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案件網上辦 智慧又方便

發布時間:2022-05-06 11:00:00來源: 人民日報

  案件網上辦 智慧又方便(法治聚焦)

  核心閱讀

  為(wei) 進一步提高審判質效,優(you) 化司法服務,近年來山東(dong) 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建成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通過開通網上庭審、改革辦案流程、加強辦案監督等舉(ju) 措,切實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司法獲得感。

  正值工作日,山東(dong) 省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立案大廳卻有些空蕩。“現在可以網上立案,不用再去現場排隊了。”上海市建緯(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程顯奎說,以前立案取送材料、交費退費、查閱卷宗,都要跑到當地法院。“現在可以網上立案,既方便又省心。”

  近年來,山東(dong) 省高級人民法院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網上辦案係統向自動化、智能化、一體(ti) 化和規範化縱深方向發展。2018年以來,山東(dong) 全省法院收到網上立案申請860.9萬(wan) 件,20%的網上立案申請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提交;92%的案件當事人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線上交費,交費金額累計達130.2億(yi) 元。

  智慧司法

  推出一站式在線訴訟服務,立案、交費、評估鑒定、遠程庭審等業(ye) 務網上辦理

  “我被安檢攔住了,咋辦啊?”李先生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訴訟代理人,因一次出行,行程碼帶了“星”。眼看著開庭在即,李先生急得來回踱步。無奈之下,他嚐試向該案法官助理電話求助。

  若不能及時開庭,很可能會(hui) 影響到當事企業(ye) 正常經營。“咱們(men) 網上庭審。”市中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蘇佩瑤當機立斷,讓李先生把車停好,在自駕車內(nei) 參加網上庭審。

  幾個(ge) 小時後,案子審結,李先生長舒一口氣。

  從(cong) 2018年開始,山東(dong) 省高院先後推出全時空網上立案、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以及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等智慧司法舉(ju) 措,建成了“24小時服務”的智慧法院。目前,山東(dong) 共建成1600個(ge) 互聯網法庭。群眾(zhong) 通過微信小程序“移動微法院”或者登錄山東(dong) 法院電子訴訟服務網,就可以享受一站式在線訴訟服務,立案、交費、閱卷、評估鑒定、遠程庭審等業(ye) 務均可實現網上辦理。對民間借貸糾紛、勞動合同糾紛等25類常見民事案由,當事人可在訴狀智能生成係統上通過要素式選擇和問答的方式,快速生成起訴狀。

  進入訴訟程序後,群眾(zhong) 往往最關(guan) 心案件進展。但在傳(chuan) 統訴訟規則中,當事人多是被動等待,難免心中焦急。為(wei) 此,山東(dong) 省高院依托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推出“一訴一檔”“一碼到底”舉(ju) 措,從(cong) 訴前立案到審判執行全流程跟進公開,並通過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電子郵箱等多渠道同時推送,當事人可以隨時掃碼查看案件進展、電子卷宗等。今年以來,山東(dong) 全省法院有80%的案件使用短信、郵箱、微信等方式送達,互聯網開庭8萬(wan) 餘(yu) 件。

  下一步,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ti) 使用互聯網困難的問題,山東(dong) 省高院將聚焦訴訟服務優(you) 質化建設,切實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裏”難題。“群眾(zhong) 可以就近選擇訴訟服務中心,由工作人員協助進行網上立案。”山東(dong) 省高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李曉雲(yun) 說。

  流程再造

  文書(shu) 製作時間由原來平均12天,縮短至一些程序性案件僅(jin) 用10餘(yu) 分鍾

  拿出手機,打開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李曉雲(yun) 幾分鍾就處理了一件立案審批事項。

  一直以來,許多事務性工作嚴(yan) 重影響辦案效率。信息錄入核查、卷宗送達、案件材料核驗移轉等工作費時費力,二審上訴和申請再審還需在不同層級法院間移送紙質卷宗……

