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大忙,豐收在望
“三夏”大忙,豐(feng) 收在望
芒種已過,從(cong) 南到北,夏收夏種夏管火熱進行。“三夏”大忙時節,是關(guan) 乎全年農(nong) 業(ye) 收成的關(guan) 鍵階段,既連著夏收作物的成熟收獲,也是夏播作物播種和春播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冬小麥1.67億(yi) 畝(mu) ,收獲進度達到55%,全國麥收總體(ti) 進展順利,跨區機收總體(ti) 通暢有序,糧食生產(chan) 豐(feng) 收在望。
忙機收,保障顆粒歸倉(cang)
風吹麥浪,夏收正忙。在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郯城縣高趙村,10多台聯合收割機紮進麥田、來回穿梭,伴著隆隆機聲,飽滿的麥穗被吞進脫粒箱,留下一片片低矮的麥茬。
這兩(liang) 天,高趙村種糧大戶趙興(xing) 軍(jun) 正守著3000畝(mu) 麥田忙機收。瞅著金黃的麥粒不斷裝車運出,趙興(xing) 軍(jun) 滿心歡喜:“受去年嚴(yan) 重秋汛影響,咱這小麥晚播了10多天。好在後來選用了優(you) 質強筋小麥品種,再加上田間管理做得好,目前收獲情況不錯,整體(ti) 算下來,平均畝(mu) 產(chan) 1200斤左右問題不大。”
眼下,在中國第二大小麥主產(chan) 區山東(dong) ,約6000萬(wan) 畝(mu) 小麥陸續開鐮收割。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處二級調研員王豐(feng) 勇介紹,從(cong) 前期機收作業(ye) 供需對接情況看,全省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19.4萬(wan) 台,再加上外來跨區作業(ye) 的機械,總量充足。同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還會(hui) 同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發放跨區作業(ye) 證2.7萬(wan) 張,辦理技術服務車免費通行證231個(ge) ,開辟農(nong) 機跨區綠色通道。另外,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聯合省商務廳、中石油、中石化,開展2022年“三夏”農(nong) 業(ye) 用油惠農(nong) 保供活動,省內(nei) 省外機手同享用油優(you) 惠5%。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第一季,產(chan) 量約占全年的1/5。今年5月下旬以來,夏糧主體(ti) 冬小麥自南向北相繼進入收獲期,各大主產(chan) 區搶抓好天氣開鐮收割,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麵展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冬小麥1.67億(yi) 畝(mu) ,收獲進度達到55%,麥收過半時間比去年提前2天。其中四川、湖北麥收已基本結束,安徽收獲進入掃尾階段,河南麥收進度過八成,陝西、山東(dong) 、山西、河北即將進入收獲高峰。
在全國冬小麥收獲中,97%以上靠機收,減損成為(wei) 各地關(guan) 注的重點。王豐(feng) 勇表示,隨著機械化作業(ye) 成為(wei) 夏收的絕對主力,機收減損意義(yi) 重大。以山東(dong) 省為(wei) 例,如果今年收獲時每畝(mu) 小麥減少損失10斤,全省收獲的冬小麥就能挽回6億(yi) 斤糧食,這是一個(ge) 很可觀的數字。“我們(men) 要求小麥單季種植麵積超過50萬(wan) 畝(mu) 的縣(市)開展機收損失數據跟蹤監測,監測時發現損失率偏高的,及時提醒服務組織和機手采取針對性措施,提升機收減損水平。”
“去年全國通過抓機收減損,挽回了100億(yi) 斤糧食的損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繼續深挖機收減損潛力,組織開展好機收減損大宣傳(chuan) 、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努力把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製在2%以內(nei) ,同時抓好晾曬、烘幹,降低產(chan) 後損失,保障顆粒歸倉(cang) 。
抓夏種,搶茬搶時早播
夏收不鬆勁,夏種緊跟進。“三夏”期間茬口緊,小麥—玉米和小麥—水稻輪作是黃淮海地區主要種植模式,麥收過後,夏玉米、夏大豆和水稻等播種工作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隨即展開。
在“中原糧倉(cang) ”河南,隨著全省8500多萬(wan) 畝(mu) 小麥收獲進入尾聲,夏種加快推進。“這播種機是個(ge) 好東(dong) 西,兩(liang) 行玉米、四行大豆,整整齊齊的。”位於(yu) 沁陽市崇義(yi) 鎮後楊香村的龍興(xing) 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大田裏,在當地農(nong) 技人員指導下,合作社負責人宋悅東(dong) 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將種子放入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專(zhuan) 用播種機,100多畝(mu) 地不多久便完成播種。
“玉米地裏套種大豆,不僅(jin) 保證了玉米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還能多收一茬大豆,政府還給補貼,這地種得劃算!”宋悅東(dong) 說,今年第一次在合作社地裏嚐試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期盼有個(ge) 好收成。
