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天藍水清,京城展開大美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2022-06-21 14:39: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駱倩雯

  攝影愛好者何慷民的相機裏,這五年來幾乎看不見霾的照片了。“隨便一抬頭,一張藍天的照片就有了!”

  這五年來,北京的大氣治理一年比一年進步——

  2021年空氣質量實現突破,6項大氣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首次全麵達標!PM2.5年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曆史新低!水環境質量也顯著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一幅幅大美北京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冒煙鍋爐房變身便民超市

  去年8月開始,家住大興(xing) 區三合南裏小區的張亞(ya) 萍,再也不用騎車去遠處的超市“囤”幾天菜,走路不到5分鍾,就可以到達家門口的三合美鄰坊,超市裏的菜既新鮮又便宜。

  美鄰坊前身是鍋爐房,自從(cong) 升級改造成燃氣鍋爐後,騰退出了四分之三的閑置用地。大興(xing) 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寧西全介紹,大興(xing) 區積極探索“片區統籌、街區更新”的模式,將廢棄的2400多平方米鍋爐房和堆煤場,翻新改造成3000多平方米的便民綜合服務體(ti) 。

  這裏不僅(jin) 有運動場館、生鮮超市、鄰裏食堂、圖書(shu) 閱讀、裁衣縫補、便民理發,還定期免費舉(ju) 辦公益活動。便民服務輻射了周邊20多個(ge) 小區、近10萬(wan) 居民。

  “以前知道是鍋爐房,冒著黑煙,環境也髒亂(luan) ,根本不往這兒(er) 來。現在一天得來個(ge) 好幾趟,真方便。”張亞(ya) 萍說。

  優(you) 良天數增加了90天

  鍋爐改造,隻是北京藍天保衛戰的一角。

  近年來,北京大力推進能源清潔化戰略,完成1.5萬(wan) 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和近70萬(wan) 戶居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全市基本無燃煤鍋爐、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北京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決(jue) 燃煤汙染問題,成為(wei) 全國清潔能源轉型的典範城市。

  北京正是以“一微克一微克去摳”的精神,保衛了藍天。

  截至2021年底,累計淘汰國三排放標準汽油車近11萬(wan) 輛,新能源車保有量達50.7萬(wan) 輛,國五及以上車輛占比超70%,車型結構達到全國最優(you) ;

  對93家重點企業(ye) 量身定製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深度治理方案;

  治理揚塵以克論淨,對2400餘(yu) 個(ge) 施工工地(場站)開展視頻監控,有2058條背街小巷實現機械化作業(ye) 清掃保潔,全市降塵量均值同比下降近20%;

  ……

  2021年底,北京空氣質量實現首次全麵達標,PM2.5年均濃度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曆史新低;優(you) 良天數累計288天,比2016年增加了90天,優(you) 良天數比率達到78.9%。與(yu) 此同時,全年重汙染僅(jin) 有8天,比2016年減少了31天。重汙染天氣發生頻率、峰值濃度、持續時間均明顯下降。

  北京大氣治理被聯合國環境署評價(jia) 為(wei) “北京奇跡”。

  工業(ye) 大院成了市民親(qin) 水好去處

  安南濕地所在的新鳳河流域,有菖蒲、荷、荇菜等31種水生植物,還有221種陸生植物;麥穗魚、棒花魚、圓尾鬥魚等16種魚類正在一條條回歸;白鷺、野鴨、天鵝都曾在此駐足。

  “環境特別好,沒事我倆(lia) 就來溜達一圈。”住在附近的馬先生,正舉(ju) 著手機,為(wei) 他的老伴兒(er) 尋找一個(ge) 拍攝點位,與(yu) 家門口美景合個(ge) 影。馬先生說,他們(men) 住在附近5公裏左右的地方,經常帶著孩子一起來玩,享受身邊的綠色生態。

  安南濕地占地300多畝(mu) ,原為(wei) 瀛海鎮南宮村工業(ye) 大院。2017年,大興(xing) 區政府決(jue) 定對工業(ye) 大院進行拆除騰退,在原址上建設濕地。

  濕地的主要功能是淨化瀛海地區的麵源汙染,通過水生植物的吸收等方式,逐級提升水質,淨化後再入河,保護了河道水生態係統健康。同時,原生態的自然岸線景觀,還原了水生態的優(you) 美環境,成為(wei) 了市民親(qin) 水的好去處。

  生態治水消滅劣Ⅴ類河流

  近年來,北京市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2021年,Ⅰ類至Ⅲ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75.2%,較2016年增加26.6%;無劣Ⅴ類河流,較2016年減少39.9%。密雲(yun) 水庫、懷柔水庫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北京持續實施兩(liang) 個(ge) 汙水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1年全市汙水處理率超過95%,消除142條段黑臭水體(ti) ,完成1000餘(yu) 條小微水體(ti) 治理。

  同時,用生態的辦法解決(jue) 生態的問題。例如,推進大興(xing) 區新鳳河水生態修複示範工程,促進“人水和諧”;實施永定河、潮白河等流域綜合治理與(yu) 生態補水,實現五大主幹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有水貫通;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六年回升,累計回升9.64米……

  天藍水清樹綠,和諧宜居之都的大美生態畫卷,承載市民的幸福生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