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加快入場 向中國市場投出“信任票”
外資向中國市場投出“信任票”
近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消息稱,近期多家國際資管機構積極申請上海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QFLP)和合格境內(nei) 有限合夥(huo) 人(QDLP)試點,堅定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發展,國際資管機構深耕中國市場中長期規劃並未改變。
國際資管機構巨頭的布局動向,一向被視為(wei) 預判經濟前景的晴雨表。專(zhuan) 家表示,中國持續穩定恢複的經濟態勢、巨大的市場潛力、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以及堅定推動改革開放的決(jue) 心,是吸引外資投下“信任票”的關(guan) 鍵。
外資機構加快入場
據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披露,近期,先後有漢領資本、建銀國際、鼎暉投資、集富亞(ya) 洲(二期)4家機構申請參與(yu) QFLP試點;貝萊德基金、安中投資兩(liang) 家機構申請參與(yu) QDLP試點。目前6家資管機構試點資質均已獲批。
在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仍積極布局中國市場,多家國際資管機構表示,這是出於(yu) 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貝萊德基金董事長湯曉東(dong) 表示,貝萊德相信並長期看好中國市場潛力,此次獲批QDLP業(ye) 務,是貝萊德進一步引進海外投資及風險管理經驗的良好契機。鼎暉投資管理合夥(huo) 人胡寧表示,中國資產(chan) 不僅(jin) 能夠依托國內(nei) 實體(ti) 經濟實現穩步增長,也將在全球市場中扮演避險資產(chan) 的角色。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國際資管機構計劃加大在華業(ye) 務,提交了追加試點額度的申請。日前,瑞信投資、品浩投資、瑞銳投資3家QDLP試點機構分別獲準追加額度2億(yi) 美元、2億(yi) 美元、1億(yi) 美元,獲準總額度分別達到4億(yi) 美元、4億(yi) 美元、1.5億(yi) 美元;海納華、信旌投資兩(liang) 家QFLP試點機構分別追加0.7億(yi) 美元、5億(yi) 美元投資額度,獲準總額度分別達到7億(yi) 美元、10億(yi) 美元。
“國際資管機構積極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體(ti) 現相關(guan) 機構信任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跨境投資政策不斷完善,外資參與(yu) 境內(nei) 金融市場的渠道不斷優(you) 化,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wei) ,國際資管機構“跑步”進場,既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在不斷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也意味著上海全球資產(chan) 管理中心得到國際資管機構的認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穩固;還意味著國際資管機構能夠著眼價(jia) 值,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這有助於(yu) 引導部分缺乏長期投資眼光的資管機構重新關(guan) 注未來,穩定市場情緒,促進價(jia) 值回歸。
堅定看好中國市場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反複延宕,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跨國投資形勢依然嚴(yan) 峻。市場有擔憂之聲,未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是否會(hui) 減弱?
不可否認,今年以來,全球跨境資金流動波動性上升。從(cong) 滬深股通交易情況看,1月和2月外資為(wei) 淨流入,3月為(wei) 淨流出,4月又轉為(wei) 淨流入。對此,證監會(hui) 副主席王建軍(jun) 近日表示,從(cong) 曆史經驗看,外資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近期外資流動和交易情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今年以來,配置型、長線資金保持淨流入,表明外資看好A股的長期投資價(jia) 值。
拉長時間軸看,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不僅(jin) 沒有放緩,反而在加速。去年外資淨流入A股市場3846億(yi) 元,為(wei) 過去5年最高水平;2019年至2021年,我國共計引進股票市場的外資達8874億(yi) 元。
“中國資本市場對於(yu) 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加,未來外資持續流入中國仍是大趨勢。”李湛表示,中國在疫情衝(chong) 擊中較快恢複,疊加國內(nei) 市場規模龐大、創新能力提升、人力資本充裕等優(you) 勢,具備對外資的長期吸引力。
我國積極引進外資的政策舉(ju) 措,也提振著外資來華投資信心。近期,一批新的開放措施陸續落地。今年4月,證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長期投資意願的優(you) 質境外金融機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擴大持股比例;去年12月,銀保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明確保險中介市場對外開放有關(guan) 措施的通知》,大幅取消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的準入限製,降低外資保險中介機構的準入門檻。
多重利好之下,外資機構堅定看好中國市場,對於(yu) A股未來走勢保持樂(le) 觀。渣打銀行近日發布報告表示,源於(yu) 政策扶持和相對低廉的估值,渣打依然認為(wei) 中國股票在長期可能跑贏全球股票。摩根士丹利近日也發布報告表示,仍然看好A股,A股在短期內(nei) 能夠從(cong) 潛在的寬鬆政策中獲益,並且與(yu) 長期增長機會(hui) (IT、工業(ye) 、綠色經濟等)保持一致。
擴大開放腳步不停
越來越多外資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正積極“走進來”,共同發掘和分享中國經濟活力。但總的來看,吸引外資入市,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外資持股在A股流通市值中占比在4.5%左右,而韓國、日本市場的外資占股市流通市值的20%至30%。
吸引外資入市,還有政策優(you) 化餘(yu) 地。李湛表示,當前,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還存在一些堵點、難點有待打通。以QFLP為(wei) 例,在投資範圍、準入門檻等方麵依然麵臨(lin) 一些約束,其資格申請涉及各地金融監管部門的前置審批、工商登記、基金準入等程序和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政策約束,同時也受外匯管理部門在額度審批、資本匯入、結匯投資等環節的監管約束。此外,各地關(guan) 於(yu) QFLP政策的相關(guan) 規定也有些許差別,需要外資機構鑒別遵守。
如何進一步暢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李湛認為(wei) ,要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同時增強外資投融資便利性。首先,持續簡化、優(you) 化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流程,適當放鬆行政審批、外匯和業(ye) 務管製,降低準入門檻,為(wei) 外資機構提供更便利的渠道。其次,逐步放寬外資投資範圍,提供更多樣化投資標的,滿足境外投資者多元投資需求。此外,還可以加快產(chan) 業(ye) 和消費升級,向全球投資者展現更具價(jia) 值的投資前景。
“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需要在合規經營、政策理解和機構運營上下功夫。”田利輝認為(wei) ,我國監管部門也應關(guan) 注外資機構在國內(nei) 展業(ye) 時遇到的具體(ti) 問題,針對性地優(you) 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推動監管透明化和市場國際化。此外,還應分析外資實際進入規模、投資時長和資金流向等,做好政策引導,不斷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伴隨金融開放有序推進,未來外資機構將在中國擁抱更多領域。王建軍(jun) 表示,接下來,證監會(hui) 將推出更多擴大開放的務實舉(ju) 措,包括優(you) 化拓展境內(nei) 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拓寬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標的範圍,拓展優(you) 化滬倫(lun) 通機製;豐(feng) 富跨境投資和風險管理的產(chan) 品供給,穩步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加強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建設,深化與(yu) 境外監管部門合作,加強與(yu) 國際投資者溝通,為(wei) 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構建良好的、可預期的國際環境。
李華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