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這十年·斯人)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民樂響起,“四海同春”

發布時間:2022-07-06 15: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天津7月6日電 題: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wei) :民樂(le) 響起,“四海同春”

  作者 王在禦 石蘊玉

  一曲終了,王宏偉(wei) 對在座僑(qiao) 胞說,“再過幾個(ge) 小時我愛人就要生寶寶了,我再唱完這首就要趕到機場,回國陪她。”台下掌聲雷動。

  那是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wei) 隨國務院僑(qiao) 辦團隊,赴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參加“四海同春”演出。妻子將近臨(lin) 盆的他,得到現場觀眾(zhong) 最深的理解與(yu) 祝福。

  從(cong) 2009年國務院僑(qiao) 辦開展“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以來,王宏偉(wei) 幾乎未缺席該活動。足跡遍布非洲、東(dong) 南亞(ya) 、北美和歐洲,為(wei) 各地僑(qiao) 胞演繹極具家鄉(xiang) 特色的歌曲。

  “那些身在異國他鄉(xiang) 、遠離故土的僑(qiao) 胞們(men) ,每次演唱結束都會(hui) 要求我返場,多唱幾首民歌,以解鄉(xiang) 愁。”生於(yu) 新疆的王宏偉(wei) ,多年來浸染於(yu) 中國西部的廣袤,將對土地的熱忱通過《西部放歌》等佳作傳(chuan) 遞。

  “其實音樂(le) 這個(ge) 東(dong) 西很微妙,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就可以傳(chuan) 遞情感。”王宏偉(wei) 回憶說,有一年他和團隊在柏林愛樂(le) 音樂(le) 廳裏排練,當樂(le) 器響起的時候,其他樂(le) 團都停止了排練,趕過來詢問是什麽(me) 樂(le) 器演奏的。得知是中國維吾爾族傳(chuan) 統樂(le) 器艾捷克,西方古典音樂(le) 家們(men) 連連讚歎此樂(le) 器音色太有感覺了。

  在僑(qiao) 胞們(men) 的不懈努力下,中國民樂(le) 在馬德裏的廣場、美國林肯中心、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維也納金色大廳等地接連奏響。海外演出近20載,王宏偉(wei) 也體(ti) 會(hui) 到中國音樂(le) 家國際地位的變化。

  “近幾年,當地接待方越來越重視中國音樂(le) 家的演出,安排最高級的禮遇接待我們(men) 。有一年春天在西班牙,演出時下起非常大的雪,馬德裏市長、國會(hui) 議員還有很多政要就在大雪裏看完了這場演出。”王宏偉(wei) 認為(wei) ,這與(yu) 中國民族自信和綜合國力提升息息相關(guan) 。

  幾十年過去,滄海變桑田。不變的,是海外僑(qiao) 胞對家鄉(xiang) 、對故土深深的眷戀與(yu) 懷念。“身在異國他鄉(xiang) 、遠離故土的僑(qiao) 胞們(men) ,有些在年少時離開祖國,如今也大多身為(wei) 父母,他們(men) 對祖國的思念是自然融於(yu) 血脈的,而民歌隻是將這種刻在骨血中的家鄉(xiang) 情激活並引起了共鳴。”

  “中國民歌是活著的文化古董,是有溫度的編年史。”身為(wei) 天津音樂(le) 學院副院長的王宏偉(wei) 表示,民歌之所以能傳(chuan) 唱至今,是因為(wei) 民族文化魅力在人民的土壤中不斷生根發芽、代代相傳(chuan) 。“當代中國音樂(le) 教育,學生們(men) 不應隻有技法,還要有文化傳(chuan) 承的時代使命。”

  采訪近尾聲,王宏偉(wei) 清唱了幾句《兒(er) 行千裏》,“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才理解兒(er) 行千裏母擔憂”。他說,這首歌僑(qiao) 胞特別愛聽,每當唱到這段的時候,場下很多僑(qiao) 胞都會(hui) 潸然淚下,因為(wei) 有的僑(qiao) 胞自己就是母親(qin) ,有的則離開母親(qin) 多年。

  “是悲傷(shang) 還是熱情都能夠在音樂(le) 裏感受到。它超過了文字、圖形的表達,更能直擊人們(men) 的心靈。”王宏偉(wei) 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