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實測7款直播平台:連麥求打賞,主播對決次數暫未受限

發布時間:2022-06-01 14:57:00來源: 新京報

  實測7款直播平台:連麥求打賞,主播對決(jue) 次數暫未受限

  直播行業(ye) 持續近兩(liang) 年強監管,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專(zhuan) 項意見首次落地。

  從(cong) “打賞實名製”“打賞限額”到如今提出取消打賞榜單、限製高峰時段連麥,此次意見放出一係列大招,劍指直播打賞亂(luan) 象。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直播行業(ye) 快速發展成“粉絲(si) 經濟”的代表產(chan) 業(ye) ,直播打賞也成了當下各平台增收利器。刷禮物、刷遊艇、連麥打榜等花樣不斷翻新,未成年人難抵誘惑。

  自去年對未成年人參與(yu) 網絡遊戲、短視頻娛樂(le) 等領域進行重點專(zhuan) 項規範治理之後,今年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措施進一步加強。《關(guan) 於(yu) 規範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約20天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7大直播平台隨機觀看直播發現,監管日益趨嚴(yan) ,賣慘、審醜(chou) 、打低俗擦邊球等直播亂(luan) 象有所改善,主播也在尋找新出路。不過,連麥PK仍是一個(ge) 熱鬧的存在。

  “現在每人一個(ge) 熱氣球,來!”主播連麥對戰,粉絲(si) 成了打賞“炮灰”。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測試期間,直播平台仍能看到打賞排行榜,而連麥比拚以及通過懲罰對壘製造的感官刺激,亦在直播間接連上演。

  求打賞,主播連麥“出征”

  主播連麥PK已是直播的常見玩法。

  “準備一下帶大家出征!”位居小時榜前十名的一位主播,連麥賽前摩拳擦掌,活躍著直播間氣氛。評論區粉絲(si) 躍躍欲試,眼見主播隨機連線另外一位,剛開始對話便火藥味很濃。一方自稱“PK界風向標”的叫囂,讓主播感到不快,“我都不敢說這句話,你敢說?”

  隔空喊話一來一回,緊張氣氛拉滿。

  連麥比拚一般為(wei) 連線雙方在規定時間內(nei) 比拚粉絲(si) 贈送禮物的多少,輸的人接受懲罰。貝殼財經記者隨機觀看的這場連麥中,第一局比拚誰先打滿100萬(wan) 分的數值。10個(ge) 幣對應1元,這也就意味著100萬(wan) 分相當於(yu) 10萬(wan) 元打賞。

  屏幕上的紅藍血條來回波動,沒過多久一方即被秒殺,至於(yu) 懲罰則為(wei) 蹲著直播,並在直播間背景掛上對方的頭像。

  在不服輸的幾輪對決(jue) 中,兩(liang) 位主播分別比拚了總榜和某種禮物的數值。其間,為(wei) 了獲取勝利,主播一度暫停連麥,稱“先去喊下人”。“來!把血條給我壓過去!”“現在每人一個(ge) 熱氣球,來!”“讓對麵看看我們(men) 的實力。”連麥過程中,雙方聲調激昂。

  貝殼財經記者看到,盡管雙方都有粉絲(si) 拋出大價(jia) 錢禮物,但最終一位主播在大佬砸下重金後一錘定音。輸了線上比賽,33個(ge) 蹲起、33個(ge) 開合跳和33個(ge) 蛙跳的懲罰環節同樣烘托起直播間氛圍,主播氣喘籲籲,粉絲(si) 在評論區瘋狂輸入“加油”。

  吞燈泡、麵粉抹臉、吃生雞蛋,這樣獵奇的畫麵在直播中並不陌生,而直播間連麥比拚則以極具戲劇效果的“懲罰”吸引了眾(zhong) 多粉絲(si) 刷“禮物”。

  “謝謝大哥,衝(chong) 啊,一場5分鍾的比拚結束後,十幾萬(wan) 的打賞就到手了。”主播小柔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場戰鬥往往還能加固主播和粉絲(si) 的關(guan) 係。相比“小火慢燉”的直播間聊天打賞,省力又劃算。

  小柔透露,為(wei) 了刺激粉絲(si) 打賞,主播還會(hui) 私下聯係搞劇本賣慘,很多看著激烈的爭(zheng) 吵可能都是劇本。

  爭(zheng) 做“榜一”,“流動的廣告位”