  “痛點”倒逼改革,山東(dong) 省高院通過流程再造優(you) 化程序性工作。依托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發訴、排期、送達、歸檔等程序性工作由係統自動完成,使法官得以從(cong) 繁瑣、耗時的程序性事項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精力專(zhuan) 注於(yu) 實體(ti) 審判。文書(shu) 製作時間由原來平均12天,縮短至一些程序性案件僅(jin) 用10餘(yu) 分鍾,送達時間由原先平均15天轉變為(wei) 一鍵送達。

  同時,山東(dong) 省高院還將法官分為(wei) 速裁法官、精審法官、院庭長,由係統按照“人案三分”原則,實現案件訴非分流、訴調分流和繁簡分流,促進司法資源合理配置,著力破解簡案繁案平均用力、“同案不同判”等阻礙審判質效提升的難題。

  對於(yu) 一些當事人而言,執行才是案件勝訴的實質體(ti) 現。打通執行“最後一公裏”,才能真正保障群眾(zhong) 的勝訴權益。過去,因訴訟服務平台不能共享裁判文書(shu) 送達及生效信息,申請執行需當事人提供判決(jue) 已生效的法律文書(shu) 以及該法律文書(shu) 已生效的證明。“因為(wei) 判決(jue) 生效是以給所有當事人送達為(wei) 準,原審法院承辦法官是唯一證明人,所以證明需由原審法院承辦法官出具,這給申請執行人帶來諸多不便。”山東(dong) 省高院執行一庭法官助理張琛說。

  流轉不流暢,成本不能讓群眾(zhong) 承擔,要把問題解決(jue) 在法院內(nei) 部。現在,電子送達平台上線後,案件最後生效日期、雙方送達情況以及電子裁判文書(shu) 等一目了然。山東(dong) 省高院民二庭法官助理王子傑說,在具體(ti) 案件的每個(ge) 環節中,當事人提交材料以及法官審理與(yu) 執行的內(nei) 容都會(hui) 被數據化,每名訴訟參與(yu) 人和審判人員都會(hui) 充分參與(yu) 網上訴訟,並在網上形成數據信息。“數據庫的建立能服務每一名訴訟參與(yu) 人和審判人員,實現良性互動,保障了網上訴訟流程高效運轉。”

  環節公開

  係統會(hui) 對超期立案、超期拍賣變賣等主要執行流程節點進行臨(lin) 期提醒、超期督辦

  打開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王子傑協助辦理的一起案件亮起了黃燈,這是係統在提示他抓緊給該案排期開庭。

  案件眾(zhong) 多,如何保障及時高效審理?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給出了解決(jue) 辦法。按照相關(guan) 規定,係統會(hui) 梳理辦案節點,從(cong) 立案、登記、流轉、開庭到合議文書(shu) 、會(hui) 簽文件等共18個(ge) 主要節點,對最晚時限進行提醒或者管控,所有節點形成閉環,避免案件因人為(wei) 因素耽誤時間。當管控節點時限屆滿,案件即被鎖定,需由院庭長解鎖。立案20日後,係統會(hui) 自動提醒法官排期,隨後向當事人送達電子開庭傳(chuan) 票並接收回執,記入電子卷宗。

  在信息化手段沒有覆蓋之前,審判監督主要靠“人盯人”“人盯案”。但案件各環節不公開,院庭長也無法對法官審判工作進行有效監督。這就給“關(guan) 係案、人情案、金錢案”留出了操作空間,而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則推動了辦案與(yu) 監督的同步。

  目前,山東(dong) 全省法院網上執行監督已實現全覆蓋。為(wei) 了保障執行案款及時批轉,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會(hui) 對超期立案、超期送達、超期發起網絡查控、超期拍賣變賣等17個(ge) 主要執行流程節點進行臨(lin) 期提醒、超期督辦。今年以來,山東(dong) 省高院發起執行督辦事項1472件,各中級人民法院發起執行督辦事項3600餘(yu) 件,執行到位金額652億(yi) 元。

  “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的推廣使用,是互聯網時代優(you) 化司法服務的一次有效創新。”山東(dong) 省高院負責人說,山東(dong) 法院將以創新為(wei) 引領,依托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不斷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應用,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yi) ,切實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司法獲得感。

  本報記者 王 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