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統計數據質量生命線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河北省、河南省、貴州省有關(guan) 地區統計違法案件的通報,有效發揮了統計執法發現問題、嚴(yan) 肅懲治的震懾作用。
根據群眾(zhong) 舉(ju) 報,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組分別於(yu) 2020年和2021年對河北省邢台市,河南省焦作市,貴州省畢節市、安順市有關(guan) 縣(區)進行了統計執法檢查,發現存在不同程度統計違法問題。比如,有的地方有關(guan) 部門細化分解主要經濟指標目標任務到鄉(xiang) 鎮(園區)、企業(ye) ,授意、指使、強令統計調查對象或者其他機構、人員編造虛假統計資料;有的地方有關(guan) 人員轉移、隱匿、毀棄相關(guan) 證明和資料,提供虛假情況;還有的地方有關(guan) 部門抵製阻礙統計檢查。
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當前,我國統計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各方麵,隻有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統計數據,才能更好服務宏觀決(jue) 策、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對統計監督作出了係列製度安排,先後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統計管理體(ti) 製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等重要文件,以“零容忍”態度嚴(yan) 厲打擊統計違紀違法行為(wei) ,統計監督取得明顯成效。
與(yu) 此同時,個(ge) 別地方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仍然存在。國家統計局日前召開專(zhuan) 項會(hui) 議指出,要充分認識同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真刀真槍與(yu) 統計造假作假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
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背後往往有利益驅動。少數領導幹部政績觀錯位,信奉“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企圖通過非法幹預統計數據來打造發展假象;還有的企業(ye) 為(wei) 了自身利益偽(wei) 造入庫資料、虛報瞞報統計數據。此外,統計法治意識薄弱、防範懲治力度不夠等也是統計造假屢屢發生的重要原因。
統計造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是對政府統計公信力最大的傷(shang) 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更要警惕防範一些地方、部門或企業(ye) 可能出現的統計造假作假衝(chong) 動。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對各地二季度地區生產(chan) 總值、城鎮調查失業(ye) 率、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的財政收入、物價(jia) 等主要指標,由統計會(hui) 同財政、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稅務等部門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分省公布,充分體(ti) 現出對真實可靠的統計數據的高度重視。
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統計造假突出領域、重點區域、主要方式,著力解決(jue) 權力幹預、“數據尋租”、執法不嚴(yan) 等頑瘴痼疾。
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製,層層壓實責任。要堅持統計監督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製、強高壓、長震懾,嚴(yan) 肅查處各類統計違紀違法行為(wei) ,依規依紀依法對責任人追責問責。通過懲治震懾、製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ti) 發力,築牢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製度防線。
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