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案例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黑土地有“耕地中的大熊貓”之稱,位於(yu) 中國東(dong) 北地區的黑土區是世界公認最肥沃的三大黑土分布區之一。24日,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4件檢察機關(guan) 依法保護黑土地典型案例。
這批案例包括“王某等人非法采礦,李某非法采礦、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吉林省鬆原市檢察機關(guan) 督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林草部門等依法履行防治外來入侵物種職責案”等,主要涉及依法打擊非法采挖、販賣泥炭土犯罪行為(wei) ,保護國家休耕補貼資金,防治外來入侵物種,強化濕地水土資源保護等。
案情顯示,王某從(cong) 村民手中租用農(nong) 用地采挖泥炭土,通過李某為(wei) 其晾曬後出售,違法所得人民幣200餘(yu) 萬(wan) 元。王某又夥(huo) 同馬某、許某、李某等人采挖泥炭土出售牟利,致使90餘(yu) 畝(mu) 基本農(nong) 田種植條件遭到嚴(yan) 重毀壞。
黑龍江檢方對其提起公訴和對附帶民事訴訟支持起訴。法院以非法采礦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wan) 元,馬某、許某、李某也均已獲刑。
此外,吉林檢方發現一種原生於(yu) 北美洲的有毒植物黃花刺茄在當地大量生長蔓延,遂決(jue) 定立案調查,並開展“治理黃花刺茄”黑土地保護專(zhuan) 項行動。檢方通過召開公開聽證會(hui) 、製發訴前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各方對市域內(nei) 發現的29000餘(yu) 畝(mu) 黃花刺茄進行了清除。
“加強黑土地保護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人自己飯碗的迫切需要”,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稱,檢方將嚴(yan) 懲破壞黑土地環境資源的各類犯罪,加大對采挖、運輸、加工、販賣黑土資源非法產(chan) 業(ye) 鏈的打擊力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