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格力電器與奧克斯訴訟背後:相關專利技術易模仿且成本低

發布時間:2022-07-14 16:18: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賈 麗(li)

  一場訴訟大戰的新動向,讓兩(liang) 大家電巨頭——格力電器與(yu) 奧克斯再次站到聚光燈下。

  近日,奧克斯向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自願撤回起訴”的申請並獲法院準許。這起耗時近三年,相關(guan) 侵權訴訟標的額合計達到8000萬(wan) 元的奧克斯起訴格力電器“壓縮機專(zhuan) 利”侵權一案有了結局。

  7月13日,格力電器相關(guan) 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奧克斯撤訴是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昌中院’)委托了第三方司法鑒定並出具鑒定書(shu) 之後的自主行為(wei) ,並非(與(yu) 格力電器)協調溝通結果。”

  奧克斯方麵則表示,對該事件需要了解一下再回複。

  多次交鋒後為(wei) 何主動撤訴?

  雙方的恩怨要追溯到2018年。當年12月4日,奧克斯從(cong) 東(dong) 芝開利公司購買(mai) 了一件壓縮機專(zhuan) 利。2019年1月25日,奧克斯以侵害發明專(zhuan) 利為(wei) 由在寧波中院對格力電器進行起訴,並在同年10月14日又在南昌中院再次起訴格力電器侵權,兩(liang) 項訴訟共計索賠2.7億(yi) 元。

  2021年12月5日,寧波中院判決(jue) 格力電器侵權成立,判賠金額高達1.66億(yi) 元。當月,格力電器就該案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格力電器內(nei) 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還在等待判決(jue) 結果。”

  而結局未定,奧克斯在南昌中院“悄悄”撤訴的消息便傳(chuan) 出。根據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兩(liang) 份民事裁定書(shu) ,準許奧克斯撤銷對格力電器、江西蘇寧易購的侵權訴訟。兩(liang) 件侵權訴訟標的額達8000萬(wan) 元。奧克斯向該法院申請撤回訴訟的時間為(wei) 6月24日,雖然訴訟已經撤回,但奧克斯依舊為(wei) 此承擔了12.09萬(wan) 元的受理費用。

  據了解,這已是2012年至今,奧克斯第四次撤銷對格力電器的訴訟,起訴理由涉及產(chan) 品及專(zhuan) 利侵權等,而涉案專(zhuan) 利大部分被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宣告無效。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多次公開指責奧克斯抄襲格力專(zhuan) 利。另外,2019年6月份,格力電器曾公開舉(ju) 報奧克斯生產(chan) 的部分型號空調產(chan) 品能效虛標、虛假宣傳(chuan) 等,轟動一時。此後,兩(liang) 家公司的法律訴訟案件便不斷發生。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奧克斯已累計被判賠償(chang) 格力電器約5000萬(wan) 元,而格力電器因專(zhuan) 利侵權被判賠償(chang) 奧克斯約1.66億(yi) 元,也被業(ye) 內(nei) 視為(wei) 是奧克斯的“反擊”。

  此次,奧克斯突然“悄悄”撤回起訴還是讓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感到意外。對於(yu) 奧克斯撤訴原因,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專(zhuan) 利律師王柱認為(wei) ,部分涉案專(zhuan) 利曾被中國製冷學會(hui) 的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判定為(wei) 無效,奧克斯或從(cong) 證據等方麵判斷敗訴的可能性較大,故而撤訴。另外,專(zhuan) 利訴訟存在取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奧克斯與(yu) 格力電器的同一案由的其他訴訟還在進行,奧克斯此舉(ju) 可避免精力和資源的持續損耗。

  訴訟大戰為(wei) 何此起彼伏?

  格力電器與(yu) 奧克斯的糾紛在家電業(ye) 並非個(ge) 例。格力電器與(yu) 美的集團也曾多次對簿公堂。據梳理,自2008年以來,雙方圍繞技術專(zhuan) 利、商標等發起的互訴案超10餘(yu) 件,聚焦知識產(chan) 權侵權,累計索賠金額超億(yi) 元。對此,格力電器方麵也予以證實。美的集團首席知識產(chan) 權顧問郭振鵬曾表示,近十年裏,家電行業(ye) 在中國發生的專(zhuan) 利訴訟超過300起。而近日,海信視像訴TCL商業(ye) 詆毀案也迎來最高人民法院終槌裁定。

  近年來家電業(ye) 專(zhuan) 利訴訟高發,王柱認為(wei) ,主要有以下原因:家電領域專(zhuan) 利保護範疇大多涉及外觀、結構等技術,易於(yu) 模仿;家電製造企業(ye) 普遍采用OEM、ODM方式,眾(zhong) 多品牌方無自主生產(chan) 線而進行委托代工,侵權方侵權相對較容易、成本較低,企業(ye) 侵權判賠額度也有待提升;大公司創新力增強,但行業(ye) 同質化依舊嚴(yan) 重。

  從(cong) 類型上來看,家電企業(ye) 的訴訟一般涉及專(zhuan) 利技術、商標及不正當競爭(zheng) 等幾個(ge) 方麵。中國家用電器商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秘書(shu) 長張劍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折射出家電企業(ye) 對專(zhuan) 利技術、品牌形象等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同時,企業(ye) 差異化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市場競爭(zheng) 環境惡化。”

  家電行業(ye) 競爭(zheng) 越發激烈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提醒,企業(ye) 要勇於(yu) 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引入專(zhuan) 業(ye) 團隊,構建全球化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為(wei) 技術創新和行業(ye) 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法律訴訟已經成為(wei) 成熟企業(ye) 維權的常規措施,但同時也需警惕一些企業(ye) 濫用,將其變成打擊競爭(zheng) 對手、索取賠償(chang) 費用的惡意手段。“從(cong) 長遠來看,家電企業(ye) 要樹立正確的發展價(jia) 值觀,讓創新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的主旋律,而不是依靠惡意不正當競爭(zheng) 獲得局部或者階段性優(you) 勢。”(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