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第一屆職業本科生的畢業季

發布時間:2022-07-04 11: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職教視野

  第一屆職業(ye) 本科生的畢業(ye) 季

  6月10日,站在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2022屆本科生畢業(ye) 典禮上,對於(yu) 準研究生伍濤而言,他的人生增添了另一種可能。

  與(yu) 伍濤一起開啟新的人生的有903名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沒能到現場,但提供了畢業(ye) 典禮視頻致辭。他稱:“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所公辦職業(ye) 本科學校,在座的學生是我國職業(ye) 教育的第一屆本科畢業(ye) 生。”

  “我國職業(ye) 本科教育經過這麽(me) 多年的探索創新和突破發展,第一屆畢業(ye) 生終於(yu) 學成畢業(ye) 。”陳子季說,今天的畢業(ye) 典禮“必將在我國職教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2019年12月,原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成為(wei) 職業(ye) 本科學校;2020年,該校開始招生,截至2022年共開設了23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經曆兩(liang) 年的“專(zhuan) 升本”學習(xi) 後,今年7月,903名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拿到了首批職業(ye) 本科畢業(ye) 證和學位證。

  這批畢業(ye) 生去往了國企、央企、事業(ye) 單位,成為(wei) 了機械技術研發工程師、電氣工程師、自動化集成視覺工程師,有的考上了研究生繼續深造,有的考上了公務員……他們(men) 見證著職業(ye) 本科的第一個(ge) 畢業(ye) 季。

  一場“專(zhuan) 轉本”考試

  在蘇州市職業(ye) 大學就讀高職的陳安莉,入校就在網上查找專(zhuan) 升本和成人函授的介紹,在讀書(shu) 前為(wei) 自己規劃好一條出路。2019年,她在新聞上看到了職業(ye) 本科的介紹,知道國家很重視職業(ye) 本科的教育。

  帶著試一試的心態,陳安莉報考了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2020年入學,她成為(wei) 航空工程學院裏電子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2036班的一名學生。

  向上學習(xi) 的強烈願望,是這所職業(ye) 本科院校裏學生的最大共識。從(cong) 周一到周五,課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陳安莉把書(shu) 本裏的重點,用框架圖的形式羅列出來。到了考試周,她給自己列了複習(xi) 計劃,哪些是今天要弄懂的課程重點,哪些是大綱裏重要的考點。“如果不想去工廠裏擰螺絲(si) 釘,那麽(me) 就一定要抓住機會(hui) 好好學習(xi) 。”

  今年,903人成為(wei) 該校第一批職業(ye) 本科的畢業(ye) 生。他們(men) 分別選擇就讀於(yu) 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技術與(yu) 應用、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國際經濟與(yu) 貿易等5個(ge) 專(zhuan) 業(ye) ,均來自於(yu) 高職院校,通過參加2020年江蘇“專(zhuan) 轉本”考試進入職業(ye) 本科。

  向上流動的機會(hui) 背後是職業(ye) 本科多年的艱難摸索。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的決(jue) 定》,首次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遴選了部分試點本科高校探索應用型發展模式,開辟了實現本科職業(ye) 教育的新路徑;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施行,其中明確: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由專(zhuan) 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這意味著,職業(ye) 教育止步於(yu) 專(zhuan) 科層次的學曆“天花板”被打破,為(wei) 學生發展提供了新的出路。

  數據顯示,我國職業(ye) 本科學校現有32所,在校生12.9萬(wan) 人,2021年招生4.1萬(wan) 人。去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2025年,“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yu) 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的10%”的目標任務。

  “職業(ye) 本科教育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也不是高職專(zhuan) 科的延長版。職業(ye) 本科教育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地擴大。”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學敏說。

  職業(ye) 本科是一個(ge) 新生事物

  在第一所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公辦職業(ye) 本科學校——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裏,時常可以看到圖書(shu) 館裏坐滿了讀書(shu) 的學生。在一個(ge) 宿舍裏,有人會(hui) 打燈學到淩晨兩(liang) 點多。有同學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在這所職業(ye) 本科學校裏看到了“內(nei) 卷”。陳安莉時常會(hui) 出現不安的情緒,“你會(hui) 覺得,別人都去圖書(shu) 館學習(xi) ,你不去又趕不上了。”

  這一批職業(ye) 本科學生有著對未來發展更為(wei) 清晰的規劃。對於(yu) 00後學生王新龍而言,他清晰地知道,隻有提高知識和技能才能在企業(ye) 裏從(cong) 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2019年,這位00後小夥(huo) 曾去一家芯片製造企業(ye) 工作。他麵對的是一條“不需要思考”的流水線作業(ye) ,每天盯著電腦,看機器的溫度、濕度、壓力等運行數據是否在正常範圍,額外的工作是給機器做清潔維修。而一牆之隔,同一家企業(ye) 裏的另一批員工,他們(men) 負責著芯片的研發工作。王新龍打心眼兒(er) 裏羨慕。

  苦於(yu) 技能水平較低,他入學後便開始下苦功夫。從(cong) 前,王新龍從(cong) 未接觸過機械原理,在課堂上老師布置了一個(ge) 作業(ye) ,需要每個(ge) 人搭建一個(ge) 減速器。他拿著書(shu) 本去一點點摳細節,齒輪大小需要多大尺寸,係數核驗是否在標準範圍裏。“不再是流水線的簡單作業(ye) ,課程對知識和能力素養(yang) 要求更高了。”等課程完成後,他可以用編程軟件,進行模擬仿真,完成產(chan) 品的製作。

  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zhuan) 業(ye) 2028班學生王新龍明顯地感受到了學校“產(chan) 教融合”帶來的改變。

