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紙褙福州城”蝶變的縮影:從舊棚屋到新小區

發布時間:2022-04-20 11: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閩都風情)“紙褙福州城”蝶變的縮影:從(cong) 舊棚屋到新小區

  中新社福州4月19日電 題:“紙褙福州城”蝶變的縮影:從(cong) 舊棚屋到新小區

  作者 葉秋雲(yun)

  “以前,一家七八口擠在木頭房子裏,最怕刮大風、下大雨和火災。”69歲的蒼霞新城嘉和苑小區居民江女士是一位“老福州”,憶及20多年前的生活場景不勝唏噓。

  蒼霞新城位於(yu) 福州市台江區西部,隸屬於(yu) 蒼霞街道,緊鄰上下杭曆史文化街區、蒼霞特色曆史文化街區。曾經,這裏是福州典型的舊城區,建築多為(wei) 木結構,連片的棚屋區年久失修、滿目瘡痍,是“紙褙福州城”的縮影。

  棚戶區變“新城”

  2000年,福州將棚戶區改造列為(wei) “為(wei) 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蒼霞棚戶區被列入改造的第一批名單。同年7月,蒼霞棚戶區改造啟動,拆除建築麵積達21萬(wan) 多平方米。

  僅(jin) 僅(jin) 一年時間,蒼霞棚戶區改造安置新社區“蒼霞新城”拔地而起,3441戶、9511人回遷新居。這是當時福州規模最大、安置民眾(zhong) 最多的棚屋區改造項目,由嘉惠苑、嘉和苑、嘉興(xing) 苑、嘉華苑、嘉盛苑等5個(ge) 組團組成,含41棟住宅樓和1棟寫(xie) 字樓,總建築麵積達26萬(wan) 平方米。

  “能夠從(cong) 破舊狹窄的木板房搬進60多平方米的新房,我們(men) 一家人都非常開心。”回想起當年喬(qiao) 遷新居時的喜悅,江女士笑著說道。

  多年來,福州不斷深化宜居城市建設,僅(jin) “十三五”期間就實施了連片舊屋區改造186片,惠及民眾(zhong) 10萬(wan) 戶35萬(wan) 人,徹底告別了“紙褙福州城”的曆史。

  “新城”展新顏

  20餘(yu) 年過去,基礎設施破舊,服務配套不足……蒼霞新城開始變得老舊。2021年,福州對蒼霞新城開展新一輪全方位改造提升,一場以城市中心老舊小區改造為(wei) 核心的蛻變再次按下啟動鍵。

  作為(wei) 一期示範項目,蒼霞新城嘉和苑的改造在2021年9月展開,涉及9棟樓、771戶居民,施工總麵積約6.2萬(wan) 平方米,進行景觀立麵、架空層、三捷河沿岸連家記憶漫遊帶水係景觀等的提升。

  負責此項改造的福州市城投建築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現今,蒼霞新城全方位提升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已全麵完工,通過裏裏外外的升級,老舊小區已成為(wei) 安居新家園。

  嘉和苑小區內(nei) ,濃濃綠意撲麵而來,樓房錯落有致,停車位整齊劃一,柏油路縱橫交錯;智慧運維中心、社區長者食堂、幸福便民驛站、兒(er) 童夢想樂(le) 園等便民利民設施,散落於(yu) 小區的各個(ge) 角落。

  談及小區的蛻變,江女士說,現在整個(ge) 小區環境越來越好,特別是便民設施越來越多、越來越智能化,生活更方便了。

  社區治理智能化

  “您好,疫情防控期間,請戴好口罩。”嘉和苑小區內(nei) ,高高瘦瘦的巡邏機器人“小金”提醒著往來居民佩戴口罩,而矮矮胖胖的掃地機器人“白墩墩”在一旁清掃垃圾。今年2月底,“小金”“白墩墩”正式“上崗”,現已成為(wei) 蒼霞新城的“網紅兄弟”。

  作為(wei) 蒼霞新城投用的首個(ge) 安保巡邏機器人,“小金”頭部配備5路攝像頭,能夠進行360°全方位實時檢測,並攜帶26組環境檢測傳(chuan) 感器,可實時進行溫度、濕度、煙霧、PM2.5等環境參數和高空拋物的檢測。

  據小區物業(ye) 工作人員李江智介紹,“小金”作為(wei) 一個(ge) 智能管家,可以幫物業(ye) 解決(jue) 很多問題,提高安保效率。它內(nei) 置人臉識別係統,後期可與(yu) 警方係統數據庫聯網,進行人臉識別和判斷。

  “白墩墩”是智能掃地機器人,身高隻有1米左右,清潔效率高達每小時3000平方米。李江智說,它能夠在0℃至40℃的環境下工作,“肚子”一次可容納60升垃圾,是當之無愧的“大肚王”。

  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社區治理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快推進,改變著社區居民的生活觀念和思維方式,也給這個(ge) 福州“老社區”帶來了“新活力”。(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