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內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

發布時間:2022-07-27 10:5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王 寧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jia) 格波動加劇,實體(ti) 企業(ye)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對價(jia) 格風險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近日,2022年“大商所企風計劃”已完成首次評審;截至上半年,已有133家企業(ye) 完成168項目備案,項目數量較同期增長68%;其中,有27家企業(ye) 申報的30個(ge) 項目順利完成驗收。

  記者發現,今年備案項目緊貼企業(ye) 日常采購、庫存和銷售環節,結合企業(ye) 經營特點、基差走勢及波動率等因素,針對性地為(wei) 企業(ye) 提供靈活的套保工具和方案,整體(ti) 風險管理效果較好,在探索期現結合助力企業(ye) 風險管理、服務保供穩價(jia) 大局方麵積累了經驗。今年參與(yu) 備案的企業(ye) 包括了多家上市公司,例如中糧家佳康和道恩股份等。

  大商所相關(guan) 業(ye) 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一大亮點是新增期貨項目,將服務範圍拓展至大商所已上市的全部期貨、期權品種,以此著力引導產(chan) 業(ye) 企業(ye) 直接參與(yu) 期貨、更加高效地開展風險管理,鼓勵期貨公司為(wei) 企業(ye) 設計更加靈活多樣的產(chan) 品策略。”

  在今年申報結項的項目中,既有多家加工類上市企業(ye) 通過買(mai) 入期貨、期權套保以鎖定采購成本,也有貿易型企業(ye) 進行現貨庫存保值,還有中江石化、德康農(nong) 牧等生產(chan) 型企業(ye) 在與(yu) 下遊簽訂銷售合同,同時進行直接賣出期貨或買(mai) 入看跌期權套保,提前鎖定銷售利潤。整體(ti) 來看,不同類型的風險管理需求能夠在“大商所企風計劃”中找到對應項目並獲得支持,助力企業(ye) 在越發嚴(yan) 峻的環境下改善經營情況。

  據介紹,首批提出結項申請的31家企業(ye) 中,29家企業(ye) 為(wei) 首次參與(yu) ,占比達94%;首次開立期貨賬戶的企業(ye) 13家,占比42%,首次開展期貨交易的企業(ye) 16家,占比52%;按經營規模看,參與(yu) 項目的中小微企業(ye) 占比71%;首次結項的企業(ye) 中有5家全新建立了開展套保業(ye) 務的製度,進一步優(you) 化了企業(ye) 風險管理的內(nei) 部建設。(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