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防曬“神器”竟是珊瑚“殺手”

發布時間:2022-05-09 10:48:00來源: 科技日報

  防曬“神器”竟是珊瑚“殺手”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實習(xi) 記者張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豐(feng) 富、最具經濟價(jia) 值的生態係統之一。盡管珊瑚礁具有巨大的環境和社會(hui) 經濟價(jia) 值,但由於(yu) 一係列人為(wei) 壓力因素,包括海水溫度升高、沿海養(yang) 分汙染和過度捕撈,珊瑚礁在全球範圍內(nei) 正在衰退。近年來,外用防曬霜中的一種化學成分羥苯甲酮已被確定對珊瑚健康構成威脅。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6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羥苯甲酮是如何加速這一瀕危生態係統的滅亡的。

  根據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數據,每年有多達6000噸的防曬霜(超過50頭藍鯨的重量)排向美國的珊瑚礁地區。科學家們(men) 早已發現,在許多防曬霜中的有機化合物羥苯甲酮會(hui) 損害珊瑚。因此,含有這種化合物的防曬霜已在全球一些海岸地區被禁止。

  然而,羥苯甲酮損害珊瑚的機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ge) 謎,這使得作為(wei) 替代品的防曬霜成分很難確保對珊瑚更安全。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海葵和彎曲蕈珊瑚(俗稱蘑菇珊瑚)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模擬陽光和人造海水的環境中,暴露於(yu) 羥苯甲酮的海葵在17天內(nei) 全部死亡,而在沒有模擬陽光的情況下暴露於(yu) 羥苯甲酮的海葵仍然存活。

  在吸收紫外線後,羥苯甲酮本應以熱能的形式驅散光能,防止曬傷(shang) 。然而,海葵和珊瑚獨特的代謝方式導致當暴露在陽光下時,羥苯甲酮產(chan) 生的物質會(hui) 形成破壞性的自由基。也就是說,羥苯甲酮會(hui) 使陽光對珊瑚產(chan) 生毒性。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珊瑚對羥苯甲酮防禦機製的證據。珊瑚中的共生藻類似乎通過將珊瑚產(chan) 生的羥苯甲酮帶來的毒素隔離在自己體(ti) 內(nei) 來保護它們(men) 的宿主。

  然而,隨著海水變暖,珊瑚會(hui) 驅逐它們(men) 的藻類夥(huo) 伴,暴露出骨白色的珊瑚骨架。因此,除了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環境衝(chong) 擊的影響外,這種“漂白”的珊瑚在沒有藻類保護的情況下,也更容易受到羥苯甲酮的破壞。

  研究人員警告說,羥苯甲酮可能不是唯一令人擔憂的防曬成分。將羥苯甲酮轉化為(wei) 毒素的代謝途徑,同樣有可能適用於(yu) 其他化學結構近似的常見防曬霜成分。

  市場上許多被標榜為(wei) 對珊瑚友好的防曬霜都是基於(yu) 鋅和鈦等金屬,而不是羥苯甲酮等有機化合物。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這些防曬霜在功能上有根本的不同,但目前尚不清楚它們(men) 是否真的對珊瑚更安全,他們(men) 正計劃進一步調查這一問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