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燙發分12個區域收費”,商家的套路還能再深些嗎?

發布時間:2022-05-11 15:10:00來源: 工人日報

  劉兵 《工人日報》(2022年05月11日 05版)

  近日,浙江杭州的劉先生遇到了一件離譜的事情。據媒體(ti) 報道,他在當地一家理發店做發型,店員報價(jia) 398元的服帖燙,收款時卻變成了4776元。店員解釋稱是按區域收費,劉先生頭上被分成了12個(ge) 區域,每個(ge) 區域收費398元,因此價(jia) 格是4776元。劉先生認為(wei) 這是天價(jia) 收費,表示無法接受。

  對此,有網民評論,“明明可以搶錢,還硬要給人燙個(ge) 頭”“沒按根算你就偷著樂(le) 吧”……言語間透出無奈和反諷。杭州市餘(yu) 杭區市場監管局前往檢查發現,該商家存在模糊定價(jia) 、誘導消費、損害消費者知情及價(jia) 格欺詐等嫌疑,已責令其停業(ye) 整頓。

  燙發按頭皮分區收費,如此套路令人瞠目。根據我國價(jia) 格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要明碼標價(jia) ,注明商品的品名、產(chan) 地、規格、等級、計價(jia) 單位、價(jia) 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guan) 情況。經營者不得在標價(jia) 之外加價(jia) 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jia) 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yu) 其進行交易。上述商家的做法顯然與(yu) 這些規定背道而馳。

  近年來,美容領域如此“套路”消費者的情況不時發生。曾有報道顯示,商家宣傳(chuan) “免費”紋眉,把消費者忽悠進店紋完一隻眉毛後,告訴消費者另一隻眉毛需要收費。

  與(yu) 美容美發的“免費”體(ti) 驗類似的做法還有不少。比如,有消費者“免費”領取了商家提供的學習(xi) 機後,被告知充值2499元學習(xi) 卡才能使用;有學生買(mai) 下電商稱可“分12期付款、享受低息優(you) 惠”的手機後,實際被收取的利息可以再買(mai) 一部同款手機……

  “0元購”“免費領”“無息貸”,類似的套路、欺騙消費者的做法為(wei) 何能夠屢屢得逞?

  首先,是這些套路的隱蔽性較強,商家把文字遊戲玩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優(you) 惠促銷、免費體(ti) 驗不過是誘餌,隻要消費者“咬鉤”了,後麵的事情就得聽商家的了。其次,對於(yu) 一些小店,監管的力量可能並未觸及或者無法實現及時有效覆蓋。再有,是消費者有時戒心較弱或者受到誘惑,容易上當。

  類似手段,不僅(jin) 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其蒙受經濟損失,對商家來說也是一種短視、一條歧路——誠信為(wei) 本、童叟無欺應是商家的本分。作為(wei) 經營者,應該嚴(yan) 格遵守相關(guan) 市場的法律和規則,誠信經營,不搞套路,明碼標價(jia) ,若反其道而行之,那麽(me) 砸自己的招牌,讓更多消費者止步門外,乃至受到法律的懲處,隻是時間問題。進而言之,誘導消費和價(jia) 格欺詐還可能對整個(ge) 行業(ye) 產(chan) 生不良影響,擾亂(luan) 相關(guan) 市場秩序,削弱人們(men) 的消費積極性。

  對類似的商家和套路,一方麵,消費者自身要擦亮眼睛,有所警惕,要注意保留消費憑證等相關(guan) 證據,及時向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或有關(guan) 部門舉(ju) 報、投訴,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麵,有關(guan) 職能部門要強化日常監管,要暢通舉(ju) 報渠道,積極履行職責,對違法違規的商家及時處理、整治,用法律手段去震懾更多經營者,去嗬護健康的消費環境及正常的市場秩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