  連麥比拚暗藏精心設計的打賞套路,早就成了公開的秘密。

  681大隊、小螞蟻、八家人……記者注意到,主播不再籠統地稱粉絲(si) 為(wei) “老鐵們(men) ”“家人們(men) ”,而是和明星一樣,擁有自己專(zhuan) 屬的粉絲(si) 團和粉絲(si) 名,粉絲(si) 也要為(wei) 主播打榜砸錢。隻不過在這裏,一切都以錢為(wei) 風向標,隻要打賞金額夠多就能得到“特別關(guan) 注”。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主播對粉絲(si) 群設置了入門門檻,粉絲(si) 可以進入哪個(ge) 群由打賞金額高低、關(guan) 注天數等因素決(jue) 定。而每個(ge) ID後還標注著粉絲(si) 級別,為(wei) 主播刷的禮物越多,粉絲(si) 等級則越高。

  粉絲(si) 為(wei) 主播“出征”,平台扮演著重要角色。多數平台會(hui) 設置主播排行,包括“小時榜”“當日榜”“周星榜”等。平台還會(hui) 定期組織各種活動給主播排行。其中,PK排位賽、周星榜等需要粉絲(si) 每天打卡,主播一旦報名就會(hui) 號召粉絲(si) 打榜,爭(zheng) 取獎勵。

  “榜一”是直播間引領性的存在,不僅(jin) 可以獲得主播的關(guan) 注,還能得到粉絲(si) 的擁護。

  貝殼財經記者觀看的一場連麥比拚中,“榜一”頻頻刷出專(zhuan) 屬PK轟炸特效,引得直播間爆笑連連。一片起哄聲中,“榜一”幾分鍾刷出了幾十個(ge) 轟炸特效禮物,價(jia) 值上萬(wan) 。

  實際上,“榜一”除了打賞,一個(ge) 關(guan) 鍵作用是刺激其他人刷禮物。“每一個(ge) 人都想成為(wei) ‘榜一’的時候,就會(hui) 刺激比拚。有時候為(wei) 了激發消費,公會(hui) 的人會(hui) 幫忙刷,但這種叫回流票,完事還得還給公會(hui) 。”小柔說。

  高曝光和高黏性兩(liang) 大特性加持下,“榜一”成了流動的廣告位。不少商家開始參與(yu) 到直播間打榜,爭(zheng) 奪榜一位置。不過,主播對出手闊綽的“榜一”也從(cong) 不吝嗇,“去給榜上×哥點波關(guan) 注,衝(chong) 。”一位主播在連麥勝利後,直接號召粉絲(si) 給“榜一”的電商加關(guan) 注。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主播發話後幾秒鍾,對方漲粉6000。

  除了商家為(wei) 了漲粉湧進連麥直播間,資方也帶著宣傳(chuan) 需求開始刷存在感。前幾日,正值網劇《暗夜行者》熱播,兩(liang) 個(ge) 網名為(wei) “暗夜行者”的賬號,多次躋身某網紅主播的“榜一”位置。貝殼財經記者看到,該賬號榮譽等級達到58級,按照一般規則推算,這代表其在抖音直播間至少要消費上千萬(wan) 。而其一個(ge) 晚上在該主播直播間就送出幾十個(ge) 嘉年華,每個(ge) 價(jia) 格3000元。

  作為(wei) 回饋,主播在直播中全程號召粉絲(si) ,“現在打開愛奇藝去給《暗夜行者》評論、發彈幕,這部劇非常好看。”同時,直播間還發放口令為(wei) “關(guan) 注網劇暗夜行者”的紅包,所有想要領取紅包的粉絲(si) 均需要在評論區輸入這句口令。直播間還掛上了“關(guan) 注網劇暗夜行者”的固定標語。

  當晚,該主播直播間人數一直保持在1萬(wan) 人以上,點讚超過200萬(wan) ,多次位列“小時榜”前三名。

  嚴(yan) 監管下“退燒”,唱歌、運動成懲罰主流

  網絡直播平台與(yu) 遊戲類似,也有一定的成癮機製。一些網絡打賞行為(wei) 失範等問題頻發,導致部分未成年人沉溺直播、參與(yu) 打賞。

  5月2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的《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報告》顯示,受理的76個(ge) 案件中,年齡最小的受侵害者僅(jin) 5歲,當事人8至16歲的案件最多,占比86.8%。其中,充值打賞類案件占比超七成,包括遊戲充值案件20件,直播打賞案件22件,其他充值類案件15件。數據顯示,直播打賞案件的平均標的額為(wei) 69712元,涉案金額最高的為(wei) 61萬(wan) 元。案件原告多主張未成年人充值行為(wei) 不發生效力,並要求返還充值款。

