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奮鬥者正青春·一線故事】劉羲檬:媽媽在哪,家就在哪

發布時間:2022-06-06 14:25:00來源: 光明日報

  【奮鬥者正青春·一線故事】劉羲檬:媽媽在哪,家就在哪

  【奮鬥者正青春·一線故事】

  “叮鈴鈴”,午間下課鈴一響,劉羲檬第一個(ge) 衝(chong) 出教室,蹬上自行車,出校門,穿馬路,向校外的出租屋奔去。已經過了一上午了,她惦記著給媽媽翻個(ge) 身,帶媽媽上個(ge) 廁所,做午飯喂媽媽吃,再給媽媽按摩下,緩解疼痛……

  劉羲檬是哈爾濱師範大學東(dong) 語學院一名大三學生。學校、家、照顧媽媽,是她21歲人生軌跡的全部。

  “沒有女兒(er) ,我活不到今天。”校外的出租屋裏,媽媽含淚說。“媽媽是家裏照明的燈,隻要這盞燈亮著,我就不會(hui) 迷失方向。”羲檬輕柔地為(wei) 她擦掉淚水。

  媽媽王豔春患有嚴(yan) 重的類風濕,肌肉無力,生活不能自理。單親(qin) 家庭的劉羲檬打3歲起,便開始學著照顧媽媽,撐起一個(ge) 家。

  “灶台可真高呀!”踩著兩(liang) 塊磚頭,4歲的小羲檬勉強夠著。“油冒煙了”“雞蛋快下鍋”……按媽媽說的,一步步來,當她把一盤熱騰騰的西紅柿炒蛋端來時,以為(wei) 媽媽會(hui) 開心地笑。沒想到,媽媽卻一直掉眼淚,“第一次炒菜,可能太難吃了。”小羲檬天真地以為(wei) ,“媽媽別哭,下次我做好吃點。”聽著女兒(er) 的話,看著她被油燙得起泡的小手和額頭燎焦的頭發,王豔春的眼淚更洶湧了。

  上學後,家離學校遠,小羲檬便開始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回奔跑。有一次,跑得太急,她重重摔在水泥地上。看到胳膊、膝蓋滲著血,一瘸一拐回到家的女兒(er) ,媽媽心疼地自責:“還不如死了得了,省得拖累你。”“媽,我不怕摔倒,不怕累和苦。但我怕沒有你呀!真的害怕呀,怕有一天推開門,再也看不到你了。沒有你,我就沒有家了。”母女倆(lia) 抱頭痛哭。

  買(mai) 菜、做飯、洗衣、理發、按摩、拔火罐……小羲檬一天天長大,會(hui) 做的也越來越多。除了悉心照顧媽媽,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xi) 中。

  在媽媽眼裏,女兒(er) 從(cong) 小就喜歡讀書(shu) :“一些好心人知道我們(men) 娘倆(lia) 的情況後,經常捐款,還買(mai) 些吃的、穿的和書(shu) 到家裏來,別的她一眼不瞅,拿起書(shu) 坐在小板凳上看得可認真了。大夥(huo) 兒(er) 都說,這孩子以後準能有出息。”

  “靠知識改變命運。”媽媽說的話,劉羲檬一直記在心裏,不管多苦、多累,她從(cong) 未落下一節課。“隻有努力讀書(shu) ,將來自食其力,才能讓媽媽過上好日子。”她說。

  苦盡甘來。2019年,劉羲檬以523分的成績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攥著錄取通知書(shu) ,母女倆(lia) 緊緊抱在一起,喜極而泣。上一次,娘倆(lia) 這麽(me) 高興(xing) 還是多年前搬進政府給分的廉租房裏。

  “我去上大學,媽媽怎麽(me) 辦?”喜悅過後,煩惱隨之而來。縣裏提出一個(ge) 周全之策:“找一個(ge) 條件好的老年公寓,錢,我們(men) 出。”媽媽極力讚同:“捆了孩子這麽(me) 多年,她從(cong) 來沒有像同齡人一樣出去玩,逛街,交朋友,該讓她自由了。”

  可高三時的一次經曆讓劉羲檬至今心有餘(yu) 悸。一天,下晚自習(xi) 回家後,羲檬看到媽媽臉色蒼白,渾身冒冷汗,聽鄰居阿姨說,媽媽剛剛發病,幸好及時聯係到她,吃了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媽媽的身體(ti) 隻有我最清楚。”她決(jue) 定,帶著媽媽上大學。

  “羲檬,走讀申請我看到了,你安心來讀書(shu) ,剩下的事情交給學校。”看到老師發來的信息,劉羲檬心裏一暖,助學金解決(jue) 了學費問題,老師提前幫著租的房子與(yu) 校園僅(jin) 隔著一條馬路,非常方便。“後來才聽說,老師跑了好多家中介。看,這房子明亮又溫馨。”羲檬說。

  大學生活,劉羲檬過得忙碌而充實:“我想想啊,校外兼職、學校食堂兼職,學院團支書(shu) 、組織部的部員、學生工作站站長,一年半修完了四年的輔修學分。”扳起手指,露出掌心,小時候被刀割傷(shang) 的痕跡還在。

  馬上大四了,問及未來的就業(ye) 選擇,羲檬說,她想當一名教師,“小時候想當醫生,醫好媽媽的病,上學後,遇到了老師,是他們(men) 改變了我的理想”。

  羲檬還清晰地記得小學時的一件事:年根兒(er) 前的一個(ge) 晚上,下著鵝毛大雪,風像小刀子一樣刮著臉。小羲檬趴在窗台上,望著家家戶戶掛著燈籠,大人領著孩子放鞭炮,熱鬧無比,正失落時,看見遠處有一個(ge) “雪人”正深一腳、淺一腳朝這邊走,越來越近。

  “是李老師。”小羲檬興(xing) 奮地叫著給老師開門。“給你們(men) 娘倆(lia) 帶點餃子、水果,還有熱寶……”老師從(cong) 袋子裏一樣樣往外掏,一旁的羲檬和媽媽吧嗒吧嗒掉眼淚。“別哭,孩子,有老師在呢,今後有啥困難就和老師說。”李老師一把將她攬在懷裏,真暖和啊!

  飯卡裏無故多出的錢、減免的試卷費、寒冬的一件羽絨服……從(cong) 小學到大學,幾任老師的默默關(guan) 愛猶如那個(ge) 冬天的夜晚,讓她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我也想像他們(men) 一樣,給學生傳(chuan) 遞溫暖。”劉羲檬笑著,露出淺淺的梨窩,“我剛參加完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麵試,離當教師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媽媽在哪,家就在哪。我要感恩生活,為(wei) 了媽媽這盞燈亮著,這麽(me) 多人伸出嗬護的手。”“生活沒你想得那麽(me) 好,也沒那麽(me) 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會(hui) 因一句話而流淚,有時也會(hui) 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夜晚,看著媽媽熟睡的麵龐,聽著她均勻的呼吸聲,想著生活一點點變好,劉羲檬在朋友圈寫(xie) 下這樣的話。

  (本報記者 張士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