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暖 活力漸顯——來自長三角的一線經濟信號
新華社杭州6月21日電題:市場回暖 活力漸顯——來自長三角的一線經濟信號
新華社記者於(yu) 佳欣、張璿、魏董華
企業(ye) 生產(chan) “火”起來,物流加快“跑”起來,消費逐步“熱”起來……在各地積極有效的疫情防控舉(ju) 措下,記者日前在長三角一線走訪看到,市場進一步呈現回暖跡象,市場複蘇的活力逐步顯現。
訂單數上漲,企業(ye) 生產(chan) “火”起來
機器聲轟鳴,一輛輛整車陸續下線……走進上汽集團臨(lin) 港乘用車工廠,眼前一派繁忙景象。18日,這家工廠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日常生產(chan) 狀態,每天可下線900多輛整車。
“疫情衝(chong) 擊下,重新連接產(chan) 業(ye) 鏈是我們(men) 最迫切的事情。”工廠總監陳培鋒告訴記者,隨著長三角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逐步恢複正常,6月以來,上汽集團汽車產(chan) 量已超過20萬(wan) 輛,同比增加30%左右。
產(chan) 量、訂單增長的背後,是企業(ye) 信心指數和景氣指數的回升。走進專(zhuan) 注汽配行業(ye) 的德國斯泰必魯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廠,生產(chan) 忙碌有序。半自動生產(chan) 線上,一個(ge) 個(ge) 零部件巧妙“組合”在一起,拚裝成汽車電動尾門撐杆後下線。
斯泰必魯斯浙江公司工廠長馬雲(yun) 傑說,三四月份企業(ye) 訂單約為(wei) 正常時期的5成,進入6月已完全恢複,本月出貨量預計創新高。“訂單量逐步增加,我們(men) 也在加快生產(chan) ,希望能將前期落下的產(chan) 能補回來,力爭(zheng) 實現今年產(chan) 值翻番的目標。”
“抱怨解決(jue) 不了問題,企業(ye) 要勇敢走出‘舒適區’。”力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軍(jun) 這段時間馬不停蹄,忙著在海外考察工廠、訪問客戶。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他將大健康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國內(nei) 市場的新賽道,加大相關(guan) 產(chan) 品研發力度,今年立下5億(yi) 元的銷售目標。
市場預期改善的態勢在一些經濟先行指標中也有所體(ti) 現。5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和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雖仍處於(yu) 榮枯線以下,但雙雙實現回升。
記者在長三角地區采訪發現,隨著複工複產(chan) 穩步推進,企業(ye) 加快削減原先積壓的庫存。一些企業(ye) 負責人坦言,疫情期間損失的訂單難以一下子恢複,但堅信市場需求一直存在,疫情過去需求就會(hui) 釋放出來。
包裹量增加,物流加快“跑”起來
走進位於(yu) 浙江杭州西溪蝶園的菜鳥驛站,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包裹。驛站負責人蘆菲告訴記者,隨著疫情好轉以及年中促銷活動推進,自6月初以來,驛站收到的包裹數從(cong) 平均每天2000件增加到3300件以上。
包裹量遞增背後,是快遞物流的加快運轉。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自5月20日至6月18日,浙江省郵政快遞行業(ye) 攬收量達21.35億(yi) 件,同比增長5.46%。菜鳥物流數據顯示,今年“618”快遞預售極速達服務單量同比增長110%。
年中促銷之際,多家快遞企業(ye)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運力保障。京東(dong) 在物流樞紐城市義(yi) 烏(wu) 、溫州投入使用兩(liang) 座物流園區;百世供應鏈啟動新建分倉(cang) ,確保訂單分流不受影響;圓通60個(ge) 集運中心新增擺臂、擺輪自動分揀設備,提升中轉效率。
港口,是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在寧波舟山港,船來船往,一派繁忙。寧波舟山港有關(guan) 負責人說,繼4月首次突破“300萬(wan) 標箱”大關(guan) 後,寧波舟山港5月集裝箱吞吐量超330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超16%,創曆史新高。5月份,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日均環比增長7%,呈加快恢複性增長態勢。
需求不斷改善,消費逐步“熱”起來
夜幕降臨(lin) ,杭州多個(ge) “夜經濟”商圈熱鬧起來。“最近生意恢複了很多,平均一天可以做100桌左右。”杭州一家臨(lin) 街餐飲店薛三爺鐵鍋肥腸總經理薛猛說,晚9點還有不少人排隊,一張桌子最高翻桌8次,“感覺煙火氣又回來了。”
在杭州湖濱步行街,端午假期首日峰值人流刷新今年以來最高值;在上海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的人流量已恢複到疫情前一半左右……不少經營者感慨,生意在“慢慢恢複”“開始回血”。
線下回暖提速,線上開足馬力。“618”活動期間,不少平台反饋銷售好於(yu) 預期,京東(dong) 平台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yi) 元,拚多多平台家電行業(ye) 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100%。
浙江杭州17日發放的1000萬(wan) 張數字消費券兩(liang) 天拉動消費近6億(yi) 元;江蘇多地相繼發放惠民消費券,覆蓋餐飲、家電、體(ti) 育消費等領域……多地發放的消費券,為(wei) 進一步提振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當前,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複蘇對穩住經濟大盤至關(guan) 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li) 芬說,接下來,既要通過穩就業(ye) 、穩收入增強消費信心,也要加快拓展新型消費,不斷挖掘消費潛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