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海上守護神” 與大海博弈救回百餘人
遇見你丨他被稱為(wei) “海上守護神” 與(yu) 大海博弈救回百餘(yu) 人
在浙江台州玉環市坎門街道,有一支家喻戶曉的救援隊——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他們(men) 隨時準備著,在海上出現險情的時候出動救人。
海韻誌願救援隊是當地首支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海上救援的民間公益組織,2017年9月成立至今四年多來,海上巡邏8000多海裏,成功救回107人,轄區海域溺水零死亡。海韻誌願救援隊的隊長叫郭愛國,今年52歲的他被當地人民親(qin) 切稱為(wei) “海上守護神”。
01
“被救”心懷感恩 組建救援隊幫助更多人
臨(lin) 近農(nong) 曆十五,海邊的潮水越發洶湧,一點點地淹沒島礁,幸好救援隊及時趕到,在巨浪中成功將4名被困人員依次解救上岸。
作為(wei) 一個(ge) 土生土長的海邊人,郭愛國深知大海的危險。雖然順利救下遊客,但也讓幾名隊員負了傷(shang) 。在郭愛國的家鄉(xiang) ,海岸線長達44公裏,是個(ge) 被海水環抱的地方。郭愛國從(cong) 小就與(yu) 大海打交道,練就了一身好水性。可即便如此,他自己也有過差點被大海“吞噬”的經曆。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十二三歲的時候,以前我們(men) 後沙那裏都有漁船在停靠,漁船停靠沙灘上,螺旋槳轉動的時候會(hui) 把船尾形成一個(ge) 沙坑,有的沙坑都有一兩(liang) 米深。但是我們(men) 小的時候幾歲,根本不懂這些事情,就往船尾過去,突然掉到那個(ge) 坑裏去。
由於(yu) 事發突然,再加上坑裏空間狹小,郭愛國和小夥(huo) 伴施展不開手腳,一時慌了,兩(liang) 個(ge) 人相互拉扯,一起沉向了深處。
就在意識逐漸模糊之際,一雙有力的大手將他們(men) 倆(lia) 從(cong) 海裏撈了上來。
正是這次被救的經曆,在年幼的郭愛國心底種下了一顆“救人”的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郭愛國越來越意識到大海的無情。坎門後沙是個(ge) 天然“大泳池”,溺水事故時有發生。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幾個(ge) 誌同道合的朋友,我跟大家說搞這個(ge) 救人。我們(men) 2015年的時候就是在海邊巡邏看看哪裏有什麽(me) 危險。
當時,郭愛國集結了10多位水性較好的好友,成立救援小隊,利用空暇時間,去人流量較多的海域巡邏監督,成立不久便進入了救援時刻。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我們(men) 四個(ge) 人在那裏巡邏的時候,發現有個(ge) 人往那裏跳下來,就馬上開著橡皮艇過去把他救起來。
有了第一次救人的經曆,之後的救援,郭愛國他們(men) 愈發地得心應手。他也從(cong) 中收獲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於(yu) 是心裏有了更成熟的想法。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就憑這幾個(ge) 人肯定還是不行的,讓更多有愛心的社會(hui) 人士來一起參與(yu) 這個(ge) 事情。我就在2017年9月份成立了一個(ge) 海韻救援隊。
02
自掏腰包 壯大團隊提升救援能力
2017年9月,玉環海韻誌願救援隊正式成立,成為(wei) 當地首支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海上救援的民間公益組織。成隊容易帶隊難,在救援隊成立初期,一大堆困難和問題迎麵而來。
既然有了組織,那就得有管理、有培訓、有活動、有發展的規劃。尤其麵對危險的海上救援,不能靠大家用命去拚,得有科學的方案和靠譜的裝備,畢竟不能讓救援者去冒險做公益。成隊不久之後,一位被困在礁石群中的少年讓郭愛國深深意識到了“經費”這個(ge) 橫在眼前的大問題。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船大,就開不進去,嚐試了兩(liang) 三次,最後擱淺。第二梯隊過來的時候,他們(men) 開橡皮艇過來,它是吃水很淺,就在水麵上漂的,所以說它過來就比較方便。
