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港人雙城生活記:在鵬城安家找到歸屬感

發布時間:2022-06-21 14: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深圳6月21日電 題:港人雙城生活記:在鵬城安家找到歸屬感

  作者 朱族英 董宇桐

  十年前到深圳闖蕩的香港青年劉嘉發,如今已在深圳安家,與(yu) 太太結緣並擁有一個(ge) 六歲的兒(er) 子。在深圳組建家庭,兒(er) 子上學能夠享受“市民待遇”,劉嘉發不僅(jin) 是“來了就是深圳人”其中一員,也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找到了歸屬感。

  “我畢業(ye) 後就在香港找了工作,恰逢華潤到香港招攬人才,我報名了,隨後就到深圳。這一呆就是十年,畢竟‘來了就是深圳人’嘛。”劉嘉發近日接受采訪時說。

  劉嘉發稱,初到深圳遇到的稅收繳納複雜、企業(ye) 注冊(ce) 難等問題,都已迎刃而解。除了工作上享受到相關(guan) 的政策扶持外,生活方麵,隨著《關(guan) 於(yu) 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幹措施》的實施,港澳籍居民子女入學也可以享受與(yu) 內(nei) 地居民同樣的待遇。“我兒(er) 子現在和內(nei) 地學生一樣,實行積分製入學,隻要達到了學校招收入學的積分,也可以申請學位。”

  此前,港籍孩童入學需要到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公證,再將公證拿至內(nei) 地認證機構證明親(qin) 子關(guan) 係。劉嘉發說:“因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我們(men) 往返內(nei) 地和香港開證明所需時間、精力也大大增加。但如今,在內(nei) 地做一個(ge) 親(qin) 子鑒定報告,也能夠成為(wei) 小孩入學手續辦理證明,省去了深港兩(liang) 地跑的繁瑣。”

  港澳居民如何解決(jue) 看病就醫問題?劉嘉發稱,他在深繳納社保,去看病時已多次派上用場。“我們(men) 之前看病都需要自掏腰包,但現在不同了。我上次肺部不舒服,到南山醫院後,刷社保卡就能看病。”

  如今,作為(wei) 香港南山聯誼會(hui) 會(hui) 長,劉嘉發不僅(jin) 為(wei) 更多來深發展的香港青年提供服務和指引,還經常與(yu) 一眾(zhong) 香港青年到社區當誌願者,服務社區居民,如協助老人家完成核酸檢測等。

  針對此前港籍居民無法在深預約打疫苗等問題,劉嘉發及時與(yu) 相關(guan) 部門溝通後,成功為(wei) 港人打疫苗開辟通道,港人隨後也能順利在“粵省事”小程序上預約,進行疫苗接種。

  劉嘉發表示,聯誼會(hui) 不僅(jin) 為(wei) 在深發展的港人提供工作和生活方麵的幫助,而且希望可以關(guan) 懷更多港人,讓他們(men) 感受到家的溫暖。“每逢節假日,我們(men) 會(hui) 準備禮品、舉(ju) 辦各類文娛活動共慶佳節。端午節期間,我們(men) 為(wei) 片區的港人朋友送去香粽,和大家一起掛艾草、織香囊、品香粽。”

  和劉嘉發一樣從(cong) 香港到深圳闖蕩打拚的高月華,是兼備智能家居工程、認知障礙照護及設計的專(zhuan) 業(ye) 人員。目前從(cong) 事養(yang) 老及大健康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她,十分看好中國養(yang) 老及健康產(chan) 業(ye) 市場發展。

  她說,在香港將要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聯誼會(hui) 近日組織深港澳青年們(men) 共同慶祝。“我們(men) 乘船參觀港珠澳大橋、唱歌,舉(ju) 辦與(yu) 香港回歸相關(guan) 的問答遊戲;品嚐擂茶、捆粿、順德魚餅、港式茶點等大灣區各地美食......活動聯誼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大家非常開心。”

  “工作之餘(yu) ,我周末喜歡和朋友一起去釣魚、打羽毛球,和家人一起去前海石公園露營。”劉嘉發說。

  多元的文化環境,讓許許多多像劉嘉發、高月華這樣的香港青年,能夠在深圳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並和他們(men) 一起發展,一起“歎”(粵語,指享受)生活。(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