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見微)中馬“兩國雙園”比翼雙飛
中新社南寧6月22日電 題:中馬“兩(liang) 國雙園”比翼雙飛
中新社記者 馮(feng) 抒敏 楊強 翟李強
在馬來西亞(ya) 東(dong) 部沙巴州熱帶雨林裏,逾230棟天然木材建造的獨立燕屋,為(wei) 世居於(yu) 此的金絲(si) 燕族群打造了一個(ge) 樂(le) 園。
“繁殖期的金絲(si) 燕吐出唾液結成小窩,每次產(chan) 下二枚蛋。”樂(le) 園創始人、華裔企業(ye) 家、廣西自貿區沙巴燕窩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育華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隻有完成孵育任務後的燕窩才被燕農(nong) 摘下,送往沙巴州山打根的毛燕處理中心預處理後,搭乘航班前往中國首個(ge) 毛燕首發進入地——中國—馬來西亞(ya) 欽州產(chan) 業(ye) 園(簡稱“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
2012年4月1日,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啟動建設;一年後,其“姊妹園”馬來西亞(ya) —中國關(guan) 丹產(chan) 業(ye) 園(簡稱“馬中關(guan) 丹產(chan) 業(ye) 園”)開園。十年來,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形成以棕櫚油、燕窩、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集聚;馬中關(guan) 丹產(chan) 業(ye) 園則打造以鋼鐵、輪胎、玻璃、鋁型材等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集群。
來自馬來西亞(ya) 的毛燕,在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天下燕都”經過泡發、挑毛、定型、烘幹、殺菌、包裝、檢測等工序後,加工成各種燕窩產(chan) 品並貼上溯源碼標簽,銷往中國市場。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入駐燕窩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15家,其中11家獲有中國海關(guan) 總署批準毛燕加工資質,占全國總數(16家)的68.8%。截至2021年底,園區燕窩產(chan) 品進口額累計實現1.41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燕窩產(chan) 業(ye) 工業(ye) 產(chan) 值累計實現1.26億(yi) 元。
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區管理委員會(hui) 副主任莫福文告訴記者,園區建成中國—東(dong) 盟首條燕窩跨境產(chan) 業(ye) 鏈,實現馬來西亞(ya) 毛燕輸華常態化;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北鬥產(chan) 業(ye) 園、科技園、馬來西亞(ya) 中小企業(ye) 集聚區等一批產(chan) 業(ye) 社區相繼投入使用;在“兩(liang) 國雙園”間創新試點開展投融資便利化和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化,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業(ye) 務成為(wei) 中國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
除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日益提升和擴大外,中馬“兩(liang) 國雙園”十年來還不斷加強設施聯通。
莫福文介紹,為(wei) 保障“兩(liang) 國雙園”跨境產(chan) 能合作的物流運輸,中馬雙方探索建立“港口—產(chan) 業(ye) —園區”合作發展模式,廣西欽州港和馬來西亞(ya) 彭亨州關(guan) 丹港締結為(wei) “姊妹港”,中方參股建設的關(guan) 丹港首個(ge) 深水泊位建成運營,並開通欽州港至關(guan) 丹港雙向集裝箱直航航線,打通“兩(liang) 國雙園”海上物流運輸通道,共同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
中方統計,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馬兩(liang) 國經貿持續實現逆勢增長。2021年,中國與(yu) 馬來西亞(ya) 貿易總額達1768億(yi) 美元,中國連續13年成為(wei) 馬來西亞(ya) 最大貿易夥(huo) 伴。
“隨著《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以及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中馬‘兩(liang) 國雙園’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來自馬來西亞(ya) 的廣西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總裁潘南達向記者表示,作為(wei) 中馬園區主體(ti) 開發商,他們(men) 將進一步推進中馬“兩(liang) 國雙園”升級版建設,促推中馬兩(liang) 國間貿易、國際產(chan) 能及跨境資本合作。
“我在中國的商店最遠開到了內(nei) 蒙古滿洲裏。”張育華說,企業(ye) 與(yu) 客戶的關(guan) 係如同一對金絲(si) 燕“夫婦”:比翼雙飛,協同發展;同巢共棲,共創共贏。他認為(wei) ,馬來西亞(ya) 與(yu) 中國的雙邊合作,亦是如此。(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