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革命老區——出行路更暢 致富路更寬
湘鄂渝黔革命老區——
出行路更暢 致富路更寬(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guan) 白族鄉(xiang) 賀龍故居前,一座古樸的木製風雨橋橫亙(gen) 在玉泉河之上。1935年,紅二方麵軍(jun) 從(cong) 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xiang) 開始長征前,賀龍走過這座橋,沿著山間羊腸小道,與(yu) 部隊會(hui) 合。
湘鄂渝黔革命老區地處武陵山區,這裏群峰環繞、溝深壑險。當年紅軍(jun) 長征需要克服的道道天險,也是長期束縛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重關(guan) 隘。
2013年11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位於(yu) 湖南省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懸索橋視察。了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很大,特別是鄉(xiang) 村道路網已基本形成,總書(shu) 記很高興(xing) 。總書(shu) 記指出,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這方麵要加大力度,繼續支持。
2017年,張桑高速貫通;2019年,黔張常鐵路通車;2021年,張吉懷高鐵開通運營……如今重走這片紅土地,高山深穀橋隧相連,千裏路途旦夕可至,高速、高鐵路網密集。
路通了,老區的發展思路也打開了。去年,矮寨特大懸索橋連同德夯大峽穀,周邊德夯、吉鬥兩(liang) 個(ge) 古老苗寨,組團成為(wei)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走進吉鬥苗寨,村民龍雲(yun) 忠正坐在自家門口編著竹編。“編了30多年,以前隻有趕集時才編一些竹簍竹筐,換一點生活費。”自從(cong) 景區建成後,龍雲(yun) 忠的木製老宅成了景區的一部分。龍雲(yun) 忠變換著手法,編製一些手工藝品,也吃上了“旅遊飯”。
從(cong) 滬昆高鐵漵浦南站出發,驅車不到1小時,就到了漵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花瑤挑花”傳(chuan) 承人奉寨妹在村裏辦起傳(chuan) 習(xi) 所,帶學生、製作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以前沒市場,如今供不應求。”奉寨妹說,2015年,村裏引進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公司,開發高山梯田、高山台地等旅遊項目,文化創意產(chan) 品也受到青睞。
4月11日,滿載著40個(ge) 標箱貨物的中老鐵路“萬(wan) 象—懷化”國際貨運班列列車,穩穩停在懷化西編組站。這標誌著懷化成為(wei) 中老鐵路開通後,我國中部地區首個(ge) 實現中老班列雙向開行的城市。“貨物有小家電、小型農(nong) 機等,全程5天,比原來到廣州港經越南至老撾的路線快了一周。”湖南冠祥商貿公司總經理陳榮子介紹,不光時間短了,運費也較以前降低30%左右。
3條普鐵和3條高鐵線路在懷化交會(hui) ,當地正將交通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動力。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將懷化定位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東(dong) 線“重慶—懷化—柳州—北部灣”主通道上重要節點城市。“我們(men) 將依托交通優(you) 勢,發展鐵海聯運,將懷化打造成對外開放前沿。”懷化市市長黎春秋說。
不久前,麻陽苗族自治縣雙衝(chong) 村村民張潔家自產(chan) 的3萬(wan) 多斤冰糖橙,通過貿易企業(ye) 賣到了東(dong) 南亞(ya) 。“對接上西部陸海新通道,橙子賣出了好價(jia) 錢!”張潔高興(xing) 地說。
規劃總麵積17.2平方公裏的懷化國際陸港裏,機車轟鳴、橋吊林立;口岸物流區,鐵路港、公路港、綜合物流園初具規模。今年起,湖南省連續5年每年支持懷化3億(yi) 元資金,力爭(zheng) 到2026年,懷化國際陸港吞吐量達1000萬(wan) 噸,成為(wei) 武陵山區重要的對外開放基地。
本報記者 何 勇 申智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