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穩住農業基本盤 夯實“三農”壓艙石

發布時間:2022-05-06 11:00:00來源: 人民日報

  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 夯實“三農(nong) ”壓艙石(權威訪談)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chan) 保供,確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穩定發展。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奪取糧食豐(feng) 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麵臨(lin) 考驗。如何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高效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平穩發展,記者采訪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鄧小剛。

  政策精準發力,田間管理落實落細,千方百計奪取夏糧豐(feng) 收

  記者:去年冬小麥晚播造成弱苗比例較高,夏糧豐(feng) 收麵臨(lin) 很大挑戰,請問如何打好全年糧食豐(feng) 收第一仗?

  鄧小剛:確保全年糧食產(chan) 量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是我們(men) 的底線任務。受去年冀魯豫陝晉五省遭遇罕見秋汛影響,全國冬小麥晚播麵積有1.1億(yi) 畝(mu) ,苗情複雜程度多年少有。再加上農(nong) 資價(jia) 格持續上漲、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奪取夏糧豐(feng) 收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以更大力度抓夏糧田管、促弱轉壯,以更硬措施穩麵積穩產(chan) 能,以更強力度保農(nong) 資供應。

  一是政策精準發力,到戶到人到田。中央財政用於(yu) 夏糧生產(chan) 的資金超過60億(yi) 元,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針對晚播小麥弱苗比例大、促弱轉壯任務重的實際,中央財政下撥夏糧小麥促壯穩產(chan) 補助資金16億(yi) 元,支持冬小麥主產(chan) 省做好小麥促壯穩產(chan) 、防災增產(chan) 及病蟲害防治。為(wei) 緩解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給春耕生產(chan) 帶來的影響,中央財政下達了資金200億(yi) 元,對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同時,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每斤提高2分錢,穩定農(nong) 民種糧預期。

  二是穩產(chan) 量、穩麵積,田間管理落實落細。各地緊盯小麥拔節、抽穗、灌漿等關(guan) 鍵生長期,落實好水肥調控、“一噴三防”等穩產(chan) 增產(chan) 技術措施,著力增穗數、攻粒數、提粒重,多增一斤是一斤。盡力擴大春小麥播種麵積,能增一畝(mu) 是一畝(m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開展“科技壯苗”專(zhuan) 項行動,逐個(ge) 鄉(xiang) 鎮調度小麥苗情,分區域、分類型繪製全國小麥苗情長勢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及早製定了抗災奪豐(feng) 收的工作預案和技術指南,派出了100多名機關(guan) 幹部和200名技術人員組成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包省包片下沉一線,指導晚播麥的田間管理,各地狠抓政策落實,推動小麥苗情加快轉化升級。

  三是保供穩價(jia) 、穩供應鏈,農(nong) 資及時下擺到田。因疫情封控造成局部地區人員流動、農(nong) 資運銷和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受阻,春耕生產(chan) 受到了一定影響。對這些問題,我們(men) 一直密切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成立了農(nong) 資保供專(zhuan) 班,開通了熱線電話和網上留言,點對點解決(jue)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在春耕生產(chan) 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調打通農(nong) 民返鄉(xiang) 下田、農(nong) 機上路作業(ye) 、農(nong) 資調劑調運的堵點卡點,維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流通秩序。目前,全國種子、化肥、農(nong) 藥供應量總體(ti) 有保障,下擺入戶進度與(yu) 常年大體(ti) 相當。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夏糧生產(chan) 形勢好於(yu) 預期,全國3.36億(yi) 畝(mu) 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7.9%,比越冬前提高了17.4個(ge) 百分點,長勢與(yu) 常年基本持平,打下了豐(feng) 收基礎。春耕進展總體(ti) 順利,春播糧食已過四成,進度快於(yu) 去年,為(wei) 全年糧食豐(feng) 收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也是春耕生產(chan) 最關(guan) 鍵的時候,務必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堅決(jue) 打好夏糧豐(feng) 收首仗,夯實全年糧食豐(feng) 收基礎。

  促保供、暢流通、穩市場,千方百計讓居民拎穩“菜籃子”

  記者:當前,一些地區疫情防控期間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壓力較大,如何穩產(chan) 保供,讓居民拎穩“菜籃子”?