  這個(ge) 00後的學生第一次在實訓課上見識了企業(ye) 使用的機械臂。站在實訓台上,他小心翼翼地拿著手冊(ce) ,在電腦上按下關(guan) 鍵的按鈕。機械臂得到了“機器大腦”的指令,可以準確地把控器件中螺絲(si) 的位置,完成作業(ye) 。

  當他把課程實訓的內(nei) 容跟麵試官分享,原以為(wei) 自己弄砸了這次的應聘。但沒想到麵試官很感興(xing) 趣,兩(liang) 人聊了20多分鍾。一個(ge) 星期後,他收到了公司的錄用通知書(shu) 。

  職業(ye) 本科的學生入學後要怎麽(me) 學?用吳學敏的話來解讀,“升本不忘‘本’,升格不變‘質’,職業(ye) 教育辦學方向不動搖。”落點是在人才方案的製定上。圍繞著裝備製造服務來辦校的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搭建起以通用裝備技術、專(zhuan) 用裝備技術、工業(ye) 互聯網技術為(wei) 主幹,以製造裝備設計、管理服務、貿易流通為(wei) 支撐的專(zhuan) 業(ye) 架構。

  當然,在教學上,對教師也有了新的要求。新招來的博士生要先變成“行業(ye) 人”。進入學校的前半年,博士生需要在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鍛煉,半年後由老教授手把手地傳(chuan) 授職業(ye) 教育的培養(yang) 智慧,成長為(wei) 一個(ge) “雙師型”的老師。

  職業(ye) 本科是一個(ge) 新生事物。“學校要自己摸索職教本科是什麽(me) 、該怎麽(me) 建、人才該怎麽(me) 培養(yang) 。學校的教學團隊一步一步邊研究、邊探索、邊實踐。”吳學敏說,但探索始終離不開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核:產(chan) 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一個(ge) “同台競技”的機會(hui)

  從(cong) 有資格入讀職業(ye) 本科起,伍濤的學習(xi) 進入了更為(wei) “瘋狂”的模式。

  帶著一股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勁兒(er) ,抱著一摞摞的書(shu) ,他拉著兩(liang) 個(ge) 同學在去年暑假就轉入了一所“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備考。最難熬的一關(guan) ,是心理戰。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專(zhuan) 科生,學習(xi) 底子差,研究生備考中他就玩了命地學。有時熬到飯也吃不下去,總想嘔吐,他怕耽誤事,跑到醫院查了胃鏡和B超,醫生告訴他,身體(ti) 一切正常。

  “以前不知道學習(xi) 的意義(yi) 是什麽(me) ,現在知道了。”伍濤想抓住“打破天花板的機會(hui) ”。在自習(xi) 室裏,早上7點準時去占座,晚上11點回家,如果一同備考的朋友想要出去吃飯,他會(hui) 和另一個(ge) 人死死地拉住他,拉回自習(xi) 室裏。

  一個(ge) 新的出路由此鋪開,2022年5月,他被南京工業(ye) 大學土木水利專(zhuan) 業(ye) 錄取,成為(wei) 一名準研究生。他還想再往上跳一跳,“再衝(chong) 擊一下博士”。

  無疑,伍濤在一路奮鬥。而他的人生軌跡跟職業(ye) 教育改革巧合地銜接在一起。

  此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辦公室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yu) 授予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普通本科和職業(ye) 本科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學士學位授權和授予管理辦法》進行學士學位授權、授予、管理和質量監督;在證書(shu) 效用方麵,兩(liang) 者價(jia) 值等同,在就業(ye) 、考研、考公等方麵具有同樣的效力。

  就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實施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並通過推進普職融通等頂層設計,真正實現職業(ye) 教育從(cong) ‘層次’到‘類型’的轉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

  出去找工作後,計算機與(yu) 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徐子銘獲得了與(yu) 普通本科“同台競技”的機會(hui) 。得益於(yu) 本科期間學習(xi) 了人工智能等課程,他在畢業(ye) 設計作品中交出了一個(ge) 智能問答小機器人,能語音回複汽車行業(ye) 的相關(guan) 資訊。

  在國家規劃布局內(nei) 重點軟件企業(ye) ——北明軟件有限公司的培訓上,原本計劃21天的大數據語句分析培訓,他當時就能給麵試官寫(xie) 出程序,以麵試第二的成績進入這家公司,成為(wei) 一名大數據BI研發工程師。他希望自己未來可以成為(wei) 高精尖技術儲(chu) 備人才,“開拓一片新的天地”。

  在招聘會(hui) 上,中興(xing) 通信研發團隊的負責人看到了職業(ye) 本科學生做出來的項目:有計算機與(yu) 軟件學院學生開發的點餐係統,有圖書(shu) 館的借閱係統。“這意味著,如果進入到項目團隊後,他將很快融入工作”。這位負責人拋出了橄欖枝,而此前進入研發團隊的員工學曆均要求在本科畢業(ye) 生以上。

  第一批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走出了校園。他們(men) 去往了中國鐵路、中核工業(ye) 等大型國企;也有的留在了家鄉(xiang) ,在大金蘇州研發分公司等外資企業(ye) 工作;還有的選擇了江蘇展芯半導體(ti) 等高新技術企業(ye) ……帶著職業(ye) 本科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他們(men) 的未來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hui) 。

  首屆職業(ye) 本科畢業(ye) 典禮結束後,已入職北明軟件的畢業(ye) 生徐子銘始終記得,那天,他們(men) 揚起手臂,對著前方宣誓:要有金的人格、鐵的紀律、美的形象、強的技能、創的精神,心懷國之大者,逐夢民族複興(xing) 。

  每想起這段話,總能讓徐子銘熱淚盈眶。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楊潔 記者 李超 實習(xi) 生 尤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04日 08 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