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市場在審IPO項目超千個 券商從三方麵入手提升發行人“可投性”

發布時間:2022-07-07 14:28: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記者 昌校宇

  券商在服務實體(ti) 經濟方麵,表現積極踴躍。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7月6日,A股市場在審IPO企業(ye) 共1050家(包含北交所上市審核項目),涉及保薦券商74家。

  廣發證券投行委認為(wei) ,在資本市場支持實體(ti) 經濟作用不斷擴大、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直接融資供需兩(liang) 旺背景下,券商投行更加重視專(zhuan) 業(ye) 能力建設,從(cong) 拓寬服務廣度和深度、提升服務質量入手,力求保薦業(ye) 務切合服務實體(ti) 經濟發展需要。

  IPO項目向頭部券商集中

  展現較強規模效應

  進一步梳理發現,IPO項目向頭部券商集中趨勢較為(wei) 明顯。按目前IPO在審項目1050個(ge) 和涉及保薦券商74家計算,平均每家券商保薦項目14個(ge) ;項目數量最多的5家券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民生證券和海通證券)共保薦405個(ge) 項目,占全部項目的38.57%,平均每家券商保薦項目81個(ge) ;前10家券商共保薦622個(ge) 項目,占全部項目的59.24%,平均每家券商保薦項目62個(ge) 。

  中信建投證券投行委委員、股權資本市場部行政負責人、董事總經理陳友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體(ti) 來看,A股市場IPO項目供給量充足,頭部券商包攬市場上大部分IPO項目,且平均保薦項目數量遠高於(yu) 市場整體(ti) 平均水平。

  “得益於(yu) 注冊(ce) 製改革的持續深入,A股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實體(ti) 經濟的水平不斷提升,券商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勢頭也更加積極踴躍。”陳友新進一步稱,尤其是頭部券商,在保薦項目數量、項目質量和項目經驗等方麵,均展現出較強的規模效應和頭部效應。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些年,保薦IPO項目數量包含或超過5個(ge) 的券商占全市場比重超六成,而保薦項目融資,實質上就是將儲(chu) 蓄轉化為(wei) 投資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有效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主要途徑之一。”

  投行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

  能跟上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7490名保薦代表人。其中,水平評價(jia) 測試達到基本要求且無不良誠信信息的有7233名,無不良誠信信息但水平評價(jia) 測試未達基本要求的有23名,水平評價(jia) 測試達到基本要求但有不良誠信信息的為(wei) 234名。這234名保薦代表人中,2名違反法律法規、139名違反監管規定、69名違反自律規則、23名違反公司製度、1名是其他原因。此外,上述7233名保薦代表人中,保薦項目數量包含或超過3個(ge) 的有1899名。

  “保薦代表人數量足以覆蓋在審項目。”陳友新分析稱,一方麵,按目前IPO在審項目1050個(ge) 和全市場保薦代表人7490名計算,平均每個(ge) 項目可分配的保薦代表人數量超7人,足以覆蓋每個(ge) IPO項目配置2位保薦代表人的需求。另一方麵,據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於(yu) 2020年底發布的《證券公司保薦業(ye) 務規則》要求,未通過保代考試但滿足相關(guan) 條件的,也可以申請注冊(ce) 成為(wei) 保薦代表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yu) 保薦代表人數量的進一步增加。

  前述投行人士也認為(wei) ,“一般每個(ge) 保薦項目的核心骨幹人員為(wei) 3人至5人,根據正在推進IPO項目數量來看,投行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能滿足市場需求。”

  同時,隨著注冊(ce) 製改革穩步推進,上市公司質量“關(guan) 口”前移,保薦機構必須承擔更多責任。

  廣發證券投行委認為(wei) ,目前,投行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不是投行專(zhuan) 業(ye) 能力建設的主要瓶頸,注冊(ce) 製背景下,加強券商投行能力建設更重要的是提升投行從(cong) 業(ye) 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服務水平,要著力提高投行人員對產(chan) 業(ye) 的研究和認知,結合行業(ye) 、業(ye) 務、財務、法律合規、管理團隊等綜合判斷企業(ye) 的長期投資價(jia) 值,提高企業(ye) 價(jia) 值發現和估值定價(jia) 能力,同時持續壓實作為(wei) 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責任和擔當能力。此外,在引進最新科技手段、提高作業(ye) 效率和內(nei) 部控製保障程度方麵,投行業(ye) 界也普遍做了很多積極探索。

  發現優(you) 質企業(ye)

  注重發行人“可投性”

  針對接下來進一步提高保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服務實體(ti) 經濟,廣發證券投行委認為(wei) ,注冊(ce) 製下,對於(yu) 擔當“看門人”角色的券商投行而言,首要任務是發現符合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優(you) 質企業(ye) ,幫助其規範公司治理,發掘其投資價(jia) 值並督促如實披露。投行須既能守住合規底線,保證發行人在財務、合規、信息披露方麵符合發行上市條件,也要從(cong) 投資者角度出發,關(guan) 注公司長期投資價(jia) 值,注重發行人的“可投性”。

  陳友新則建議,券商可重點做好三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嚴(yan) 把入口關(guan) ,提高項目質量。券商投行立項端要深挖行業(ye) 優(you) 質標的,基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去發現客戶、培育客戶,為(wei) 市場引入源頭活水,在做好保薦與(yu) 承銷工作的同時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二是堅持高質量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的質量在充分市場化的注冊(ce) 製中至關(guan) 重要,充分且如實的信息披露才能使投資者充分了解企業(ye) 內(nei) 部信息,減少信息不對稱,提升市場有效性。券商投行應對企業(ye) 的信息披露承擔把關(guan) 責任,著力提升招股書(shu) 披露質量,重視風險揭示的信息披露、聚焦主營業(ye) 務及重點項目、確保披露內(nei) 容邏輯清晰,真實、準確、完整傳(chuan) 達發行人信息,強化對擬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三是不斷提高從(cong) 業(ye) 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水平。投行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是業(ye) 務質量和投資者利益的基本保證,注冊(ce) 製改革對券商投行的保薦能力、定價(jia) 能力、銷售能力、研究能力、投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應當不斷完善投行員工招聘和培訓體(ti) 係,並通過內(nei) 部培訓課程、專(zhuan) 家經驗分享、搭建知識庫等途徑,強化業(ye) 務人員執業(ye) 能力,保證盡職調查充分、到位,估值定價(jia) 專(zhuan) 業(ye) 、公允,信息披露準確、到位,市場推介有效、充分,在全麵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專(zhuan) 業(ye) 的水準更好地服務於(yu) 市場各方參與(yu) 者。(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