憑借這些設備,郭愛國與(yu) 隊員一次次從(cong) 巨浪中將這些受困人員解救出來。
玉環市海韻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海上救援不是靠肉搏,要靠裝備,甚至我們(men) 這些裝備要不斷地更新。像我家裏資金都是我老婆掌管,為(wei) 了這個(ge) 救援隊,我想買(mai) 這個(ge) 裝備,那時候她也不會(hui) 同意,因為(wei) 數額比較大有四五十萬(wan) ,然後沒辦法,我自己向朋友借了一部分錢。
郭愛國妻子 蘇豔芬:快過年的時候,他朋友電話打過來,說老郭欠他一百萬(wan) 沒還,當時把我嚇蒙了,怎麽(me) 回事?老郭怎麽(me) 會(hui) 欠你這麽(me) 多錢?後來才問出來,他是拿了錢拿去買(mai) 船了,然後還買(mai) 了一些救援設備,之前真的不理解,兩(liang) 個(ge) 人矛盾鬧得很大。
即便尚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但在救人這條路上,郭愛國從(cong) 未停下腳步。為(wei) 了海韻救援隊的發展,他放棄了原本收入不錯的海鮮生意,將重心轉移到救援隊的運作上,吸納社會(hui) 上有相關(guan) 特長、且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員加入,讓團隊更有戰鬥力。
幾年間,在郭愛國的帶領下,救援隊發展得像模像樣,擁有巡邏船、救援艇、衝(chong) 鋒艇等救援設備,不少隊員也考取了專(zhuan) 業(ye) 的救生證。
而救援隊背後的開支,也不再是他一個(ge) 人的默默付出。他堅持救人的善舉(ju) ,感染著身邊每一個(ge) 人,當地政府、企業(ye) 老板和親(qin) 朋好友紛紛加入讚助隊伍,主動分擔隊內(nei) 每年約50萬(wan) 元的維持費用。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員 倪瑞景:外人看來,這個(ge) 人好像很傻的,都把錢貼出來。他追求的好像錢無所謂,追求的就是那種精神境界吧,就很享受把人救上來的感覺,其實我們(men) 也一樣。
郭愛國妻子 蘇豔芬:我慢慢地關(guan) 注了他,然後覺得老郭做的事情還可以,後來我就理解了,然後自己也慢慢融入到隊裏了。
03
劈波斬浪 把“救人”當成義(yi) 務和責任
郭愛國與(yu) 妻子有一個(ge) 12歲的女兒(er) 。目前,全家的收入來源全靠妻子經營的小汽配廠,好在收入不錯,這也為(wei) 郭愛國免去了後顧之憂,可以一門心撲在救援事業(ye) 上。
有人說,這些年來,郭愛國的救人經曆就像一部傳(chuan) 奇故事,有驚險,有感動,也有溫暖。為(wei) 了解救他人,郭愛國無數次將自己置於(yu) 危險之中,但一路走來,盡管有後怕,有擔憂,但麵對需要被救援的人們(men) ,他依舊毫不猶豫地奮勇向前,伸出他的雙手,一如他兒(er) 時得救時拉過的那雙溫暖有力的大手。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這些都是我們(men) 曆年來的一些救援記錄,這裏麵記錄了我們(men) 每次救援的這些照片、資料。對我來說,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利奇馬台風登陸的時候,我們(men) 救了福建漁船22個(ge) 人。
2019年8月10日淩晨2點,第9號超強台風“利奇馬”登陸後,玉環市幾百艘船隻全部進港避風到位。此時,海韻誌願救援隊接到求助電話,一艘福建籍漁船因螺旋槳故障失去動力,在碼頭周邊海域遇險,船上22名船員無法上岸,命懸一線。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那時候的路上已經是水漫起來,路和河是看不清楚了,我們(men) 是一路清障,所以我們(men) 平時20分鍾的路程,我們(men) 開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那時候我們(men) 說句實話就是憑著一腔熱血,風力很大,我們(men) 根本沒什麽(me) 考慮就直接把車開到下麵去。
