6萬(wan) 種口味,包括水果味、糖果味、各種甜品味等。這些調味電子煙尤其吸引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誤入其中。據複旦大學健康傳(chuan) 播研究所2020年10月發布的《電子煙營銷及對青少年健康影響研究報告》顯示,被調查的青少年中,接近半數在13歲至15歲開始吸用電子煙,過去30天有吸用電子煙的青少年用過最多的口味是水果味。

  今年3月以來,湖北鹹寧市煙草專(zhuan) 賣局、河南駐馬店市煙草專(zhuan) 賣局市區直屬分局、貴州貴陽觀山湖區煙草專(zhuan) 賣局、河南安陽內(nei) 黃縣煙草專(zhuan) 賣局等多省市煙草專(zhuan) 賣局開出當地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罰單,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

  “上頭”電子煙是毒不是煙

  電子煙真的能夠幫助戒煙嗎?“電子煙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對戒煙沒有太多幫助。”北京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佟訓靚指出,電子煙並非“戒煙神器”,添加調味劑的電子煙隻是在尼古丁的基礎上加了一些味道的修飾,其成癮性與(yu) 普通香煙基本一致。她解釋,煙草“上癮”一般同時伴有軀體(ti) 依賴和心理依賴,兩(liang) 者無法割裂。

  佟訓靚提醒,電子煙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成長有諸多不良影響,經常吸用含尼古丁的製品,會(hui) 對中樞神經係統造成一定程度的傷(shang) 害,如睡眠障礙、學習(xi) 障礙、注意力下降、情緒波動、自我控製能力減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煙裏的尼古丁含量沒有明確標準規範,一些無良商家為(wei) 了讓其“上頭”,還會(hui) 在煙油裏違規添加超量尼古丁,甚至合成大麻素。《電子煙管理辦法》中明令禁止銷售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對此加以阻斷。

  3月23日,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販賣合成大麻素的電子煙油(俗稱“上頭”電子煙)的毒品案件。警方從(cong) 一涉案人員身上及住處起獲一次性電子煙129個(ge) 及罐裝煙油141瓶,其中含有合成大麻素類毒品淨重共計896.77克。東(dong) 城區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個(ge) 人財產(chan) 人民幣六萬(wan) 元”。

  3月31日,安徽蕪湖鳩江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上頭”電子煙案件宣判,以販賣毒品罪、洗錢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經營罪判處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七年至拘役五個(ge) 月不等的刑期,並處六萬(wan) 元至五千元不等的罰金”。

  東(dong) 城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助理白宇說,“上頭”電子煙屬毒品,其製作、販賣、吸食的行為(wei) 都涉及違法犯罪,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更是為(wei) 毒品犯罪埋下隱患,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

  電子煙禁“甜”

  “電子煙行業(ye) 的發展曾一度遊離在灰色地帶。”趙童告訴記者,隨著國內(nei) 電子煙市場的異軍(jun) 突起,對電子煙的監管被提上日程。

  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強調各類市場主體(ti) 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2019年10月,兩(liang) 部門再次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禁止電子煙在網上銷售和進行廣告宣傳(chuan) 。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日,我國共有關(guan) 鍵詞為(wei) “電子煙”的現存企業(ye) 11.02萬(wan) 家。強監管之下,電子煙仍呈增長態勢。2021年上半年共注冊(ce) 電子煙相關(guan) 企業(ye) 4.83萬(wan) 家,同比增長912%。

  電子煙市場規模急劇擴張帶來了魚龍混雜的亂(luan) 象,如產(chan) 品質量不過關(guan) 、銷售不規範等。為(wei) 此,2021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zhuan) 賣法實施條例》的決(jue) 定,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參照卷煙有關(guan) 規定執行,這意味著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的監管將有法可依。

  控煙不僅(jin) 關(guan) 係到青少年身體(ti) 健康,更關(guan) 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社會(hui) 各界一直呼籲“禁售調味電子煙”。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曾提出建議,加快出台行業(ye) 規範讓青少年遠離電子煙。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從(cong) 立法高度禁售添加口味電子煙,從(cong) 源頭上減少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吸引力。

  3月1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出台,全文共六章四十五條,自5月1日起施行。趙童表示,《電子煙管理辦法》最強監管出台,無疑給電子煙行業(ye) 帶來較大震蕩,一些中小電子煙玩家將黯然退場,讓電子煙合法合規,為(wei) 行業(ye) 走向規範化、法治化發展夯實基礎。

  白宇表示,全麵杜絕電子煙流向青少年,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合力管控,“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父母要以身作則,遠離煙草。學校要加大對電子煙危害的知識教育、普法宣傳(chuan)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監管部門要對電子煙產(chan) 品可經營範圍、經營密度進行進一步明確,從(cong) 法律法規上讓電子煙商鋪遠離青少年聚集的場所,落實售煙網點排查登記,嚴(yan) 查電子煙線上交易,從(cong) 而管住賣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煙’”。

  (文中受訪青少年均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颺 先藕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