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指揮信息係統 向“認知智能”邁進
新一代指揮信息係統 向“認知智能”邁進
【情報所】
科技日報訊 (朱夢瑩 記者張強)新一代指揮信息係統將如何發展?如何讓人工智能服務於(yu) 作戰指揮?記者從(cong) 國防科技大學係統工程學院獲悉,該院大數據知識工程團隊著眼於(yu) 輔助參謀人員開展情報綜合與(yu) 態勢研判工作,提升情報業(ye) 務的智能化水平,取得相應研究成果。近日,他們(men) 的研究論文《一種基於(yu) 提示學習(xi) 的不可回答問題歸因方法》被第45屆國際信息檢索大會(hui) (ACM SIGIR)錄用。
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廖勁智說,下一代“認知型”人工智能中的一個(ge) 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機器擁有“自知之明”,即能夠判斷任務是否在其能力範圍之內(nei) ,且給出該認知決(jue) 策的合理解釋。具體(ti) 到智能文本處理中,傳(chuan) 統的閱讀理解模型暫不具備判別問題是否可回答並對其釋因的能力——這使得現有模型在結果準確性敏感的特定領域,應用十分有限。其挑戰主要來自於(yu) 提問的語義(yi) 抽象性和複雜性。
受心理語言學啟發,該團隊嚐試讓機器模仿人進行閱讀理解時的策略——先依據問題背景信息對答案和釋因進行初步猜測,後在精讀時逐步對猜想進行修正、接納或拒絕,並提出了一種基於(yu) 提示學習(xi) 框架的智能模型PTAU。該研究在對不可回答問題判定及其歸因上,取得了優(you) 異的性能表現,其創新性得到了國際領域同行的認可。
據論文通訊作者、國防科技大學係統工程學院教授趙翔介紹,該項研究是團隊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課題的階段性成果。研究嚐試明確智能模型的能力邊界,為(wei) 新一代指揮信息係統由“手工作業(ye) 、係統輔助”轉向“人機結合、智能驅動”提供技術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