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職生逆襲為大學老師 90後女孩邢琦娜的奮鬥之路
旅遊博主、全國導遊大賽冠軍(jun) 、山東(dong) 青年政治學院教師……從(cong) 一名中職學生到研究生,再到大學老師,從(cong) 校園導遊到國賽冠軍(jun) ,在旁人看來,90後女孩邢琦娜的經曆可以稱作“逆襲”。
但在邢琦娜心中,自己的成功之路沒有捷徑,隻要帶著熱愛,堅守不放棄,就會(hui) 收獲豐(feng) 收的果實。
16歲來濟
與(yu) 旅遊專(zhuan) 業(ye) “結緣”
2009年,16歲的邢琦娜從(cong) 老家莒縣來到濟南旅遊學校學習(xi) 導遊專(zhuan) 業(ye) 。“我們(men)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有別於(yu) 其他行業(ye) ,更多的是與(yu) 人打交道,跟景區和遊客距離越近,越有利於(yu) 專(zhuan) 業(ye) 技能的提升。”邢琦娜回憶,她紮實的基本功就得益於(yu) 當時在校時的教育方式。那年9月入學,10月她和同學們(men) 被分到各大景區,以見習(xi) 導遊的身份,每天都接待不同的遊客,這種形式十分磨煉基本功。
當時,邢琦娜被分到濟南跑馬嶺野生動物世界做講解員。第一次踏上職業(ye) 講解員的崗位,邢琦娜十分珍惜這次機會(hui) ,她不斷熟練講解內(nei) 容,學習(xi) 如何與(yu) 遊客交流、溝通。
“2010年是我來濟南的第二年,那年我報名參加了濟南市導遊大賽,還擔任趵突泉公園、大明湖風景區的講解員。為(wei) 了了解濟南這座城市,我在老師指導下,騎著電動車走遍了老城區的每一條老街,聽老濟南人講過去的故事,在建築和泉水裏尋找濟南的過去,還手繪了老城區的地形圖。”邢琦娜說,那段時間自己每天觀察濟南的地下水位,對每一處泉水的噴湧方式以及景區典故、相關(guan) 曆史名人都仔細查閱資料,做好筆記。一年的勤學苦練,為(wei) 她日後的導遊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帶著這份對專(zhuan) 業(ye) 的熱愛,在校期間,邢琦娜結合學校曆史,編寫(xie) 了校園導遊詞。同時她還順利考取導遊資格證、餐飲服務員(中級)、客房服務員(中級)、計算機操作員等多個(ge) 項資格證。2011年,她成為(wei) 山東(dong) 省省級職業(ye) 化導遊團隊成員、山東(dong) 省“好客導遊”團隊成員,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年度“好客導遊”,榮獲“濟南市十佳導遊”稱號。
把泉水文化
帶到全國大賽領獎台
2012年,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匱乏,邢琦娜立誌升學,最終被山東(dong) 旅遊職業(ye) 學院錄取。
“在實踐中提升自身能力,我的講解風格變得更加多元。”邢琦娜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4年,邢琦娜到阿聯酋一個(ge) 博物館擔任講解員。在此之前,這個(ge) 博物館沒有中文講解詞,於(yu) 是她和團隊小夥(huo) 伴一起,不斷查閱資料,逐字逐句翻譯,最後圓滿完成一份中文講解詞。
“帶團過程中不僅(jin) 要體(ti) 現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而且要為(wei) 遊客提供個(ge) 性化的人文關(guan) 懷。”暖心、細心是邢琦娜與(yu) 遊客的相處之道。日常生活中,邢琦娜投身到濟南城市旅遊講解員的行列,為(wei) 小朋友和殘障人士公益講解濟南的曆史文化。很多長輩在旅途結束後數年,依然邀請她到家中做客;在帶團中,邢琦娜更是與(yu) 年輕遊客打成一片,成為(wei) 生活中的好朋友。
帶隊實踐的同時,邢琦娜也通過參加技能大賽磨煉本領。2013年,她參加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導遊賽項,獲得全國一等獎第一名。同時,她參與(yu) 編寫(xie) 《出境領隊實務》,並參與(yu) 領隊培訓工作。
“從(cong) 濟南市導遊大賽冠軍(jun) 、山東(dong) 省導遊大賽亞(ya) 軍(jun) ,到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導遊賽項全國冠軍(jun) ,我的講解內(nei) 容都是濟南。”全國導遊大賽已經舉(ju) 辦了四屆,沒有濟南元素讓邢琦娜耿耿於(yu) 懷,她希望有一天能夠代表濟南出征。
“2019年,我代表山東(dong) 省走上了全國導遊大賽的舞台,講完濟南的泉水,走下台後我流淚了。我在行業(ye) 最高水準的舞台上推介了濟南,我覺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邢琦娜說,當聽到大家對濟南泉水的讚許時,自己便覺得一路走來都值得了。
實現“三級跳”
帶學生一起拍短視頻
2015年,邢琦娜通過專(zhuan) 升本考取了山東(dong) 女子學院的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並給自己定下了繼續讀書(shu) 考研的目標。
“每天6點多的鬧鍾,專(zhuan) 業(ye) 課背了十幾遍,英語基礎差就逐句翻譯……”帶著對職業(ye) 教育的情懷和熱愛,2017年,邢琦娜考上了山東(dong) 師範大學職業(ye) 技術教育碩士學位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她接觸了先進的旅遊實驗室和前沿的科研課題,對整個(ge) 知識體(ti) 係進行了貫通和融合,並開始宏觀地思考濟南城市發展的趨勢。麵對更高層次的接待需求和更多元的服務群體(ti) ,邢琦娜也踐行著終身學習(xi) 的理念。
2020年,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邢琦娜沒有停下腳步。她開始通過視頻和直播的方式向網友推介濟南,把濟南犄角旮旯的故事、各種展覽和咖啡廳拍下來,剪輯成短視頻傳(chuan) 播出去。
“我想給大家還原一個(ge) 真實的濟南,倡導一種清新、質感、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短短幾個(ge) 月時間,她發布的35個(ge) 作品就收獲了幾百萬(wan) 次播放量。
有了豐(feng) 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2020年,邢琦娜進入山東(dong) 青年政治學院,成為(wei) 一名青年教師。她在給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學生授課過程中,更加重視實踐與(yu) 理論的結合,課堂上講完理論知識後,就把同學們(men) 帶到景區、企業(ye) ,進行項目式學習(xi) 和現場實踐講解、線路設計、旅遊營銷方案策劃和執行,提升同學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技能。
除了日常授課外,邢琦娜也沒有停下做導遊、文旅推介官、旅遊博主的實踐。她在學校成立了旅遊誌願者服務隊,帶著學生一起拍攝短視頻,參與(yu) 旅遊誌願服務。
“我希望能把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傳(chuan) 授給一批又一批學生,在這個(ge) 過程中傳(chuan) 播知識、提升技能,希望我的學生能夠了解真實的工作場景,真正實現學徒製在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中的應用。”從(cong) 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出的學生到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邢琦娜坦言,自己願做職業(ye) 教育的紐帶,照亮學生前行的路,把他們(men) 送到想去的地方。
記者 潘世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