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甜點師跨界逐夢 自學成才成為一名極限運動短片導演
“我是那個(ge) 在空中飛翔的小廚師” 90後甜點師跨界逐夢,自學成才成為(wei) 一名極限運動短片導演
近日,一部中國風短片《冰上梁祝》在網絡走紅,該短片以零下30℃的冰麵為(wei) 場景,以梁山伯與(yu) 祝英台為(wei) 主題,演繹了浪漫唯美的中國古典愛情故事。短片的導演是90後新疆小夥(huo) 劉江,他在過去8年裏接觸了數十種極限運動,創作了200多部極限運動影片,成功拍攝了翼裝飛行、德天瀑布皮劃艇速降、吐魯番火焰山山地車速降、長板速降挑戰天路等多項極限運動。
劉江曾是一名甜點師,因為(wei) 熱愛極限運動和攝影,自學成為(wei) 一名極限運動短片導演。他向紫牛新聞記者介紹:“我就是那個(ge) 在空中飛翔的小廚師!”
認識一下主角
甜點師“跨界” 拍起極限運動短片
劉江,1993年出生在新疆阿克蘇的一個(ge) 偏遠鄉(xiang) 村。因為(wei) 舅舅和大伯都是廚師,高三輟學後,他成了一名甜點師,“我在酒店當學徒,晚上6點上班,第二天早上8點才能休息,每天一個(ge) 人做很多麵包,我的生活規律被打亂(luan) ,少了很多朋友。”
時間長了,劉江發現甜點師的工作並非自己想要的,“我初中的時候就很喜歡跑酷,平常自己也玩。後來又接觸了攝影,自學了一些拍攝和導演知識,就試著利用周末為(wei) 一些跑酷團隊拍攝短片。”
劉江坦言,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絕大多數知識都是自學的,“學習(xi) 寫(xie) 劇本、講故事,讀曆史文獻,反複觀看國外極限運動紀錄片。可能是老天爺賞給我飯吃,我逐漸找到了極限運動攝影的感覺。”
2014年,劉江拍的一部跑酷短片意外走紅,他被一家知名飲料品牌簽約。於(yu) 是他辭職去北京發展,正式成為(wei) 一名拍攝極限運動短片的導演,“剛開始‘北漂’的時候條件比較艱苦,為(wei) 了維持生活,我接各種零碎的拍攝訂單。在我認識的同行中,有人畢業(ye) 於(yu) 北京電影學院,也有人畢業(ye) 於(yu) 中央戲劇學院,而我常常自嘲隻是一個(ge) 高中沒有畢業(ye) 的‘廚子’。”
拍攝前先“入門”
8年學了數十種極限運動
每拍攝一項極限運動,劉江都會(hui) 提前作大量調研,並且對這項運動“入門”。他坦言,學習(xi) 一項極限運動並非易事,常常要一個(ge) 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基本了解,“好在所有的極限運動都有共通點,需要良好的身體(ti) 協調性和心理素質,跑酷的經曆讓我有了一定基礎。”
劉江還記得學習(xi) 攀冰的情景,當時要攀登70米高的冰牆,內(nei) 心有些膽怯。教練告訴他:“你的腳要踩實,冰鎬要狠狠地砸在冰牆上,不能完全靠手上的力氣,要用腳的力量往上蹬。”經過半個(ge) 月的反複嚐試,他才克服恐懼,獨自攀上冰牆。
記者了解到,劉江至今已接觸了跑酷、翼裝飛行、長板速降、摩托車、潛水、登山、攀岩、攀冰、衝(chong) 浪滑板等數十種極限運動,“每學習(xi) 一項極限運動,我對接下來的拍攝就更有底氣。運動員做出一個(ge) 動作後,我可以預判他接下來的動作是什麽(me) ,也能夠預料到運動員會(hui) 麵臨(lin) 哪些危險。”
從(cong) 事極限運動攝影,受傷(shang) 是無法避免的。2016年,劉江在青島拍攝一部跑酷短片,跟著運動員跳過兩(liang) 米高的平台,結果一腳踩空摔到地上,胳膊和腿都摔傷(shang) 了,在醫院住了半個(ge) 多月。
在拍攝運動員攀岩時,劉江要帶著笨重的攝像機跟著運動員往上爬,“攝影師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麵上,不僅(jin) 要拿著攝像機和運動員一起移動,還要時刻看著畫麵,沒有辦法觀察到我們(men) 自身周圍發生了什麽(me) ,或者遇到了怎樣的危險。”
