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它經濟”賦予浪漫屬性 中國年輕人過節不忘寵物“伴侶”

發布時間:2022-05-19 14: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5月19日電 (梁欽卿)“‘5·20’要到了,我提前在網上給‘貓主子’買(mai) 了貓爬架,等到5月20日當天給它裝上。”與(yu) 往年陪男友過節不同,來自重慶的“90後”白領李露露今年選擇陪自家貓咪過“5·20”,給寵物更多“儀(yi) 式感”。

  因“520”諧音“我愛你”,每年的5月20日被中國年輕人稱為(wei) “網絡情人節”。如今,寵物作為(wei) 部分現代年輕人的生活“伴侶(lv) ”,“家庭地位”越來越高。不少人每逢節日都會(hui) 為(wei) 寵物準備各式禮物。隨著“5·20”來臨(lin) ,愛寵人士帶動“它經濟”火熱。

  刷牙、修腳、梳理毛發……來自重慶的文靜是一位“00後”,19日一早就給自家柯基犬“梳妝打扮”,帶它來到提前預約好的寵物攝影店裏拍攝寫(xie) 真。“寵物陪我們(men) 的時間很短,隻有十多年,雖然隻是我們(men) 人生的一部分,卻是它們(men) 的一生。我希望在‘5·20’這種特殊日子定格下它們(men) 的生活瞬間,這是我們(men) 共同的美好回憶。”

  因為(wei) 柯基“底盤低”,文靜給愛犬取名“超跑”。“它在幼年時期被另一隻小狗驚嚇過,產(chan) 生了‘心理陰影’,外出遇到陌生小狗很容易受到驚嚇。”為(wei) 了讓“超跑”融入社會(hui) ,2022年4月初,文靜將它送到寵物學校裏鍛煉下它的膽量。“學校會(hui) 教它禁止撲人、定點排便、禁止撕咬等行為(wei) ,一個(ge) 月下來差不多花了3000多元(人民幣,下同)。”她說。

  如今,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正成為(wei) “有寵一族”。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相關(guan) 數據分析,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ye) 市場規模已達3488億(yi) 元,增長率為(wei) 17%;根據艾瑞谘詢相關(guan) 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城鎮犬貓數量已超1億(yi) 隻。

  “現在養(yang) 寵的人很多,對他們(men) 來說,寵物是情感的寄托。”26歲的孫亮是重慶一家寵物攝影店的店主。他告訴記者,很多客戶會(hui) 在自家寵物過生日時拍藝術照,就像給孩子拍照留作紀念一樣,很多客戶習(xi) 慣一年拍一套,複購率能達三四成。“現在市麵上的寵物攝影已細分為(wei) 兩(liang) 種流派,一種是人和寵物合拍寫(xie) 真,另一種則是專(zhuan) 門為(wei) 寵物拍攝。”孫亮做的是後一種。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沈紅兵表示,寵物經濟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消費群體(ti) 不斷年輕化推動寵物行業(ye) 走向繁榮。城市生活節奏快,養(yang) 隻寵物能舒緩工作壓力,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在寵物身上投入時間和金錢。伴隨寵物經濟發展逐步成熟,食品用品、寄養(yang) 訓練、醫療美容、攝影、保險等一係列上遊產(chan) 品與(yu) 下遊服務共同造就整條“它經濟”產(chan) 業(ye) 鏈。除了投入金錢,如今的寵物“陪伴”屬性更強,在自駕、露營等生活新場景下,貓狗等寵物越來越常見。

  “在寵物經濟崛起背後,寄托著人們(men) 渴求‘愛’與(yu) ‘陪伴’的情感歸屬。”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法學與(yu) 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鄭昊認為(wei) ,隨著時代發展,寵物於(yu) 人的意義(yi) 已不止於(yu) 寵物。寵物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情感經濟,契合了年輕人精神訴求逐漸升級的現實需要。過去,人馴養(yang) 動物更多是看重其看家護院的實用屬性,但如今很多人將寵物視為(wei) 親(qin) 人甚至孩子,寵物的“情感屬性”占據主導。

  鄭昊認為(wei) ,寵物經濟的火熱除了情感因素外,還有模仿成功者、幸福者的因素,意思是很多年輕人看到飼養(yang) 寵物的人遛狗、擼貓很幸福,從(cong) 而進行模仿行為(wei) ,其背後的訴求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靜說,“現在是‘人寵友好’時代,年輕人很注重儀(yi) 式感。前段時間‘超跑’過生日,我給它親(qin) 手做了生日蛋糕,用材都是它愛吃的西蘭(lan) 花、胡蘿卜、酸奶等。等疫情結束了,我要帶它去海邊耍一下,讓它見識下外麵的世界,讓它的生活不留遺憾。”(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