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東西問】林勇新:西部陸海新通道如何助力區域經濟疫後複興?

發布時間:2022-06-16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是後疫情時代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當前全球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如何助力區域經濟疫後複興(xing)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si) 綢之路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林勇新近日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對此作出解讀。

  【字幕】在後疫情時代,西部陸海新通道應如何完善和延伸發展空間?如何吸引東(dong) 盟乃至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yu) 共建?

  【同期】(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si) 綢之路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林勇新)

  首先要對後疫情時代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的發展趨勢進行充分評估,並結合實際對通道的建設進行更加科學的定位。

  在此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國際形勢變化和中國新發展格局需要,對重點任務進行適時調整。

  另一方麵,要深化國內(nei) 相關(guan) 省區市的協作,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大對東(dong) 盟乃至域外國家市場主體(ti) 的吸引力。各地區要加強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方麵的對接和集聚,消除區域壁壘,形成合力,打造通道物流經濟圈。

  此外,還要充分利用RCEP生效的機遇,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分工,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在重慶、廣西等地建立食品、礦產(chan) 深加工基地,聯動中歐班列輻射歐洲,推進區域經濟一體(ti) 化,增強比較優(you) 勢、擴大規模效應。

  【字幕】西部陸海新通道行穩致遠,對促進區域內(nei) 國家和地區疫後經濟複蘇,以及完善產(chan) 業(ye) 鏈生態、穩定國際貿易有哪些幫助?

  【同期】(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si) 綢之路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林勇新)

  經濟全球化倒退、貿易摩擦、疫情衝(chong) 擊、全球貨幣寬鬆等大變局,造成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大,大宗商品價(jia) 格和國際海運運費劇烈波動、烏(wu) 克蘭(lan) 危機對地區安全局勢也帶來諸多影響。供應鏈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以及產(chan) 業(ye) 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成為(wei) 重要議題。

  西部陸海新通道創造了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多元化發展機會(hui) 。如通過建設跨境商貿供應鏈總部中心,建設中國—東(dong) 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有效提高了區域性國際物流鏈、產(chan) 業(ye) 鏈的匹配度。同時,它也提升了區域通道布局的多樣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國被“卡脖子”的風險。

  毋庸置疑,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了區域經濟一體(ti) 化,為(wei) 各方共贏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對促進區域經濟乃至助推世界經濟複蘇具有重要意義(yi) 。它為(wei) 沿線各地區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機遇,推動區域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享的方向發展,也為(wei) 區域新型市場的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為(wei) 沿線地區市場深度融合提供機遇,為(wei) 實現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注入新活力。

  記者 張廣權 楊強 馮(feng) 抒敏 南寧報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