極限拍攝
頂著50℃的高溫 挑戰騎自行車穿越火焰山
目前,劉江成立了一個(ge) 約30人的極限運動攝影團隊,拍攝過世界各地的上百位極限運動員,創作了200餘(yu) 部極限運動影片。他在與(yu) 國際知名極限運動員的合作過程中,不斷引導他們(men) 在中國參加各種各樣的極限挑戰項目。
在拍攝的眾(zhong) 多作品中,讓劉江印象深刻的是係列紀錄片《極刻出發》,他策劃了一年半時間,邀請了八位世界頂尖極限運動員,到中國八個(ge) 不同的地方,用時一個(ge) 月完成八項不同的挑戰。
其中的一項挑戰是騎著自行車穿越火焰山。2019年,劉江邀請好友、瑞典人麥克斯前來挑戰,麥克斯曾被《西遊記》中火焰山的壯觀景象所震撼,所以欣然接受了挑戰。
劉江說,火焰山當地有50℃的高溫,想從(cong) 火焰山完成挑戰並且拍攝短片,十分困難,“首先需要一次次扛著自行車爬上山頂,自行車飛馳而下的時候,還要根據坡度精準地控製速度。溫度非常高,我們(men) 都感覺吸進來的是火焰,吐出去的也是火焰。”
劉江說,最糟糕的是,他們(men) 測試時,車輪被摔彎成30度,而且找不到車軸了。“麥克斯的心快炸了,我聯係了當地車友群,但沒找到一個(ge) 適用的配件,廠商也表示需要一周後才能送達,但當地部門給我們(men) 的拍攝時間隻有3天。一籌莫展之際,我找到當地一位鐵匠,做出了所需的車軸才解了燃眉之急。”劉江說,拍攝時,由於(yu) 坡度太大,他無法站穩,一個(ge) 幾秒鍾的鏡頭,架設機器就要幾個(ge) 小時,有時候還要抬著攝影機在山脊上奔跑。團隊裏有人脫水、有人中暑,他隻能忍著高溫堅守在攝影機旁,“我都被曬傷(shang) 了,不過當看到挑戰成功的時候,我還是特別開心!”
在邊境挑戰瀑布飛舟 吊在懸崖峭壁上拍攝
2019年,他還曾和花式皮劃艇世界冠軍(jun) 、來自美國的戴恩一起挑戰拍攝瀑布飛舟。“當時他拿著一張瀑布照片來到中國找我幫忙尋找瀑布。幾番詢問才了解到瀑布可能在廣西崇左的邊境線附近。我們(men) 出發前往廣西,到達了位於(yu) 中國與(yu) 越南邊境處的歸春河上遊的德天村,在那裏開始了挑戰。”
劉江說:“觀察了這裏的地理結構,才發現可以輕鬆布置的攝像點都在越南境內(nei) ,我們(men) 後來想了個(ge) 辦法,把攝影師通過溜索速降下去,吊在懸崖峭壁上拍攝。”
拍攝很困難,挑戰瀑布飛舟也是驚險連連。戴恩試跳時,皮劃艇突然翻了,他整個(ge) 人倒扣在水麵,肩膀和皮劃艇都遭受到水流的巨大撞擊,艇尾基本凹進去,他的胳膊也受了傷(shang) 。挑戰開始後,戴恩劃著皮劃艇到達第三級瀑布邊緣時,才發現水量遠遠不夠,很多礁石裸露在外。
由於(yu) 不了解瀑布下的情況,戴恩原本打算先上岸離開, 但他還沒來得及上岸,便隨著水流而下,突然消失在瀑布中。眾(zhong) 人察覺到情況不妙,劉江駕駛救生艇朝瀑布劃過去,正當他衝(chong) 向瀑布時,突然聽到戴恩的一聲呐喊:“I made it!”當看到戴恩乘著皮劃艇露出水麵時,劉江心中的石頭才落地,最終他們(men) 成功地完成了拍攝。
劉江說,如今極限運動越來越受到中國年輕人的關(guan) 注,但同時很多人談“極限運動”色變。由於(yu) 極限運動員意外去世或者受傷(shang) 的報道頻現網絡,不少人覺得極限運動特別危險。“極限運動雖然存在危險,但並非大家所想的那樣,它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我想通過鏡頭記錄極限運動員的故事,讓大家了解極限運動員的生活。”不過他也提醒,如果沒有經過專(zhuan) 業(ye) 培訓,不要輕易嚐試。
紫牛新聞見習(xi) 記者 閆春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