當時海上風力達到16級,一名90多公斤的男性都無法站穩,出事漁船隨浪擺動無法固定,救援人員難以上船施救。為(wei) 確保安全,大家一邊將車靠前停放擋風,一邊將救援繩索拋給船員,趁著漁船上下顛簸至與(yu) 碼頭平齊時,趁機將船員拉上岸。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經曆了這麽(me) 多救援,那一次是特別危險的,因為(wei) 在碼頭根本沒有護欄,說句實話,搞不好就把你吹到海裏去了。
同樣印象深刻的救援發生在2018年5月的一天,新玉環人小薑和老鄉(xiang) 結伴到玉環漩門三期看海,看到岸邊拴著一塊泡沫魚排,他們(men) 覺得好玩,便跳了上去。不料,魚排承受不住兩(liang) 人的重量,加上風浪較急,很快拴繩斷了,老鄉(xiang) 識水性,遊了回來,剩下小薑一人,任由魚排隨風向外海漂去。
玉環市海韻誌願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那時候天都黑了,我們(men) 用橡皮艇在那裏找了40分鍾。後來我們(men) 把他救回來的時候,這個(ge) 場景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他老婆大著肚子,手裏牽著一個(ge) 小孩,就要跪在我前麵,說這個(ge) 事情不是救她老公一個(ge) 人,就是救她一家子,所以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也是成了我做這個(ge) 救援隊,不管多麽(me) 艱辛,我還是要做下去的一個(ge) 動力。
這些年來,郭愛國已經記不清到底多少次把自己置身於(yu) 危險當中,很多次救人上岸後,他也會(hui) 害怕,但下一次遇到危險,他仍選擇奮不顧身跳海救人。他早已把救人當成了一種義(yi) 務,一種責任。
慢慢地,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愛心人士加入救援隊中,坎門總隊、大麥嶼分隊、沙門分隊日常有十人一組輪流值班,分別駐守在玉環各大碼頭邊。
另外,海韻救援隊還與(yu) 玉環公安110指揮中心成立協調群,一有海上險情,就會(hui) 通知救援隊值班隊員,聯合開展救援行動,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應急聯動機製。海韻誌願救援隊成立至今,參與(yu) 水域救援100餘(yu) 次,各類安全保障100餘(yu) 次,公益講座50餘(yu) 次。
玉環市坎門派出所海港聯勤工作站負責人 陳通亮:有了他們(men) 加入之後,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就不是孤軍(jun) 奮戰,有了專(zhuan) 業(ye) 上的一份保證,因為(wei) 他們(men) 很多都是有專(zhuan) 業(ye) 的救生資格證的,還有專(zhuan) 業(ye) 的設備,而且他們(men) 長期在海邊,在及時性和專(zhuan) 業(ye) 性上有更好的幫助。
玉環市海韻救援隊隊長 郭愛國:想過放棄,但是想想被救的那些人的表情,那些人的心情,說句實話,就是救人心情很愉快,我連睡覺都睡得很好。我們(men) 還要繼續幹,到時候自己真的幹不動了,那肯定交給別人接著幹。我們(men) 不是超人,我們(men) 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希望每次出海救援,每個(ge) 隊員和被救人都能平安歸來。
04
堅守初心 守護生命
這個(ge) 救援隊的對手是大海,每一次救援,他們(men) 都是在和大海搶人,他們(men) 的對手還有周圍不理解他們(men) 行為(wei) 的那些家人和朋友,因為(wei) 每一次跳入海中之前,他們(men) 都麵對著焦灼的牽掛和心疼的阻攔,但郭愛國他們(men) 不願意離開這個(ge) 戰場,他們(men) 覺得值,因為(wei) 每一次戰役的勝利的獎賞,都是一條條鮮活生命。
人常說,水火無情,可是有了郭愛國這三個(ge) 字中的這個(ge) 愛字,情就有了,那些可能因意外付出的生命代價(jia) 也留下了。
這個(ge) 救援隊是公益的,救援是無償(chang) 的,但生命無價(jia) ,每一個(ge) 獲救的人都可能因為(wei) 他們(men) 的援手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像當年被救的郭愛國一樣。海水無情人有情,我們(men) 期待,郭愛國他們(men) 能不孤獨地走下去,讓更多的善良和勇敢在海麵之外、海岸之上,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