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5G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55.9萬個

發布時間:2022-05-06 11:0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5G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網上中國)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近日宣布,將在100個(ge) 以上主要城市開通5G新通話超清視頻語音通話服務(VoNR)。日前,中國移動也表示將試用VoNR。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55.9萬(wan) 個(ge) ,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亮眼成績單背後,是一個(ge) 個(ge) 真實可感的5G應用場景,不僅(jin) 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還助力千行百業(ye) 加快轉型升級。

  推進基站建設

  4月,重慶市銅梁區太平鎮垣樓村的晚熟臍橙林中,橘黃色的果實與(yu) 潔白的花朵交相輝映,煞是好看。垣樓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雲(yun) 芬的直播間就開在這裏。“大家見過這種花果同枝的果樹嗎?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摘果。”她熱情地向網友介紹。

  “以前農(nong) 村地區信號都很差。從(cong) 去年起,村裏建起了5G基站,邊邊角角信號都滿格了!”周雲(yun) 芬說,村民們(men) 順勢做起直播帶貨,村裏的沃柑、臍橙連同美景都通過網絡傳(chuan) 播出去,吸引了不少遊客和訂單。據銅梁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區累計建成5G基站1580個(ge) ,實現城區、農(nong) 村場鎮以及部分村社等重點區域熱點覆蓋。

  設在臍橙林裏的直播間,是當下中國5G建設“加速跑”的一個(ge) 生動縮影。近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5G基站新增13.4萬(wan) 個(ge) ,累計建成開通155.9萬(wan) 個(ge) ,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一季度,中國新增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4811萬(wan) 戶,總數累計達到了4.03億(yi) 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比例達到了24.3%。

  專(zhuan) 家指出,近年來,中國紮實推動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5G作為(wei) 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範圍持續擴展,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賦能作用逐步凸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居家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更多5G業(ye) 務需求被催生出來,也促進通信網絡等新基建加快建設進度。

  工信部透露,下一步,將穩妥有序推進5G和千兆光網的建設,深化網絡的共建共享,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全年推動完成60萬(wan) 個(ge) 5G基站建設,千兆光網的覆蓋能力超過4億(yi) 戶家庭,將引導基礎電信企業(ye) 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設,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

  改變生產(chan) 生活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培育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融合應用。特別是5G,正在向生產(chan) 控製環節加速延伸。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總數達到2400個(ge) 。

  “加快推進5G規模化應用,是助力千行百業(ye) 數字化轉型、激發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關(guan) 鍵舉(ju) 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顧仁濤說。

  “5G+工業(ye) 互聯網”成為(wei) 推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位於(yu) 北京的三一重工樁機工廠是裝備製造行業(ye) 全球首家5G全連接工廠。這裏實現了5G在生產(chan) 製造、視覺管理、智慧物流、智慧園區、智能研發、智慧營銷與(yu) 服務等細分場景實現應用,貫穿業(ye) 務全流程,以數據驅動智能應用,滲透到工業(ye) 生產(chan) 製造的每個(ge) 環節,全麵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在5G技術的支持下,遠程教育等行業(ye) 也在加速發展。近日,在西藏拉薩的阿裏中學,依托中國電信5G網絡搭建的雲(yun) 校智慧教育服務體(ti) 係,師生和遠在2700公裏外的西安高新一中實現遠程直播和互動教學。

  “5G+”還滲透到城市公共服務的各行各業(ye) ,成為(wei) 參與(yu)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好幫手”。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白雲(yun) 區棠景街道,3台移動5G無人配送車日前投入使用,協助社區轉運食品和抗疫物資,保障物資配送“最後一公裏”。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雙鍾鎮,依托5G技術打造的智慧環衛監控平台,可實時管理環衛工人的工作範圍及車輛的運行,直觀展示作業(ye) 區域規劃信息,還能為(wei) 環衛工人提供安全保障服務。

  加大政策扶持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5G行業(ye) 應用規模化發展仍麵臨(lin) 一定的挑戰,包括推進5G應用資金壓力大,產(chan) 業(ye) 鏈有待成熟;中小企業(ye) 數字化基礎薄弱,項目實施難度大;行業(ye) 標準有待完善,跨界融合需進一步加強等。對此,政府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地方應加快出台配套政策。

  2021年7月,工信部聯合中央網信辦等9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推進5G在工業(ye) 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等15個(ge) 行業(ye) 的應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5G規模化應用”。

  近日,工信部在提升融合應用水平、探索多方協作機製等方麵提出了具體(ti) 計劃:將實施5G行業(ye) 應用“十百千”工程,即選擇10個(ge) 垂直行業(ye) ,每個(ge) 行業(ye) 形成100個(ge) 標杆示範,新建1000個(ge) 5G行業(ye) 虛擬專(zhuan) 網;舉(ju) 辦5G、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聚焦重點行業(ye) 領域形成創新應用示範標杆,新增消費領域賽道,致力於(yu) 發掘信息消費新亮點;鼓勵各級政府在5G等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方麵加大用地、用電、用人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導社會(hui) 資本支持應用創新等。

  針對5G規模化應用,多地今年以來紛紛印發行動計劃。日前,山西省正式印發《加快5G融合應用實施方案》,明確通過布局5G融入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慧化生活、數字化治理三大領域,推進“5G﹢智能煤礦”等十大工程。《陝西省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將在個(ge) 人消費領域、垂直行業(ye) 領域、社會(hui) 民生領域等凸顯5G應用成效,每個(ge) 重點行業(ye) 打造3個(ge) 以上5G應用標杆。河南省印發《2022年全省信息通信業(ye) 推進5G規模化應用工作方案》,明確通過實施5G融合應用四大行動,持續提升5G產(chan) 品供給能力,完善5G應用生態,夯實5G安全基礎,加快推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

  李嘉寶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