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投訴量達1664件 一季度淨虧損2960萬元
本報記者 龔夢澤
5月23日,小牛電動發布截至3月31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nei) 營收5.755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淨虧(kui) 損2960萬(wan) 元,而上年同期淨虧(kui) 損540萬(wan) 元。不按美國通用會(hui) 計準則(non-GAAP),調整後的淨虧(kui) 損為(wei) 1630萬(wan) 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wei) 670萬(wan) 元。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運營業(ye) 績方麵,第一季度公司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wei) 16.37萬(wan) 輛,其中,我國市場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wei) 14.90萬(wan) 輛;國際市場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wei) 1.47萬(wan) 輛,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3.7%。財務業(ye) 績方麵,第一季度公司營收5.755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其中,國內(nei) 市場電動踏板車營收為(wei) 4.577億(yi) 元,占電動踏板車總營收的87.5%;國際市場電動踏板車營收為(wei) 6570萬(wan) 元。
報告期內(nei) ,小牛電動營收成本為(wei) 4.658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7%;毛利率為(wei) 19.1%,而去年同期為(wei) 23.8%。此外,公司運營開支為(wei) 1.430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6%。其中,研發開支為(wei) 4180萬(wan) 元,與(yu) 去年同期的2560萬(wan) 元相比增長63.4%。
據了解,2018年10月份,小牛電動登陸納斯達克市場。這家成立於(yu) 2015年的企業(ye) ,短短三年就完成了上市。資本市場上的順風順水,使得小牛電動在出行市場上得以大展拳腳。2021年,小牛電動年度銷量達到103.9萬(wan) 輛,年銷量首度突破百萬(wan) 輛關(guan) 口,營業(ye) 收入也同比增長50%以上。
然而,在高企的銷量之下,小牛電動並未拿出與(yu) 之相匹配的產(chan) 品體(ti) 驗與(yu) 服務質量。近年來,新車趴窩、電池起火自燃等嚴(yan) 重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截至5月23日,在黑貓投訴平台中,商家投訴量已達1664件。
車輛的質量問題直接拖累了公司的業(ye) 績,上市前三年,小牛電動累計虧(kui) 損7.67億(yi) 元。2021年,小牛電動實現營收37.05億(yi) 元,淨利潤2.26億(yi) 元。其中第四季度淨利潤僅(jin) 4764.67萬(wan) 元,同比下降18.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央視315晚會(hui) 曝光了多家品牌電動自行車公然違規提速的亂(luan) 象,小牛電動車在列。根據《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製性國家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時速不超過25公裏/小時。而小牛電動自行車工作人員卻表示:“解碼是可以解碼,高配的車子能到40公裏/小時左右,低配的車子大概30公裏/小時左右。”
在遭遇官方點名和產(chan) 品信任危機的同時,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謀求轉型之路的小牛電動將目光瞄準了風頭正盛的新能源汽車,成立牛創新能源並發布了中大型SUV自遊家NV,開啟了“兩(liang) 輪變四輪”的創業(ye) 之路。
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相對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小牛電動兩(liang) 輪造車的經驗幾乎毫無參考價(jia) 值。對於(yu) 新能源汽車而言,除了需要考慮到電池安全、續航表現及動力性能外,還需要兼顧到底盤調校、NVH表現、智能表現及產(chan) 品耐用性等方麵。結合小牛電動兩(liang) 輪車的市場表現,其新能源汽車創業(ye) 前景道阻且長。(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