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精靈”守護在春天裏
“藍精靈”守護在春天裏
請戰聲聲嘹亮,足跡步步鏗鏘。
在疫情防控最為(wei) 關(guan) 鍵、最為(wei) 吃勁的時期,徐州公安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們(men) 逆風飛翔,是鏖戰疫情的“先鋒隊”;他們(men) 護衛平安,是守好徐州的“主力軍(jun) ”;他們(men) 溫暖真誠,是服務百姓的“貼心人”。他們(men) 是一群勇敢的“藍精靈”,守護在這個(ge) 特別的春天裏……
勇毅 衝(chong) 鋒在第一線
“啊嗚嗚啊……”4月1日淩晨1時,大龍湖分局民警丁路“發”在分局微信群裏的一段呼嚕聲讓他成為(wei) 了“網紅”。“全分局聽他呼呼60秒,他是擔心錯過群裏的指令啊!”分局局長魏斌覺得既好笑又心疼。
原來,丁路連日來忙於(yu) 在轄區核酸采樣點執勤,在50餘(yu) 所學校進行防疫督導,日均睡眠不到4個(ge) 小時。1日淩晨,因為(wei) 實在太累太困,他在辦公室捧著手機守著微信時睡著了,還觸碰了語音發送鍵,上演了一組“戰疫交響曲”。就在幾天前,丁路和同事們(men) 對密接區域進行封控,部分學生第一次直麵疫情,心情緊張。丁路耐心安撫,反複疏導,直至恐慌消除……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3月28日9時,銅山分局銅山派出所民警丁冠鑫接到緊急指令,一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在萬(wan) 達廣場有消費記錄須核查。丁冠鑫和同事們(men) 迅速響應,5分鍾趕到現場,鎖定位置、拉隔離帶、封控現場、詢問調查……
在2020年初抗疫最艱難的時刻,銅山分局巡特警大隊年僅(jin) 30歲的輔警時席席晝夜奮戰,犧牲在崗位上,同為(wei) 輔警的父親(qin) 時衛東(dong) 戴上兒(er) 子的警帽又義(yi) 無反顧地投入抗疫一線。時衛東(dong) 、時席席父子“兒(er) 子走了我還在,一頂警帽兩(liang) 人戴”的感人事跡一直激勵著丁冠鑫和同事們(men) 勇敢擔責、不斷前進。
與(yu) 時間賽跑,與(yu) 病毒抗爭(zheng) 。
“我們(men) 3月28日一大早就接到了流調指令,忙了一天一夜。”雲(yun) 龍分局刑警李康寧和同事們(men) 奮戰在另一區域,通紅的雙眼,憔悴但堅毅。7時17分,李康寧接到指令,須迅速對一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進行流調。李康寧會(hui) 同疾控部門,第一時間展開排查,全力尋找相關(guan) 涉及人員,並及時對涉疫小區進行封控。“以前也做過流調,但遇到陽性還是第一次。不管什麽(me) 情況,都必須頂得上,這是我們(men) 的職責。”李康寧說。
白晝黑夜,黑夜白晝。丁路、丁冠鑫、李康寧……他們(men) 隻是徐州公安英勇戰“疫”的一個(ge) 個(ge) 縮影。
堅守 人人都是堡壘
“喂,你累不累,注意防護!”3月29日上午,正在南郊中茵城核酸采樣現場奔忙的雲(yun) 龍分局民警劉丹突然被身旁的醫務人員叫住,熟悉的聲音讓他驚喜,竟是自己的愛人。
這對警醫夫妻前一天各自接到防控任務後,既沒法回家也沒顧得上相互告知,卻在采樣點不期而遇。一句簡短的問候,又分頭去忙。崗位不同,隻有一個(ge) 念頭:“守好這座城!”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3月31日,昆侖(lun) 社區采樣點,大龍湖分局民警王宇宙扯著沙啞的嗓音不停地提醒注意事項。攙扶老人、照看幼小、宣講防疫知識……從(cong) 早上6點就沒有停歇。就在兩(liang) 天前,他剛剛料理完母親(qin) 的喪(sang) 事,看到疫情形勢嚴(yan) 峻後,立即歸隊請戰。
“疫”線夫妻檔,戰“疫”父女兵。在10餘(yu) 公裏外的另一處采樣現場,王宇宙女兒(er) 王姿徑然作為(wei) 誌願者,已在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服務多日。王宇宙愛人周詠梅看到父女倆(lia) 積極投身戰“疫”,也決(jue) 定報名加入社區誌願者隊伍,負責“兩(liang) 碼”查驗和秩序維護工作。“期盼通過小家辛苦換來大家安康!”這是一家三口最樸實的願望。
是使命,更是擔當。徐州公安用始終如一的衝(chong) 鋒和堅守,讓這個(ge) 特殊的春天充滿前行的力量。
“我有35年黨(dang) 齡、18年軍(jun) 齡、23年警齡,最後一班崗必須站好!”在高速公路徐州北疫情防控卡口,59歲的銅山交警張海鵬吃住在這裏,把防控點當成第二個(ge) 家;
53歲的鼓樓分局民警吳廣周前期因心絞痛住院,看到警力緊張心急如焚,硬是提前一周出院,執拗的他一直把“不礙事、不礙事”掛在嘴邊;
懷孕7個(ge) 多月的賈汪分局民警王曆曆是雙警家庭,3月27日淩晨,賈汪區發現首例核酸檢測陽性感染者,夫妻雙雙奔赴各自崗位:“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護助 用心用情用力
疫情防控一線也是便民助民一線,結合“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徐州公安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李警官,附近按摩店有兩(liang) 名盲人員工還沒做檢測采樣……”聽到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雲(yun) 龍分局民警李菲立即趕赴盲人蘇先生夫婦家中。“我們(men) 到采樣點有些困難,又不想給防疫人員添麻煩,就一直呆在家裏沒出門。”
“別擔心,我來做你們(men) 的眼睛。”李菲攙扶著這對夫婦來到綠地南核酸檢測采樣點,幫助他們(men) 辦理相關(guan) 登記和掃碼手續,順利完成采樣。將蘇先生夫婦安全護送回家後,李菲叮囑他們(men) :“接下來還有幾輪檢測,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保證隨叫隨到。”
“孩子安全送達,此趟護送完成!”在睢寧縣沙集鎮與(yu) 宿遷市耿車鎮交界,有一批沙集的孩子在宿遷界內(nei) 上學,根據疫情防控規定,家長不便到校接送孩子。沙集派出所駐守卡點的民警便主動承擔起護送學生往返的責任。從(cong) 家長手中接過背著書(shu) 包的孩子們(men) ,民警伸出手:“大包交給我,你們(men) 手牽手,跟我一起走。”左手拎著背包,右手牽著孩子,民警將他們(men) 親(qin) 手交給迎接的老師後,才放心離開。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溫度。
84歲空巢老人從(cong) 床上摔下喊“救命”,泉山分局民警張勇帶領輔警從(cong) 廚房窗戶翻進老人家中及時救助;巡邏中發現腿腳不便的老人迷路,鼓樓分局民警高繼偉(wei) 驅車將其送回家並背上樓;村中發現埋在土裏內(nei) 有引信的廢舊炮彈對群眾(zhong) 安全造成威脅,巡特警支隊民警郭澎海和同事挑燈夜戰兩(liang) 小時,成功將炮彈挖出並轉移……
秉持初心真情為(wei) 民,這些故事讓人感動;點滴小事匯聚暖流,正融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