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爭奪白熱化 六家券商躋身“萬名員工”陣營
記者 周尚伃
在證券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各家券商求賢若渴,推出一係列舉(ju) 措吸納優(you) 秀人才。
今年以來,有超千人淨流入證券業(ye) ,目前已有6家券商的從(cong) 業(ye) 人數突破1萬(wan) 人。各主營業(ye) 務線也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分析師、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的從(cong) 業(ye) 者人數呈淨流入態勢,而投資主辦人淨流出幅度超10%。
從(cong) 業(ye) 人員擴張至34.3萬(wan) 人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截至發稿,131家證券公司的從(cong) 業(ye) 人員總數為(wei) 34.3萬(wan) 人,共有1291人淨流入證券業(ye) 。
其中,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國銀河等6家券商的從(cong) 業(ye) 人數均突破1萬(wan) 人。行業(ye) 馬太效應下,頭部券商在不斷擴大業(ye) 務規模的同時,人才“爭(zheng) 奪戰”也愈加白熱化,上述6家券商年內(nei) 從(cong) 業(ye) 人數全部呈淨流入態勢。而“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的從(cong) 業(ye) 人數為(wei) 行業(ye) 內(nei) 最多,已突破1.3萬(wan) 人。
人員淨流入方麵,今年以來已有16家券商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淨流入超過100人。其中,中信建投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淨流入最多,為(wei) 485人;其次是中金公司、中金財富,均淨流入392人;國金證券緊隨其後,淨流入386人。同時,中信證券、中泰證券、華泰證券的從(cong) 業(ye) 人員淨流入也均超200人。
有增就有減,人員淨流出的券商也不在少數。今年以來,有59家券商從(cong) 業(ye) 人員呈淨流出態勢,占比為(wei) 45%。其中,方正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淨流出388人、海通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淨流出328人、今年IPO過會(hui) 的東(dong) 莞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淨流出227人。
事實上,一直以來,證券行業(ye) 人才流動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近年來已有不少公司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調整和優(you) 化,規範人才管理,積極發展高質量金融人才。
投顧突破7萬(wan) 人關(guan) 口
今年以來,在券商各大主營業(ye) 務線中,分析師、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三類業(ye) 務的從(cong) 業(ye) 者人數呈現增長態勢。截至發稿,券商投資顧問人數為(wei) 7.08萬(wan) 人,券商分析師人數為(wei) 3551人,保薦代表人人數為(wei) 7482人,分別與(yu) 2021年12月31日的數據相比增加3.67%、3.56%和1%。
近年來,券商持續加碼投顧業(ye) 務,當前共有20家券商的投資顧問人數超1000人,其中,廣發證券的投資顧問人數已超4000人。不少券商持續加大投資顧問人才的招攬,並設立投資顧問招聘專(zhuan) 場,為(wei) 投資顧問提供專(zhuan) 業(ye) 發展通道,設立專(zhuan) 業(ye) 培訓體(ti) 係,賦能成長計劃等。
“年內(nei) 某券商線上投顧業(ye) 務被處罰以及證監會(hui) 吊銷兩(liang) 家投資谘詢機構相關(guan) 牌照,說明投顧業(ye) 務依然處於(yu) 嚴(yan) 監管態勢。”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表示,未來,將更加考驗券商自身的投顧體(ti) 係能力。
而在超34萬(wan) 人的從(cong) 業(ye) 人員中,券商分析師的人數僅(jin) 為(wei) 3551人,人數占比為(wei) 1%;分析師人數超過100人的券商也僅(jin) 有9家。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ge) 行業(ye) 分析師人才不足的現象較為(wei) 凸顯,主要是由於(yu) 各證券公司的分析師門檻更高,同時競爭(zheng) 也更激烈。”
當前券商研究所“一位難求”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求職者需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今年以來,證券業(ye) 冒用券商或員工名義(yi) 發布虛假實習(xi) 機會(hui) 、“付費內(nei) 推”等騙局中,多起涉及券商分析師崗位,更有“實習(xi) 生冒充研究員招聘實習(xi) 生”。其中,相關(guan) 人員謊稱其為(wei) 某頭部券商經濟研究所分析師,通過微信等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在經過電話麵試後告知對方被錄為(wei) 正式實習(xi) 生,實習(xi) 六個(ge) 月以上可以獲得留用機會(hui) ,並通過微信向對方發送了公司實習(xi) 協議等文件,以假亂(luan) 真。
與(yu) 其他三大主營業(ye) 務相反的是,目前券商投資主辦人數僅(jin) 為(wei) 1039人,與(yu) 2021年12月31日的數據相比減少10.12%,是券商各大主營業(ye) 務線中淨流出幅度最大的。“當前,券商投資主辦人存在一些人員轉向公募、私募,主要是因為(wei) 投資線以業(ye) 績比拚為(wei) 主,所以流動性和淘汰率更高。”陳靂表示。
如今,證券行業(ye) 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而人才則是其中的關(guan) 鍵因素。就在5月27日,第七屆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人才發展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召開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會(hui) 議圍繞研究製定《證券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目標及行動計劃》,交流討論了“健全聲譽激勵約束機製、培養(yang) 專(zhuan) 精忠實人才隊伍”的議題,審議通過了《人才發展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2022年重點工作及分工建議》。
中證協表示,下一步,協會(hui) 人才發展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將致力於(yu) 推動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完善行業(ye) 人才隊伍的聲譽激勵機製,促進行業(ye) 形成崇尚信義(yi) 、忠實責任、專(zhuan) 業(ye) 致勝、聲譽至上的人才發展生態,以打造專(zhuan) 精忠實的人才隊伍推動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同時,6月24日,中證協也將“證券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資格考試”更名為(wei) “證券行業(ye) 專(zhuan) 業(ye) 人員水平評價(jia) 測試”。(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