  近幾年來,監管不斷為(wei) 野蠻生長的直播行業(ye) 戴緊箍。早在2019年,國家網信辦組織開展了網絡短視頻平台試點青少年防沉迷工作,進入“青少年模式”後,用戶使用時段受限、服務功能受限、在線時長受限,且隻能訪問青少年專(zhuan) 屬內(nei) 容池。2020年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台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製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並限製最高打賞金額。

  監管出重拳,直播行業(ye) 悄然生變。其間,郭老師、鐵山靠等被貼上“賣醜(chou) ”標簽的主播接連被封禁。

  貝殼財經記者多日觀看平台直播發現,直播間主播開始控製對戰中喊話音量,即便輸了,懲罰也是以唱歌、錄視頻、運動為(wei) 主。

  貝殼財經記者隨機觀看的連麥中,由於(yu) 主播激動拉票,頁麵彈出“聲音過大”“懲罰不當”等提示。此後,主播道歉並表示自己會(hui) 小點聲。當雙方商議懲罰方式,提出鞠躬等要求時,主播打斷並稱“這種玩不了,屬於(yu) 尊卑劃分,平台不允許”。於(yu) 是,懲罰變成了蹲起、開合跳。

  挑戰向來能激起人們(men) 的戰鬥欲,但前提是戰局夠激烈,項目夠刺激。當這種刺激消失時,人們(men) 的消費欲隨之下降。貝殼財經記者調查期間,個(ge) 別直播平台不少主播每次PK數值隻有個(ge) 位數。

  “現在PK不好做了。”小柔今年開始轉行做帶貨主播,“PK是要有節目效果刺激的,但現在平台管製越來越嚴(yan) 格了,以前有些低俗刺激的內(nei) 容都不讓做了,相對應的刷禮物的也就少了,慢慢大家就都不做了。”

  盡管陸續有連麥比拚主播轉行,但不乏有人堅持。小柔認為(wei) ,嚴(yan) 管直播有利於(yu) 優(you) 質主播走出來。“很多認真做內(nei) 容的主播因為(wei) 不在小時榜上,很難出圈,而低俗內(nei) 容被限製後,比拚的就是硬核內(nei) 容了。”

  實測7大平台:懲罰環節暫未設限,刷禮物仍能打榜

  5月7日,四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這是持續近兩(liang) 年的直播行業(ye) 監管中,首次提出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專(zhuan) 項意見。其中,提出“一個(ge) 月內(nei) 取消所有榜單”、“高峰時段單個(ge) 賬號直播間連麥PK次數不得超過2次”、“嚴(yan) 控未成年人從(cong) 事主播”、“優(you) 化升級‘青少年模式’”、“建立專(zhuan) 門服務團隊”等七方麵的具體(ti) 措施,並特別明確禁止為(wei) 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mai) 、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

  政策落地約20天後,貝殼財經記者連續多日在7大直播平台隨機觀看發現,截至5月31日,平台中仍存在各種以“禮物”為(wei) 主要依據的榜單。

  根據新規,“網站平台應在本意見發布1個(ge) 月內(nei) 全部取消打賞榜單,禁止以打賞額度為(wei) 唯一依據對網絡主播排名、引流、推薦,禁止以打賞額度為(wei) 標準對用戶進行排名。”記者瀏覽注意到,兩(liang) 個(ge) 平台的榜單排名除了禮物,目前還涉及觀看、人氣等互動數值,但未標注各依據權重。

  記者調查期間,大多平台主播、用戶排行榜仍然存在,部分平台將用戶打賞排行榜從(cong) 顯著位置撤除,不過,通過點擊人數或者禮物區,仍能看到打賞排名。其中,有平台顯示榜單以貢獻值為(wei) 依據,對貢獻值來源的描述則為(wei) “包含送禮給嘉賓產(chan) 生的貢獻”。

  連麥、“懲罰”帶來的感官刺激,吸引未成年人迷失在互聯網直播的洪流之中。此次新規,針對性更強,要求“每日20時至22時,單個(ge) 賬號直播間‘連麥PK’次數不得超過2次,不得設置‘PK懲罰’環節,不得為(wei) ‘PK懲罰’提供技術實現方式,避免誘導誤導未成年人”。

