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 製度創新激發開放型經濟活力
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
製度創新激發開放型經濟活力(經濟聚焦)
記者 王明峰 通訊員 曹宇陽
核心閱讀
掛牌成立5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在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麵持續發力,取得了一係列創新成果。通過創新對外貿易製度、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you) 化營商環境,成都自貿試驗區的市場主體(ti) 活力不斷增強,有力助推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2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區域(以下簡稱“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5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堅持製度創新,積極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加快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聚,在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激發市場活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方麵持續發力,發揮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試驗田”作用,推動成都從(cong) 內(nei) 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
發揮多式聯運優(you) 勢,積極創新對外貿易製度
2017年4月,兩(liang) 輛英國越野車在運抵荷蘭(lan) 蒂爾堡站指定的監管倉(cang) 後,獲得成都國際陸港簽發的首張“一單製”提單。這張提單使得貨物從(cong) 蒂爾堡站通過中歐班列直接運抵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門到門”運輸“一單到底”。
掛牌當月,成都自貿試驗區成功簽發全國首張“一單製”提單,有效連接了中歐班列收貨和送達環節,邁出了探索陸路貿易規則的重要步伐。
2020年9月,成都國際鐵路港簽發首張連接中歐班列及東(dong) 向“蓉歐+日韓”海鐵聯運大通道的跨亞(ya) 歐大陸橋多式聯運提單。通過公、鐵、海相結合的多式聯運方式,實現“一次委托、一口報價(jia) 、一單到底、一票結算”。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後,成都自貿試驗區又推出新舉(ju) 措。
“為(wei) 了保證貨物運輸時效、降低企業(ye) 運輸風險,我們(men) 聯合平安財險探索全程服務模式,與(yu) 多式聯運‘一單製’的服務功能進行銜接。”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首趟成都到萬(wan) 象的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上,多式聯運“一單製”再次升級——增加了全程保險功能,貨物在運輸中集貨、裝箱、中轉、關(guan) 務、交付、還箱等環節出現問題,企業(ye) 可以獲得相應理賠。
以“一”帶“多”,多式聯運越運越暢,國際通道不斷拓寬。
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聯通境外69個(ge) 城市、境內(nei) 25個(ge) 城市,獲批全國首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成都已成為(wei) 連接歐洲、聯通世界的重要供應鏈物流通道。
與(yu) 此同時,成都國際班列實現從(cong) 單向到雙向穩定開行、從(cong) 定製班列向公共班列、從(cong) 單一貨品門類向多元化貨源的轉變。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國際班列的綜合重載率、單櫃貨值等保持較快增長。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以前我們(men) 的紅酒主要采用海運,運輸時間長達40天。現在從(cong) 法國波爾多出發,先花半天通過公路運輸到蒂爾堡,再由中歐班列運輸到成都青白江,基本12—15天就能到達。”紅酒進口商徐丹丹說,依托國際班列的貨運優(you) 勢,公司的紅酒在運輸時間、品類選擇、單品價(jia) 格等方麵都具備了明顯優(you) 勢,可以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銷售業(ye) 績每年增幅保持在30%左右。
時間就是成本,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明也深有感觸。“進入綜合保稅區開展業(ye) 務,幫助公司大幅降低了成本。”江明介紹,在綜合保稅區內(nei) ,修理一台發動機能節約10—14天時間、約40萬(wan) 元物流成本。除此以外,公司持續投入開發新技術,降低客戶的總體(ti) 維修成本,“這極大增強了我們(men)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這是成都自貿試驗區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縮影。成都自貿試驗區通過探索綜合保稅區設備零配件便捷監管等創新舉(ju) 措,全麵提升通關(guan) 效率,降低企業(ye) 通關(guan) 成本,進口、出口通關(guan) 時間較掛牌時分別縮短63.24%、86.49%。
掛牌成立以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大力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廣應用“提前申報”“兩(liang) 步申報”便利通關(guan) 機製,擴大“兩(liang) 段準入”信息化監管應用範圍,實現口岸平台功能向國際貿易全鏈條拓展覆蓋。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陳耀認為(wei) ,近年來,西部越來越明顯表現出外向經濟拉動增強、內(nei) 生增長動力增強等新特點。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對拉動外貿增長有明顯作用。
以中歐班列為(wei) 例,成都自貿試驗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片區優(you) 先保障成都及四川產(chan) 能需求,為(wei) 300餘(yu) 家重點企業(ye) 提供穩定的國際物流解決(jue) 方案。同時,先後開行多個(ge) 特色產(chan) 品專(zhuan) 列,與(yu) 德陽、廣元、瀘州等15地合作布局中歐班列產(chan) 業(ye) 基地,推動多種四川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技術開拓歐洲市場。2021年,中歐班列省內(nei) 貨源占比超70%,拉動四川進出口貿易額120億(yi) 美元以上。
減少流程增加服務,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
2021年11月,成都鴻圖共聚企業(ye) 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了一份特殊的營業(ye) 執照——成都第一份通過登記確認製辦理的營業(ye) 執照。公司工作人員雷霞很驚訝:“原本預估需要一周時間來辦理,結果隻花了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就辦完了,沒想到效率這麽(me) 高。”
通過減少流程、增加服務,企業(ye) 辦事效率不斷提高,這是成都自貿試驗區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開展商事主體(ti) 登記確認製試點改革,探索將商事登記由行政許可向行政確認轉變。在申請人提出商事登記申請並作出信用承諾後,登記機關(guan) 依法進行形式審查,將行政許可改為(wei) 行政確認,通過登記確認商事主體(ti) 資格和一般經營資格,簽發營業(ye) 執照並予以公示,大幅縮短了企業(ye) 辦理營業(ye) 執照的時間。
為(wei) 更好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在國際化運營中麵臨(lin) 的法律風險,2019年,成都市司法局牽頭在成都設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hui) 成都國際仲裁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西南)中心和“一帶一路”中心外國法查明(西南)中心。三個(ge) 中心通過與(yu) 成都全市法院建立訴調對接機製,為(wei) 國內(nei) 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企業(ye) 和個(ge) 人在貿易、投資、金融、知識產(chan) 權等領域的爭(zheng) 議提供調解服務。
成都自貿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得益於(yu) 成都不斷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選擇落戶成都自貿試驗區。通過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成都自貿試驗區現已吸引了順豐(feng) 西部總部等一批臨(lin) 空產(chan) 業(ye) 項目和龍頭企業(ye) ,中國儲(chu) 運、廈門建發等供應鏈管理企業(ye) ,以及多家國際貿易鏈主企業(ye) 前來落戶。
自掛牌成立至2022年2月底,成都自貿試驗區累計新登記企業(ye) 18.38萬(wan) 餘(yu) 戶,累計新增注冊(ce) 資本18025.09億(yi) 元,其中累計新登記外資企業(ye) 1655戶,累計新增外資企業(ye) 注冊(ce) 資本1788.32億(yi) 元。成都自貿試驗區在商事製度改革和推進企業(ye) 開辦便利化服務方麵推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並將改革成果陸續在更廣範圍內(nei) 複製推廣,產(chan) 生了積極的示範效應,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