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究竟是什麽,讓鄉村孩子愛上閱讀

發布時間:2022-08-04 11:1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陳年年(化名)從(cong) 最初的害羞內(nei) 向變得自信開朗,從(cong) 繪本劇《小紅帽》的小舞台走向福建省少兒(er) 歌唱比賽的大舞台,2021年獲得省賽雙金獎。

  這樣的改變,源於(yu) “小眼睛 大世界”鄉(xiang) 村兒(er) 童繪本閱讀誌願服務項目。

  作為(wei) 項目發起人之一的何露說,看到孩子們(men) 的改變,她很欣慰。當時建立誌願團隊推廣繪本是源於(yu) 愛,他們(men) 一直在做一件“以愛為(wei) 起點”的美好事情。

  以愛為(wei) 起點,讓繪本“治愈”更多孩子

  福建工程學院教師、項目發起人肖曉琴既是母親(qin) ,也是一名大學思政老師。因為(wei) 女兒(er) 接觸了繪本,感受到繪本的美好。2016年,她召集幾名繪本發燒友,化身為(wei) 故事媽媽小隊,在社區自發做起繪本公益分享活動。經過口口相傳(chuan) ,繪本活動在社區家庭很受歡迎,活動一經發布,報名的名額立馬被搶空。

  這項誌願服務很快吸引了有流動兒(er) 童經曆的福建工程學院學生黃君婷的注意。因為(wei) 感受到繪本的治愈力量,她便帶領學校海西公益大學生聯盟的同學一起參與(yu) 。

  何露曾是“蛋奶工程”與(yu) “免費午餐”等公益項目的受益者,感恩於(yu) 這份公益力量的幫扶,也想力所能及地回饋社會(hui) 。2018年,何露從(cong) 山區到福建求學,作為(wei) 誌願者參與(yu) 了來自同一學校同專(zhuan) 業(ye) 同學黃君婷組織的社區誌願服務活動。首次接觸繪本《我是彩虹魚》後決(jue) 定要做一隻懂得“給予”的彩虹魚,於(yu) 是,她成了這支隊伍裏一名固定的誌願者。

  在諸多活動中,何露印象最深的是給服刑子女開展繪本公益閱讀。她清晰地記得那天分享的是關(guan) 於(yu) 勇氣題材的一本洞洞繪本。活動剛開始,小朋友非常不配合,怕生、警惕、哭鬧不止,在故事與(yu) 誌願者的安撫下,孩子們(men) 開始積極互動,紛紛伸出小手,念起了“魔法口訣”。這種高漲的興(xing) 致與(yu) 開場時的哭鬧形成鮮明對比。

  分享結束後,全場哭鬧最厲害的小女孩樂(le) 樂(le) (化名)在捐贈的繪本中挑選了《萵苣姑娘》,踉踉蹌蹌地跑過來,依偎在何露懷裏說:“我想姐姐給我講這一本故事。”她認真地聽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何露,摸了摸何露及腰的長發說,“萵苣姑娘的頭發有姐姐的頭發這麽(me) 長嗎,我也給姐姐梳好看的辮子吧。”說完便掏出一根小皮筋,用稚嫩的手指梳理著何露的發絲(si) 。

  那一刻,何露是被孩子們(men) 信任的,她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來自孩子的溫暖,收獲了“給予”的快樂(le) 。

  “在長期陪伴式閱讀的影響下,孩子們(men) 沒有了不該屬於(yu) 快樂(le) 童年的警惕與(yu) 不安。”何露說,小小的繪本不僅(jin) 拉近了誌願者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讓她感受到繪本閱讀服務對鄉(xiang) 村兒(er) 童的意義(yi) 與(yu) 價(jia) 值。

  把專(zhuan) 業(ye) 的繪本課程帶到村裏

  最初,誌願服務隊深入鄉(xiang) 村調研發現,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環境主要存在閱讀資源差、缺乏閱讀引導人以及兒(er) 童閱讀興(xing) 趣低三大問題。

  如何解決(jue) 這三大難題,持續化運作公益項目?

  何露陷入思索,社會(hui) 創業(ye) 是她的專(zhuan) 業(ye) 必修課,受到課程內(nei) 容的啟發,結合專(zhuan) 業(ye) 老師的指導意見後,她便和學姐黃君婷一起打磨項目,摸索出“一體(ti) 兩(liang) 翼”的服務方案,有了這套模式的指導,通過標準化複製,將繪本與(yu) 繪本閱讀服務帶進了鄉(xiang) 村。

  “一體(ti) ”指多元繪本課程包。根據兒(er) 童身心發展情況,研發出3個(ge) 年齡段,包括黨(dang) 史教育、自然與(yu) 環保、傳(chuan) 統文化等10大主題教育繪本課程包,引導兒(er) 童讀好書(shu) 。