  貝殼財經記者隨機觀看多個(ge) 直播發現,20時-22時兩(liang) 個(ge) 小時內(nei) ,7大平台並未對所有連麥主播設置2次上限,懲罰環節同樣未被禁止。其中,一場連麥中,主播比拚“飛千紙鶴”,即15分鍾內(nei) 比誰收到的千紙鶴禮物(單價(jia) 對應99個(ge) 抖幣)多。一片造勢聲中,雙方均獲得了近一萬(wan) 隻千紙鶴,對應金額為(wei) 近10萬(wan) 元。

  記者梳理看到,平台上禮物包括小心心、浪漫馬車以及兒(er) 童樂(le) 園、真愛大炮等,價(jia) 格從(cong) 1幣到28888幣不等。僅(jin) 兩(liang) 個(ge) 平台禮物達到近百種,價(jia) 值最高的禮物可達幾千元。

  此外,個(ge) 別平台還對粉絲(si) 開啟主播會(hui) 員製,98元/月可擁有平台基礎權益(會(hui) 員專(zhuan) 屬勳章和會(hui) 員進場特效)和主播自定義(yi) 權益(專(zhuan) 屬表情、專(zhuan) 屬群組、專(zhuan) 屬直播等),該會(hui) 員僅(jin) 在單一主播直播間生效。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主播了解到,個(ge) 別主播表示已經收到平台相關(guan) 通知,但暫不清楚具體(ti) 何時實施。

  此次調查中,記者通過7大平台實測看到,未成年人模式已經上線,直播認證時均提示人臉及身份認證。針對新規要求各平台將“未成年模式”在首頁顯著位置呈現,7個(ge) 平台中有3個(ge) 平台兩(liang) 步即可開啟未成年模式,4個(ge) 平台需要經過“我的-設置-青少年模式”三步進入未成年模式界麵。不過,打開軟件時,都會(hui) 彈出是否進入“未成年模式”提示。

  記者打開未成年模式後,22時會(hui) 被強行要求下線,若要繼續瀏覽需要監護人輸入密碼。不過,未成年模式下,各平台呈現內(nei) 容較為(wei) 單一,基本為(wei) 知識科普類內(nei) 容,每日更新不多。有的平台內(nei) 容一共隻有幾十條,且出現重複現象。

  貝殼財經記者還嚐試聯係平台上的未成年專(zhuan) 屬客服團隊,7大平台中,明顯位置設置未成年專(zhuan) 線的隻有兩(liang) 個(ge) ,另有三個(ge) 平台客服表示暫未設置未成年專(zhuan) 屬客服。

  防止青少年沉迷,新規壓實平台責任

  直播行業(ye) 站上風口,打賞是平台營利的重要來源。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ye) 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ye) 規模達1930.3億(yi) 元,其中75%收入來源於(yu) 打賞分成。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上市視頻直播平台看到,快手2017年-2021年直播收入分別為(wei) 79億(yi) 、186億(yi) 、314億(yi) 、332億(yi) 、309億(yi) ,占總收入比例達到95.3%、91.7%、80.4%、56.5%和38.2%。2019年-2021年,虎牙直播收入分別為(wei) 79.8億(yi) 、103.1億(yi) 、101.9億(yi) ,鬥魚直播收入分別為(wei) 66.2億(yi) 、88.5億(yi) 、86億(yi) ,占比90%左右。

  治理網絡直播打賞亂(luan) 象,意在為(wei) 未成年人築牢全方位網絡保護屏障。此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er) 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團隊曾對全國8個(ge) 省份10000多名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的行為(wei) 進行調查,結果顯示7.5%的未成年人使用過打賞功能,經常使用打賞功能的占比1.6%。“從(cong) 比例看,未成年人打賞的比例似乎並不高,經常打賞的更不高。但是中國的未成年網民就有1.83億(yi) ,這麽(me) 大的基數即使1%也是很多人。”

  在孫宏豔看來,此次意見以問題為(wei) 導向,聚焦了未成年人接觸直播等方麵的主要問題,壓實了平台的責任,是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細化,同時也給了各平台自主創新的空間,說明國家在管理直播平台的服務時秉承著規範有序發展的思路,也是為(wei) 了促進平台更好地發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成長。

