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回望三星堆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合璧”瞬間:“終於有跨坑拚對文物出現”

發布時間:2022-07-12 14: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7月12日電 題:專(zhuan) 家回望三星堆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合璧”瞬間:“終於(yu) 有跨坑拚對文物出現”

  記者 嶽依桐 賀劭清

  “鳥足曲身頂尊神像拚對成功的那一瞬間,我第一時間的想法是:終於(yu) 有跨坑拚對的文物出現了!”回憶起8號祭祀坑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yu) 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在“分離”3000年後終於(yu) “合體(ti) ”時的場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仍難掩激動之情。

  作為(wei) 國寶級青銅重器,這件形製精美的鳥足曲身頂尊神像一經公布,便引發廣泛關(guan) 注。記者在三星堆文物保護中心看到,“合體(ti) ”而成的這件鳥足曲身頂尊神像,頭頂尊、手撐罍、腳踏鳥,身體(ti) 向後翻起,完成了一個(ge) 高難度“動作”。這件器物靜靜躺在工作台上,雖然拚對的地方還未進行粘接,但肉眼可見,斷茬口的吻合度非常高。

  那麽(me) ,這件器物“合體(ti) ”背後有何故事?冉宏林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回憶,去年年中,三星堆遺址8號祭祀坑西北角露出了一件銅器,由於(yu) 形製前所未見,引發考古工作者的關(guan) 注。隨著器物上覆蓋的象牙逐漸提取出坑後,這件神秘銅器的全貌逐漸露出。

  “一個(ge) 曲身的、戴著麵具的青銅人像頭頂一件觚形尊,其動作複雜像是在耍雜技。完全超出大家的想象。”冉宏林告訴記者,出土時,銅人像的下半身缺失,自然引發了考古工作者的思考:能否在其他坑內(nei) 找到缺失的部分?“我們(men) 在新發現6個(ge) 祭祀坑內(nei) 尋找未果後,便將目光轉向了1986年發掘的1號、2號祭祀坑出土文物中。沒想到就和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拚對成功了,非常激動,對我而言是十分難忘的記憶。”

  “跨坑拚對器物的出現並非巧合,在3號至8號祭祀坑發掘前,通過對1號、2號祭祀坑出土器物的研究,我就有這個(ge) 猜測。”冉宏林告訴記者,比如1號祭祀坑出土了金麵罩,卻並未發現能夠與(yu) 之扣合的青銅人頭像,但在2號祭祀坑內(nei) 卻發現很多類似的器物,同時還發現了戴著金麵罩的青銅人頭像。在這種前期認識的基礎上,考古工作者潛意識都認為(wei) 存在器物跨坑拚對的可能性。

  在冉宏林看來,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在充分體(ti) 現了古蜀人豐(feng) 富想象力和天馬行空創造力的同時,也展現出他們(men) 在鑄造器物時,對結構穩定性的把握,令人欽佩。“盡管這尊神像造型奇特,但不論是人像本身的造型,還是人像頭頂的觚形尊,雙手所撐的罍等,它們(men) 整體(ti) 中軸線基本吻合,器物本身就能形成相對穩定的狀態,無需外力支撐。”

  冉宏林表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的成功“合璧”,最重要的意義(yi) 是為(wei) 三星堆遺址祭祀坑考古研究、文物修複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星堆祭祀坑的許多器物有可能是‘一家子’,待文物的清理保護工作結束後,我們(men) 將會(hui) 繼續嚐試跨坑拚對工作,未來還有哪些器物能夠成功‘合體(ti) ’?我已經開始期待與(yu) 它們(men) 相見。”(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