  鄧小剛:前一段時間疫情多點散發,一些地區“菜籃子”產(chan) 品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田頭采收難、物流配送不到位等問題,局部地區供給受到了一些影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迅速行動,及時調度36個(ge) 大中城市生產(chan) 供應情況,組織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做好聯合保供,加強“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hui) 議成員單位協同,切實抓好“菜籃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穩價(jia) 。

  總的來看,全國的“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礎紮實,總量充足。一季度末全國豬肉產(chan) 量1561萬(wan) 噸,同比增加14%,牛羊肉和禽肉產(chan) 量同比增加0.3%,牛奶產(chan) 量增加8.3%,國內(nei) 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加2.5%。蔬菜供給總體(ti) 穩定,在田蔬菜麵積同比增加近300萬(wan) 畝(mu) 。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進一步發力,千方百計保障“菜籃子”產(chan) 品產(chan) 得出、供得上、供得優(you) 。

  一是強化“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合理安排蔬菜熟期品種和上市茬口,推動大中城市發展速生葉菜、芽苗菜,增加市場供給。保障出欄畜禽、出塘水產(chan) 品正常運銷秩序,暢通種畜禽(苗)、飼料等供應運輸,引導規模經營主體(ti) 開展互助合作、互換用工,確保生產(chan) 及采收。

  二是促進“菜籃子”產(chan) 品順暢流通。督促各地落實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要求,將糧油、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chan) 品等農(nong) 產(chan) 品納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範圍,優(you) 先發放全國統一的通行證。

  三是加強重點地區“菜籃子”產(chan) 品保供。推動全域封閉地區盡快設立“菜籃子”產(chan) 品中轉調運站、接駁區或分撥場,采取“換人不換車”“一車一消殺”等方式,解決(jue) 跨區運輸問題。盡快恢複批發市場、社區菜店等流通節點功能,加強社區配送保障。

  四是做好“菜籃子”產(chan) 品產(chan) 銷對接。推動大中城市與(yu) 主產(chan) 區建立穩定的產(chan) 銷合作關(guan) 係,組織批發市場、商超企業(ye) 等主體(ti) 與(yu) 生產(chan) 基地直接對接,穩定貨源、順暢產(chan) 銷。

  發展產(chan) 業(ye) ,穩崗就業(ye) ,千方百計保持農(nong) 民穩步增收勢頭

  記者:一季度農(nong) 民收入實現了穩定增長,但我們(men) 也看到,目前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采取哪些措施穩住農(nong) 民特別是脫貧人口的增收勢頭?

  鄧小剛:檢驗農(nong) 村工作成效的一個(ge) 重要尺度,就是看農(nong) 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促進農(nong) 民增收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的中心任務,今年一季度,在各地區各部門努力下,農(nong) 民收入實際增長6.3%,快於(yu) 城鎮居民2.1個(ge) 百分點。但從(cong) 目前情況看,這方麵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因疫情散發,農(nong) 民外出務工就業(ye) 壓力加大,部分地區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不暢,農(nong) 資價(jia) 格持續上漲,推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等。下一步,要通過發展產(chan) 業(ye) 、穩崗就業(ye) 、推進創業(ye) 、投資興(xing) 業(ye) ,千方百計保持農(nong) 民增收好勢頭。

  一是發展產(chan) 業(ye) 促增收。立足鄉(xiang) 村資源,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做大做強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有序恢複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持續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促進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農(nong) 民持續增收。特別是要持續抓好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補上技術、設施、營銷、人才短板,讓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脫貧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動力源”。

  二是穩崗就業(ye) 促增收。就近就地就業(ye) 方麵,加強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建設,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等項目建設,推廣以工代賑,運用好公益崗位等,增加農(nong) 民就業(ye) 機會(hui) 。外出務工就業(ye) 方麵,強化農(nong) 民工特別是脫貧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就業(ye) 指導,發揮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等幫扶作用,提高農(nong) 民工外出務工質量,特別是確保完成脫貧地區勞動力外出務工3000萬(wan) 人以上的任務。

  三是推進創業(ye) 促增收。綜合測算,一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平均可帶動6—7個(ge) 農(nong) 民穩定就業(ye) 、17個(ge) 人靈活就業(ye) 。我們(men) 將繼續強化創業(ye) 政策扶持,推進農(nong) 村創業(ye) 服務“一窗口、一門戶、一站式”辦理,讓返鄉(xiang) “創客”、鄉(xiang) 土人才在農(nong) 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顯身手、大有作為(wei) ,以創業(ye) 帶就業(ye) 、以就業(ye) 促增收。

  四是投資興(xing) 業(ye) 促增收。近年來,不少工商資本下鄉(xiang) 興(xing) 辦企業(ye) ,與(yu) 農(nong) 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製,促進了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要引導工商資本下鄉(xiang) 建立綠色優(you) 質產(chan) 品基地、布局加工產(chan) 能、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帶動農(nong) 民共同致富。

  “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提高農(nong) 民收入,事事關(guan) 係民生、關(guan) 係大局。下一步,我們(men) 將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農(nong) 民穩步增收、農(nong) 村穩定安寧。我們(men) 有決(jue) 心有信心,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liang) 條底線,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為(wei) 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提供堅實支撐。

  本報記者 高雲(yun) 才 李曉晴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