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突出文化元素 更添“文藝範”
老舊小區改造突出文化元素【應居民所求 小區更添“文藝範”】
武漢晚報訊(記者冷靖華 通訊員馮(feng) 超)百米長的“鸚鵡洲頭”主題文化牆,沿著小區入口一路向內(nei) 延伸;文化牆旁,是居民自發栽種的綠植林蔭小道;蜿蜒的時光長廊呈弧形圍著休閑廣場。7月25日,本報記者探訪漢陽區洲頭街道倒口西村二院小區的老舊改造情況時,居民李春英感慨地說:“真好,現在走進小區就像走進了公園一樣。”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說的就是我們(men) 這裏了。”洲頭街道洲頭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向婷介紹,倒口西村二院小區建成於(yu) 1992年,共有8棟樓、30個(ge) 單元、502戶居民。“漢陽是有文化的,我們(men) 小區也要改出‘文化味’。”家住7棟3單元1樓的老居民李春英回憶,“小區原是個(ge) 老泥塘,住這裏的不少老人都是附近的漁民、菜農(nong) ,大家對‘鸚鵡洲頭’文化有感情。”
多次參加調研會(hui) 的居民代表鄭天立告訴記者,2021年,倒口西村二院小區被納入漢陽區老舊小區改造範圍,社區請居民代表跟社區黨(dang) 委一起商量怎麽(me) 設計、怎麽(me) 改。“一定要加入‘鸚鵡洲頭’文化元素的呼聲,在多次居民民意調研會(hui) 上顯得最為(wei) 突出。”
2021年5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正式進場施工,今年3月小區改造完工。
“走進小區就感受到文化風味,心情特別舒暢。”李春英介紹,原來進門處是一排石灰土牆,改造成洲頭文化背景牆後,吸引了住在附近的很多年輕居民來這裏拍照打卡;一樓居民配合文化牆的風格,還將自家的綠植花園挪過來,讓這條路更添“文藝範”。
漢陽區老舊小區改造專(zhuan) 班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漢陽區的老舊改造中既注重解決(jue) 居民的問題訴求,也充分考慮到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針對各小區的特點,分別突出不同的文化主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