  “兩(liang) 翼”是指培育繪本閱讀推廣人和建立服務點。通過“滿天星計劃”“書(shu) 送希望閱享未來”等項目建立服務點,捐贈大量優(you) 質繪本,解決(jue) 鄉(xiang) 村兒(er) 童缺乏優(you) 質繪本資源的問題;通過“百園千師工程”等項目,對鄉(xiang) 村幼兒(er) 教師進行梯隊化培訓,賦能鄉(xiang) 村一線繪本閱讀推廣人,解決(jue) 鄉(xiang) 村兒(er) 童缺乏繪本閱讀引導人的問題。

  “我們(men) 有繪本專(zhuan) 家的指導與(yu) 培訓,有各類學科背景與(yu) 特長的大學生繪本愛好者的創意可持續研發繪本課程包產(chan) 品。”何露介紹說,根據兒(er) 童身心發展特點打造趣味課程包,才能提升兒(er) 童閱讀興(xing) 趣,引導他們(men) 養(yang) 成良好的閱讀習(xi) 慣。

  除此之外,誌願隊還創新了4D立體(ti) 教學方法,通過“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繪繪本”將教學法與(yu) 繪本結合引導兒(er) 童多感官投入,協助孩子們(men) 自主繪製繪本,幫助他們(men) 表達情感、豐(feng) 富體(ti) 驗、愛上閱讀。

  經過4年多的鄉(xiang) 村教育扶貧誌願服務實踐探索,福建工程學院誌願服務團隊於(yu) 2020年1月在福建省民政廳的支持下,注冊(ce) 成立福建省首家專(zhuan) 注鄉(xiang) 村留守兒(er) 童早期閱讀、公益輸出兒(er) 童繪本教育課程的助學機構——福建省小眼睛助學服務中心,廣募誌願者,壯大誌願者隊伍,通過標準化、規範化管理及分級分階段賦能,構建起較為(wei) 龐大的繪本閱讀服務誌願者網絡體(ti) 係,實現團隊建設和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何露坦言,因為(wei) 沒有建立信任以及存在語言溝通問題,在前期推廣和對接鄉(xiang) 村服務點過程中處處受阻,學校老師和校友們(men) 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在福建工程學院團委的支持下,麵向全校招募福建各地市誌願者,語言溝通問題得以解決(jue) 。

  “國內(nei) 外多家權威機構長期研究得出繪本是最適合兒(er) 童閱讀的讀物,以圖書(shu) 為(wei) 媒介,以閱讀為(wei) 紐帶是助力兒(er) 童早期多元智能發展最可行、有效的辦法。”何露說,在鄉(xiang) 村兒(er) 童生活空間、環境狹窄,視野的開闊性、廣泛性受到很大局限的情況下,他們(men) 會(hui) 盡可能地讓孩子們(men) 了解不能直接接觸的新鮮事物,滿足他們(men) 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誌願者們(men) 平時也會(hui) 帶領著小朋友們(men) 一起表演繪本內(nei) 容的舞台劇,培養(yang) 小朋友們(men) 的動手實踐能力,為(wei) 他們(men) 的童年帶來無限快樂(le) 。

  2016年以來,誌願隊先後奔赴古田、華安、閩清、霞浦、閩侯、漳浦等地建立鄉(xiang) 村兒(er) 童早期閱讀服務點,開展“城鄉(xiang) 社區親(qin) 子閱讀一小時”“書(shu) 送希望 閱享未來——鄉(xiang) 村兒(er) 童早期閱讀”等項目,提供300多場繪本閱讀公益課,對接服務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和小學160多所,受益人數達2萬(wan) 多人。

  6年來,“小眼睛 大世界”鄉(xiang) 村兒(er) 童繪本閱讀誌願服務團隊服務兒(er) 童17萬(wan) 人次,捐贈4萬(wan) 多冊(ce) 優(you) 質繪本,服務總時長達110多萬(wan) 小時,服務覆蓋18省320縣區,培訓鄉(xiang) 村教師353名,累計參與(yu) 誌願者7730人次。

  “小眼睛助學中心給孩子們(men) 帶來了不一樣的故事,繪本並不是照字讀書(shu) ,而是讓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充分發揮想象力,書(shu) 本和活動結合,更能提高孩子對書(shu) 本的興(xing) 趣,促進親(qin) 子交流,讓孩子愛上閱讀,更好地認識世界。”龍岩市連城縣姚坊光彩圖書(shu) 館副館長劉海虹說。

  “隻有熱愛,才能堅持,愛故事才能把故事講到聽眾(zhong) 心坎上。”福州市最美鄉(xiang) 村閱讀推廣人張秀明說,他們(men) 不隻是在講故事,還深入淺出地揭示故事的偉(wei) 大魔力,她在一旁默默聽著,也默默感動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璐璐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