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報名人數1193萬,高考競爭會更加激烈嗎?
報名人數1193萬(wan) ,高考競爭(zheng) 會(hui) 更加激烈嗎?
熊丙奇
2022年高考全國統考,除上海延期外,其他將於(yu) 6月7日、6月8日舉(ju) 行。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193萬(wan) 人,再創曆史新高。與(yu) 去年1078萬(wan) 高考報名人數相比,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增加115萬(wan) ,不少考生感慨今年高考競爭(zheng) 變得更加激烈。其實不然,評價(jia) 高考競爭(zheng) 激烈程度要看高考錄取率。雖然高考報名人數增加,但近年來的高考錄取率不減反增。
高考報名人數增加是放開中職畢業(ye) 生升學限製,給更多中職畢業(ye) 生升學機會(hui) ,與(yu) 高複學生增加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針對高考報名人數超1000萬(wan) ,高考錄取率超九成,我國高等教育必須推進“寬進嚴(yan) 出”培養(yang) 模式。
去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8萬(wan) ,很多考生及家長也擔心高考競爭(zheng) 會(hui) 更激烈,而從(cong) 實際情況來看,整體(ti) 錄取率走高。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普通、職業(ye) 本專(zhuan) 科共招生1001.32萬(wan) 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44.60萬(wan) 人,職業(ye) 本科招生4.14萬(wan) 人,高職(專(zhuan) 科)招生552.58萬(wan) 人。以此測算,高考錄取率達到92.9%,其中,本科錄取率為(wei) 41.6%。
2019年,我國啟動高職三年擴招300萬(wan) 計劃,並取消了中職畢業(ye) 生的升學比例限製。以前中職畢業(ye) 生升學比例一般限製在30%以內(nei) ,到2021年,各地中職畢業(ye) 生選擇升學的比例已經達到接近七成。2018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為(wei) 975萬(wan) ,隨後高考人數增加到2019年的1031萬(wan) ,2020年的1071萬(wan) ,其主要原因是高職擴招、中職畢業(ye) 生參加高考人數增加。隨著高考報名人數增加,本科錄取率有可能下降,但是這隻是計算本科招生數與(yu) 報考總人數的比例,而沒有考慮新增報考人數主要報考高職高專(zhuan) 這一因素。
高考報名人數增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複讀生增加,特別是近年來出現高分複讀的“新動向”。要減少高考複讀現象,應該改革高校招生方式,推進學生與(yu) 學校“雙向選擇”,提高考生對錄取大學、專(zhuan) 業(ye) 的滿意度,而不像現在填報誌願還存在一定博弈色彩。同時扭轉用人單位中存在的唯學曆、唯名校導向,以及“第一學曆”歧視,給不同學曆的人才平等的就業(ye) 、發展機會(hui) 。
這也是擴大中職學生升學機會(hui) 後,避免中職教育變為(wei) 升學教育、以學曆為(wei) 導向辦學必須做出的評價(jia) 改革。不少地區出現以升學率、升本率評價(jia) 中職辦學的趨勢,這會(hui) 誤導中職辦學。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中職的教育功能會(hui) 從(cong) 培養(yang) 中等職業(ye) 技術人才,調整為(wei) 為(wei) 高等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高素質技能人才做準備。隨著新《職業(ye) 教育法》的實施、職教高考製度的建立,中職學生升學比例會(hui) 更高。要防止升學導向,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與(yu) 基本技能教育,就需要破除唯學曆、唯名校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
對於(yu) 每年超過1000萬(wan) 學生進大學,怎麽(me) 保障人才培養(yang) 質量,則是更需要關(guan) 注的問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要保障人才培養(yang) 質量,必須推進“寬進嚴(yan) 出”培養(yang) 模式。我國高校還普遍存在“重招生,輕培養(yang) ”的問題,社會(hui) 對人才的評價(jia) 也偏向“入口”的錄取分數,而不是“出口”的實際質量。“唯分數”與(yu) “唯學曆”的結果是一些學校不重視人才培養(yang) 過程,以及部分學生“混文憑”的現象。隨著高等教育變得普及,大部分高校的招生錄取門檻會(hui) 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每年會(hui) 有超千萬(wan) 的大學生順利獲得文憑走向社會(hui) ,不過,是否每個(ge) 大學畢業(ye) 生都“貨真價(jia) 實”則另當別論。隻有嚴(yan) 把質量關(guan) ,才能避免出現“學曆泡沫”,讓每個(ge) 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教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