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民幸福生活)福建長泰:“新農人”種出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2-07-06 15: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7月6日電 (王雅鵬 林子越 薛實傑)6月是大部分水稻生長的關(guan) 鍵期,稻田裏呈現出一幅幅綠浪起伏、欣欣向榮的美麗(li) 景象。

  走進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陳巷鎮妙韓蔬果合作社的大棚裏,一排排水稻整齊立在田裏,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的稻花香。稻田裏,合作社的技術管理人員黃洪百強正忙著夏季田間管理工作,手中的稻穗正是“新農(nong) 人”用“新方式”種出的“新希望”。

  “上一季我們(men) 合作社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為(wei) 主,目前這一季主要種植水稻,畝(mu) 產(chan) 達到1000-1200斤左右,平均一畝(mu) 可以收到一千來塊錢。”黃洪百強說。

  妙韓蔬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主要種植甜椒、西紅柿等農(nong) 產(chan) 品,實行水旱輪作新農(nong) 耕模式。現在,該合作社處於(yu) 夏季蔬菜大棚休耕期,通過輪作種植水稻,實現“一地雙收”。

  黃洪百強表示,良好的耕種模式既能夠改良土壤肥力,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為(wei) 合作社的效益背書(shu) ,為(wei) 社員的致富增收增添了一份保障。

  新農(nong) 耕模式隻是合作社發展的法寶之一,妙韓蔬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還創新采用“合作社+農(nong) 場+農(nong) 民”的合作模式,帶動周邊農(nong) 業(ye) 經濟的發展,也幫助解決(jue) 周邊部分農(nong) 民的就業(ye) 難題。

  “合作社+農(nong) 場+農(nong) 民”模式,由周邊農(nong) 戶以生產(chan) 要素入股。合作社再將所承包土地統籌分割成25組小塊地,由不同農(nong) 戶分別管理,年底進行利潤分紅,年可增加農(nong) 民收入240萬(wan) 元。

  談到合作社帶來的便利,雪美村村民陳秋龍津津樂(le) 道,“合作社不但解決(jue) 了自己的就業(ye) 問題,盤算下來,每年也有一些分紅,心裏樂(le) 滋滋的。”

  妙韓蔬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隻是陳巷鎮創新農(nong) 業(ye) 發展模式的一個(ge) 生動實踐。近年來,陳巷鎮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發展,積極發掘引進以黃妙韓、戴寶靈、陳南花等為(wei) 代表的“新農(nong) 人”19人,創辦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目前,該鎮已有寶綠、妙韓、國美等國家、省市區級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2個(ge) ,市級龍頭企業(ye) 5家,實現生產(chan) 規模化;同時,充分發揮萬(wan) 畝(mu) 良田優(you) 勢,承包流轉土地約5200畝(mu) ,培育壯大特色支柱產(chan) 業(ye) ,全麵激活鄉(xiang) 村轉型發展,有效帶動全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