  她指出,《意見》還有一些需要進一步推進的空間。比如如何落實“實名製”,如何確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如何配備與(yu) 業(ye) 務規模相適應的專(zhuan) 門審核團隊等?“這些空間可能在未來隨著直播行業(ye) 的發展和監管進一步精細化,會(hui) 更加完善。”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麵臨(lin) 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一方麵青少年缺乏抵禦誘惑的能力,而互聯網娛樂(le) 多是以“成癮性”娛樂(le) 方式為(wei) 賣點。未成年人容易被各類在線娛樂(le) 方式抓住注意力,占據未成年人寶貴的學習(xi) 、成長、體(ti) 驗的時間。另一方麵互聯網娛樂(le) 內(nei) 容缺乏區分,往往提供超出未成年人心智承受力的娛樂(le) 產(chan) 品,對青少年的成長產(chan) 生不利影響。所以,青少年參與(yu) 娛樂(le) ,包括遊戲、影視綜藝、直播打賞、短視頻等諸多娛樂(le) 內(nei) 容的時候需要加以限製。不僅(jin) 僅(jin) 是防止青少年沉迷,還要對青少年參與(yu) 演出、青少年內(nei) 容供給的適當性、青少年實名參與(yu) 等諸多方麵進行限製。

  禾一互娛創始人、CEO戴祖偉(wei) 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新規要求“在20時到22時間單個(ge) 賬號直播間‘連麥PK’次數不得超過2次”的限製,非常細化,影響也大一些。“PK的氣氛比較好,可以吸引流量,吸引停留,刺激直播間消費。未來,PK少了,直播間玩法會(hui) 變少。”

  易觀文化消費行業(ye) 資深分析師廖旭華持同樣看法,“單看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不大,但是這次意見關(guan) 於(yu) 榜單和PK的限製,直接影響到了直播運營的核心機製,所以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與(yu) 從(cong) 業(ye) 者喜歡按照內(nei) 容品類(娛樂(le) 秀場、遊戲電競、虛擬偶像)進行分類不同,浙江傳(chuan) 媒學院副教授應中迪認為(wei) ,應該按照頭部平台和中小平台來區分意見的影響,“頭部平台更多的收入來自廣告和直播帶貨,在已經主動提前調整平台規則、收入多元化的情況下,這次受到的影響應該很小。但對於(yu) 一些完全依賴娛樂(le) 直播業(ye) 務,一直靠打榜、PK連麥等方式盈利的中小平台來說,這次可能打擊較大。”應中迪說。

  保護未成年人政策加碼

  ●2021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

  新增“網絡保護”專(zhuan) 章。網絡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chan) 品和服務。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遊戲電子身份認證係統。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2021年6月6日

  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

  加快推動出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推動製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行業(ye) 規範和行為(wei) 準則。指導監督網絡運營者有效履行未成年人個(ge) 人信息網絡保護的平台責任。

  ●2021年7月22日

  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zhuan) 項行動

  聚焦解決(jue) 7類網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包括直播、短視頻平台涉未成年人問題;未成年人在線教育平台問題;防沉迷係統和“青少年模式”效能發揮不足問題等。

  ●2021年8月30日

  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嚴(yan) 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所有網絡遊戲企業(ye) 僅(jin) 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遊戲服務。所有網絡遊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係統。

  ●2021年11月29日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

  壓實市場主體(ti) 責任。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不適宜接觸內(nei) 容的審核判斷標準,持續提升違法違規內(nei) 容模型識別能力。持續加大“未成年人模式”下內(nei) 容池的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

  ●2021年12月15日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hui) 發布《網絡短視頻內(nei) 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

  短視頻節目相關(guan) 的語言、字幕、音效中不得出現以下不利於(yu)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內(nei) 容。比如:表現未成年人早戀的,以及抽煙酗酒、打架鬥毆、濫用毒品等不良行為(wei) 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022年1月22日

  中央網信辦決(jue) 定即日起開展為(wei) 期1個(ge) 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zhuan) 項行動

  禁止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大力整治涉未成年人“軟色情”、邪典視頻等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2022年3月14日

  國家網信辦關(guan) 於(yu)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求意見

  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ang) 培育;加強網絡信息內(nei) 容規範;加強未成年人個(ge) 人信息保護;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對有關(guan) 違法行為(wei) 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2022年4月15日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 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出版局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平台遊戲直播管理的通知》

  指導督促各遊戲直播平台或開展遊戲直播的網絡平台設立未成年人防沉迷機製、采取有效手段確保“青少年模式”發揮實際效用,禁止未成年人充值打賞,並為(wei) 未成年人打賞返還建立專(zhuan) 門處置通道。

  ●2022年5月7日

  中央文明辦等四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規範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

  禁止未成年人參與(yu) 直播打賞。嚴(yan) 控未成年人從(cong) 事主播。優(you) 化升級“青少年模式”。取消打賞榜單。每日20時至22時單個(ge) 賬號直播間“連麥PK”次數不得超過2次,每日22時後,對“青少年模式”下的各項服務強製下線。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宋美璐 白金蕾 孫文軒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