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田管進行時:提單產、保豐收 我國秋糧長勢總體正常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李棟)小暑已至,萬(wan) 物蓬勃。眼下,各地多措並舉(ju) 抓夏管,確保秋糧在拔節期順利生長。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秋糧作物長勢總體(ti) 正常。
夏管的高效離不開“科技範”。“植保無人機一次可以有效載荷30公斤生物製劑,能自主規劃航線,操作起來很簡單,一天作業(ye) 麵積超300畝(mu) 。”在貴州仁懷市的一高粱基地裏,村裏的農(nong) 機手夏燕指著盤旋在空中的無人機介紹,“無人機不僅(jin) 減少了人員在田間穿梭造成的踩踏損壞,還能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費用。”
“2022年仁懷市農(nong) 業(ye) 機械投入設備達16萬(wan) 台套,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達47%。”仁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技術綜合服務站助理農(nong) 藝師徐立表示,通過培訓,機械化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效率,為(wei) 當地農(nong) 業(ye) 現代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夏管時節,做好田間管護確保秋季增產(chan) 增收,就要打贏“穩糧增豆”攻堅戰。“間作種植,玉米不減產(chan) ,還多種了一季大豆,能增加不少收入。”河北省邯鄲市種糧大戶餘(yu) 明健站在玉米地裏,仔細查看著油綠發亮的大豆苗和玉米苗。
推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能實現“同一塊地大豆、玉米共生,一季雙收”。同時,充分發揮大豆固氮養(yang) 地作用,改善土壤條件,達到節本增產(chan) 、農(nong) 戶增收的多重效果。“大豆玉米複種新模式,一台免耕播種機,可一次性播種、精量施肥,一趟下來就完成了多個(ge) 步驟,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當地農(nong) 技人員介紹。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目前,東(dong) 北、西北地區春玉米大部處於(yu) 拔節至喇叭口期,中稻大部處於(yu) 分蘖至拔節期,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處於(yu) 出苗生長期,秋糧作物長勢總體(ti) 正常。
“我國地域遼闊,農(nong) 作物栽培和選種等技藝具有多樣性,要通過加強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加強集成配套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ti) 係研究。探索適合不同作物、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模式,推動建立健全區域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糧食機械化生產(chan) 體(ti) 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總站信息處副處長朱禮好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