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接種疫苗意願不強?兩大顧慮官方一一化解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仍然相對較低,一旦感染導致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發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科普問答》,建議還未接種疫苗或未接種“加強針”的老年人,如果沒有疫苗的絕對禁忌證,要盡快主動接種疫苗。
老年人疫苗風險罕見
重症風險全人群最高
有條件接種但接種意願不強的老年人主要有兩(liang) 大顧慮。
首先,一些老年人認為(wei) ,長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邊遠地區,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風險很小,就不用接種疫苗了。中國疾控指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wei) ,現代社會(hui) 發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員流動更加頻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個(ge) 與(yu) 病毒隔絕的地方。當前部分地區輸入的變異病毒傳(chuan) 染性很強,且一些病例臨(lin) 床表現不典型甚至還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門,或者居住在農(nong) 村偏遠地區,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尤其是如果家裏其他人有在外工作、學習(xi) ,與(yu) 其他人接觸機會(hui) 較多的情況,就有可能把病毒帶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因此,為(wei) 避免給老年人帶來生命威脅,給家庭和社會(hui) 造成重大負擔,老年人也要盡快做到“應接盡接”,既保護本人,也保護他人。
第二,很多老年人對接種疫苗仍然存在顧慮,擔心年紀大了、體(ti) 質弱,接種疫苗後會(hui) 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中國疾控表示,我國目前在持續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應總體(ti) 報告發生率略低於(yu) 60歲以下人群報告水平,絕大多數是一般反應,少數人屬於(yu) 異常反應,嚴(yan) 重異常反應的報告發生率低於(yu) 百萬(wan) 分之一,提示接種疫苗可能帶來的風險非常低。
但是,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症的風險,尤其是死亡的風險卻是全人群中最高的。如果需要住院、救治的人數增多,就會(hui) 出現醫療係統超負荷運轉。因此,在麵臨(lin) 新冠病毒流行風險的情況下,接種疫苗的潛在罕見風險,與(yu) 接種疫苗對老年人的有效保護,以及減輕社會(hui) 醫療服務係統壓力的收益相比,老年人,特別是高齡、伴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動尋求疫苗的保護。
疫苗怎麽(me) 打?
同源加強或序貫加強均可
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染性強、隱匿性大,已經觀察到現有疫苗完成基礎免疫後,對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交叉保護均有所下降。綜合考慮,保護老年人免受新冠肺炎威脅最好的辦法還是接種疫苗、全程接種疫苗、及時加強接種疫苗。
建議沒有接種疫苗的老人盡快接種疫苗,沒有全程接種的盡快補足未種的疫苗,包括加強針的接種。目前,國家推薦兩(liang) 種加強免疫接種策略,一是同源加強針接種,即用原來基礎免疫所用技術路線相同的疫苗完成加強接種;另外一種是序貫免疫加強接種,即用與(yu) 原來基礎免疫所用疫苗技術路線不同的疫苗完成加強接種。無論哪種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風險的作用,老年人可根據當地疫苗的供應情況,盡快完成加強免疫接種。
此外,老年人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優(you) 先人群之一。從(cong) 年齡上來說,目前新冠病毒疫苗隻有年齡下限的要求,而沒有年齡上限的規定。
接種新冠疫苗有四類禁忌
60歲以上老年人隻要沒有禁忌、不是延緩接種對象就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不能接種或不能馬上接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對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chan) 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的;既往發生過疫苗嚴(yan) 重過敏反應者;患有未控製的癲癇和其他嚴(yan) 重神經係統疾病者;正在發熱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製的嚴(yan) 重慢性病患者。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一定要在疾病的穩定期,自己拿不準時,要谘詢醫生;如果所患基礎疾病處於(yu) 不平穩的狀態,疫苗接種應當暫緩,待狀態平穩時再前往接種。
潛伏疾病別“賴”疫苗
部分病症可延緩接種
偶合症(偶合反應)是指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正好處在一個(ge) 疾病的潛伏期或者發病的前期,疫苗接種後巧合發病。因此,偶合症(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隻是在發生的時間上有重合,但實際上偶合症的發生與(yu) 接種疫苗無關(guan) ,也不屬於(yu) 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其次,要了解為(wei) 什麽(me) 老年人偶合症會(hui) 相對高一些。因為(wei)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與(yu) 成人和青少年相比,身體(ti) 更容易出現一些健康問題,如有的伴有慢性基礎性疾病,有的表現為(wei) 慢性疾病的複發,有的因處在某種疾病的潛伏期而患病的風險增高等。
最後要強調的是,采取一些延緩接種的措施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症的發生,但是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難的。采取延緩接種的對象可包括正在發熱的病人、患有未控製的癲癇病患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等,可以待症狀消失或度過慢性病急性發作期後,再考慮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文/本報記者 陳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