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北青縣中古紅木文化小鎮:大運河畔紅木飄香
中新網滄州8月1日電(記者 李曉偉(wei) )走進位於(yu) 大運河畔的河北青縣中古紅木文化小鎮,白牆黛瓦,一片古色古香。
青縣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紅木古典家具生產(chan) 基地。多年來,當地以紅木文化為(wei) 引領,大力發展紅木古典家具產(chan) 業(ye) ,還興(xing) 建了中古紅木文化小鎮,帶動周邊紅木企業(ye) 從(cong) 七八百家發展至近4000家,初步形成龐大的產(chan) 業(ye) 集群。
在小鎮上的大運河紅木文化館裏,滄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京梳子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董良正在創作中。幾年前,他離開北京回鄉(xiang) 創業(ye) ,入駐中古紅木文化小鎮,開始致力於(yu) 將運河文化與(yu) 紅木文化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
2019年,董良創作名為(wei) “母恩”的紅木梳子,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上獲文創家居類別一等獎。隨後又創作了全長1794厘米的“大運梳”,這把梳子集榫卯、鑲嵌、浮雕、金漆等工藝於(yu) 一身,代表著青縣紅木文創產(chan) 品創作的新高峰。
紅木文化是青縣地域特征最為(wei) 鮮明的地方文化之一,因曆史上紅木原料隨漕運而來,又被稱為(wei) “大運河上漂來的文化”。青縣紅木文化曆經600餘(yu) 年無斷代傳(chuan) 承,形成了“傳(chuan) 承精髓,精品精作,精益求精”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並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產(chan) 生了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三大作工之一的“京作”工藝。
依托這一背景,青縣紅木家具產(chan) 業(ye) 逐漸興(xing) 起,企業(ye) 群體(ti) 不斷壯大。為(wei) 引領提升企業(ye) 、產(chan) 品文化內(nei) 涵,聚集青縣紅木的影響力、知名度,當地規劃建設了中古紅木文化小鎮。
如今的中古紅木文化小鎮,大運河紅木文化館、沿街精品展館、濱水古玩一條街、標準化生產(chan) 車間、紅木文化城等已建成投用。目前,小鎮已吸引了百餘(yu) 家知名企業(ye) 簽約,其中既有優(you) 秀的本地企業(ye) ,也有北京太和木作等一批全國領軍(jun) 企業(ye) 。
“以往企業(ye) 都是單打獨鬥,入駐中古紅木文化小鎮後,有了更為(wei) 廣闊的平台。”當地一家紅木家具企業(ye) 負責人郭凱華說,近年來,青縣紅木產(chan) 業(ye) 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ye) 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小鎮的開發建設不僅(jin) 帶動周邊企業(ye) 的發展,而且帶動了周邊農(nong) 民增收致富。紅木文化研究者、青縣中古紅木文化小鎮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曉海說,流河鎮現有約3.4萬(wan) 人口,其中從(cong) 事紅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人口就有半數以上,成為(wei) 給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談到小鎮的未來,王曉海說,青縣紅木文化是“活的文化”,在傳(chuan) 承傳(chuan) 統製作技藝的基礎上,當地正持續深入挖掘紅木文化的內(nei) 涵。目前,小鎮已引進清華美院、中國美院、河北美院等多個(ge) 國內(nei) 設計團隊,將不斷為(wei) 紅木產(chan) 業(ye) 持續注入新的生命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