河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王俊忠介紹,今年,河南充分發揮農(nong) 機作業(ye) 優(you) 勢,組織農(nong) 民搶時早播,收一塊、種一塊。重點抓好100萬(wan) 畝(mu) 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指導各地逐戶與(yu) 承擔任務的經營主體(ti) 簽訂協議,幫助搞好機械購置、改裝,備足農(nong) 機、種子等生產(chan) 資料,及時兌(dui) 付補貼資金,確保種足、種好。“我們(men) 將確保秋糧麵積穩定在7600萬(wan) 畝(mu) 以上、全年糧食麵積在1.61億(yi) 畝(mu) 以上。”王俊忠說。
夏種直接關(guan) 乎秋糧收成,各地各部門紛紛加大機械化作業(ye) 、新技術支持和推廣力度,積極發揮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幫助廣大農(nong) 戶搶茬搶時早播。
“今年,我們(men) 采用水稻覆膜機插技術,可一次性完成機械插秧和覆膜。”在位於(yu)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的歸來兮有機莊園內(nei) ,3台插秧機正采用新技術在1000多畝(mu) 稻田裏進行插秧作業(ye) ,莊園負責人表示,覆膜可以有效抑製雜草生長,而且這種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在水田浸泡五六十天後自動分解,對土壤及作物無毒副作用,具有節水保肥、控減農(nong) 藥、提升水稻品質等優(you) 勢,助力實現水稻有機種植。
在安徽,47個(ge) 水稻主產(chan) 縣新建的120個(ge) 水稻育秧中心全麵運轉,水稻機插秧和大豆、玉米精量播種機等適用機械得到大力推廣,全省夏種力爭(zheng) 在6月25日前基本完成;在河北,秋糧產(chan) 量占比約六成以上,各地提前把補貼政策、技術培訓、農(nong) 機農(nong) 資供應等工作做實做細,大部分地區麥收後立即開始騰茬種夏玉米、夏大豆;在雲(yun) 南,今年有33個(ge) 重點縣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麵積50萬(wan) 畝(mu) ,並在技術模式、品種選擇等方麵出台了詳細指導規程,目前播種進入掃尾階段。
防病蟲,促進產(chan) 量形成
種下去,還得管得好。芒種時節,南方早稻進入孕穗期,夏管是影響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
在早稻種植大省湖南,常德市西湖鎮旺壽村種糧大戶吳章忠最近時常盯著稻田裏的誘捕器。“看,這個(ge) 誘捕器已經抓了近20隻蟲,效果不錯。”吳章忠說,“今年農(nong) 業(ye) 部門專(zhuan) 門安排了技術指導員幫忙做好田間管理,同時還給我們(men) 免費贈送並安裝了二化蜈誘捕器,既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也減少了農(nong) 藥的用藥次數和劑量,省了一筆開支。”
常德市西湖管理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植保站站長謝迪軍(jun) 介紹,今年以來,西湖管理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專(zhuan) 門成立技術服務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同時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隨時解決(jue) 農(nong) 戶谘詢的問題,對農(nong) 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推動做好夏管工作,搞好病蟲監測防控,促進早稻成大穗。
“蟲口奪糧”對保障豐(feng) 收至關(guan) 重要。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八五三農(nong) 場有限公司,生物預警控製體(ti) 係不斷完善。農(nong) 場水稻園區工作人員高天昊介紹,使用蟲情測報燈對稻田裏蟲類情況進行監測,各蟲情監測站收集到的數據統一匯集到物聯網中心,再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科學製定滅蟲打藥方案,做到因地施策、對症下藥。
“今年以來,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農(nong) 業(ye) 病蟲害暴發流行風險高。”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nong) 業(ye) 氣象室副主任李森表示,預計早稻區發生稻飛虱、紋枯病等水稻病蟲害情況將重於(yu) 上年;水稻“兩(liang) 遷”害蟲、玉米重大遷飛害蟲草地貪夜蛾也將進一步向長江中下遊一季稻區和玉米種植區擴散;此外,夏季北方降水偏多,有利於(yu) 北方玉米產(chan) 區玉米螟、玉米葉斑病等病蟲害重發。“中國氣象局將提升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水平,科學研判各類農(nong) 業(ye) 病蟲害氣象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ye) ,助力農(nong) 業(ye) ‘蟲口奪糧’。”
日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署抗旱促夏種夏管工作,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推進夏管有序開展,落實防災減災關(guan) 鍵措施。築牢草地貪夜蛾“三區四帶”布防,抓好水稻“兩(liang) 遷”害蟲跨區聯合監測、分區協同治理,組織好統防統治、應急防治,堅決(jue) 遏製病蟲暴發危害。東(dong) 北地區要以“搶積溫、促早熟”為(wei) 重點加強作物田間管理。南方早稻正是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期,要加強肥水調控,施好穗粒肥;中稻陸續返青,要施好送嫁肥,促進分蘖成穗,搭好豐(feng) 收架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