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的“香港角色”:擁抱機遇 篤行不怠
(香港回歸25周年)大灣區的“香港角色”:擁抱機遇 篤行不怠
中新社香港6月24日電 題:大灣區的“香港角色”:擁抱機遇 篤行不怠
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wei)
14.76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這是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在2022年有望達到的經濟總量,意味著大灣區將可能成為(wei) 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這一提振各界信心的數據來自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hui) 日前發布的報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三年多來,香港特區以“香港所長、國家所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大灣區建設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香港作為(wei) 大灣區“持份者”的努力沒有懈怠。
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於(yu) 2021年正式啟動,香港交易所入股廣州期貨交易所;“港澳藥械通”在港大深圳醫院的試點工作完成,目前已有16種藥品和11種醫療器械可在廣東(dong) 省衛健委審定的五家醫院使用;香港貿易發展局於(yu) 2021年推出GoGBA“灣區經貿通”數碼平台,亦在深圳設立大灣區服務中心,支援香港企業(ye) 發展大灣區的內(nei) 銷市場……
2021年9月公布的《全麵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使前海成為(wei) 深港合作的新起點。一個(ge) 月後,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北部都會(hui) 區發展策略》以及“雙城三圈”空間格局概念。
《北部都會(hui) 區發展策略》是在“一國兩(liang) 製”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製,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liang) 地行政界線的綱領。香港將會(hui) 把落馬洲、新田一帶發展為(wei)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占地約540公頃的合作區;香港科技園公司將啟用“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及“大灣區創科快線”,並建立孵化中心網絡,協助香港初創企業(ye) 在大灣區發展。在跨境陸路交通方麵,港深兩(liang) 地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zhuan) 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大灣區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區際法律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提出了實際要求。2019年,廣東(dong) 省高級人民法院與(yu)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簽署了《就大灣區法律交流與(yu) 互鑒的框架安排》,202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與(yu)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簽署《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的會(hui) 談紀要》。2022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案例研討會(hui) 舉(ju) 行,三地的司法、法律及學術界人士共同探討如何做好跨法域商事糾紛訴訟的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推進大灣區的法治建設。
香港立法會(hui) 議員鄧飛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保持內(nei) 地國企、民企的國際性、開放性,以及利用香港的高等教育優(you) 勢,把包括華人在內(nei) 的世界知名教授、專(zhuan) 家吸引到香港,亦是“香港所長”。
據了解,香港特區政府還持續支持香港專(zhuan) 上院校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合作辦學。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校園建設工程、香港大學開展設立深圳校園的籌備正按計劃推進。
大灣區的持續發展,為(wei) 香港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粵語有個(ge) 說法叫‘塘水滾塘魚’,意思是一個(ge) 魚塘就是那幾方水,來來去去就幾條魚,是變不出什麽(me) 新花樣出來的。”鄧飛表示,香港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hui) 有限,香港青年應充分留意國家在大灣區的各種政策,盡量把自己的事業(ye) 往大灣區乃至大灣區之外的內(nei) 地去拓寬。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9年3月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ye) 資助計劃”基礎上,2021年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收到畢業(ye) 生求職申請超過2萬(wan) 份,目前已有近1100人入職。
日前,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麵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麵合作總體(ti) 方案》,提出到2025年,將南沙建成港澳青年安居樂(le) 業(ye) 的新家園;到2035年,區域內(nei) 港澳居民數量顯著提升。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葉建明認為(wei) ,南沙方案強調創建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合作平台,加強青少年人文交流,幫助港澳居民解決(jue) 到南沙生活工作的後顧之憂。
人文交流共融也是大灣區發展的題中之義(yi) 。全國青聯常委詹勝說:“大灣區提供了更廣闊的土壤、更豐(feng) 富的營養(yang) ,香港的文化產(chan) 業(ye) 正好把握良機,積極紮根其中,成長為(wei) 文化的‘參天大樹’”。(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