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0多年 中國科研人員再次發現尖齒衛矛的野生種群
中新網成都7月6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6日從(cong)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自1908年采集標本後百年未現的衛矛科植物Euonymus aquifolium,這是該物種發表近110年以來首次觀察到花和活體(ti) 居群。
中國科研人員根據花和果實形態證據和分子遺傳(chuan) 證據重新確認了其分類地位,並根據新發現植株的數量和生境現狀評估了受威脅情況。這一科研成果於(yu) 北京時間5日晚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上刊發。
1908年11月,著名的西方植物獵人歐內(nei) 斯特·亨利·威爾遜在四川西部收集植物資源時,曾采集到3份處於(yu) 果期的衛矛科植物標本,並記錄了采集地為(wei) 四川“瓦山”。1913年,植物學家盧森諾和阿爾弗雷德·雷德爾根據威爾遜1908年在四川西部采集的3份果期標本命名為(wei) Euonymus aquifolium發表。
關(guan) 於(yu) 威爾遜在1908年采集尖齒衛矛更具體(ti) 的地理位置,無法通過相關(guan) 文獻查詢和追蹤。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開蒲研究員將歐內(nei) 斯特·亨利·威爾遜出版專(zhuan) 著中所提及名為(wei) “瓦山”的地點追溯到現四川省樂(le) 山市金口河區的一個(ge) 山峰,不少植物學家和愛好者曾試圖在這一地區找到該物種的活體(ti) 居群,但沒有結果。
2021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進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時,在貢嘎山東(dong) 南坡四川省九龍縣的一條峽穀懸崖上發現約15株冬青溝瓣的種群。但科研人員野外觀察到冬青溝瓣的花明顯為(wei) 5基數,有5個(ge) 萼片、5個(ge) 花瓣、5個(ge) 雄蕊,在發育良好的子房中分為(wei) 5室。以上這些形態特征都與(yu) 植物誌記載溝瓣屬4基數的特征不符,而更符合衛矛屬的特征。
為(wei) 了測試利用花特征推斷出的分類地位是否與(yu) 分子數據相符,科研人員通過對冬青溝瓣以及形態上與(yu) 其相近的刺葉溝瓣的樣本進行了分子實驗,結合已發表研究的數據進行了係統發育分析。分子係統樹顯示,冬青溝瓣和置於(yu) 溝瓣屬的4個(ge) 種可以得到一個(ge) 支持率較高的分支,嵌套在衛矛屬中。
由於(yu) 尖齒衛矛是四川特有種,在本次發現之前無任何野生種群信息,在最近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wei) 極度瀕危物種(CR)。科研人員根據新考察到的尖齒衛矛植株數量和生境條件,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22年)紅色名錄的分類和標準,仍將尖齒衛矛被評估為(wei) 極度瀕危物種(CR)。(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