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北京2022”啟幕 首設VR電競項目凸顯科技創新
中新網北京8月5日電 (徐婧)4日,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中心主辦的“電競北京2022”發布暨“電競北京2022”城市挑戰賽開賽儀(yi) 式在京啟幕。記者在啟動儀(yi) 式上獲悉,“電競北京2022”創新推出城市挑戰賽,比賽在全市各區同步開展。除主流端遊項目外,今年還首次探索設置VR(虛擬現實)電競、模擬器電競等創新項目,並配合開展相關(guan) 展示體(ti) 驗活動,凸顯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特色。
“一會(hui) 多賽”凸顯文化科技融合特色
據介紹,“電競北京2022”將延續平台搭建、賽事舉(ju) 辦、生態營造、消費引領四大板塊架構,推出“一會(hui) 多賽”係列活動。
其中,“一會(hui) ”是指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中心主辦的北京國際電競創新發展大會(hui) ,主要內(nei) 容是發布北京電競產(chan) 業(ye) 發展年度報告,邀請國內(nei) 外行業(ye) 專(zhuan) 家及頭部企業(ye) 代表分享電競產(chan) 業(ye) 最新發展動態及前景預判,對北京在電競領域推出的重大舉(ju) 措、建設的重點園區、落地的重大項目等進行簽約推介等。
“多賽”是指創新推出“電競北京”城市挑戰賽,比賽融入北京老字號等傳(chuan) 統文化元素,設置端遊組、模擬器組及VR電競組三項,打造北京自有品牌城市賽事,依托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全市各區同步開展。除主流端遊項目外,首次探索設置VR電競、模擬器電競等創新項目,並配合開展相關(guan) 展示體(ti) 驗活動,凸顯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特色,幫助市民樹立健康電競理念。
“電競+”策略培育消費新熱點
“電競北京2022”將圍繞賽事舉(ju) 辦,集中落地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賽事,探索打造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自主品牌賽事,支持舉(ju) 辦多種形式門類的職業(ye) 賽事、高校賽事、行業(ye) 賽事、大眾(zhong) 賽事,打造具有層次化、多元化的周期性電競賽事體(ti) 係,普及電競文化,培育電競消費。其中包括由完美世界電競主辦的2022 DOTA2全球巡回賽中國聯賽(簡稱DPC)職業(ye) 賽事;第三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PLC全國高校精英聯賽等高校賽事;“亦競杯”電子競技大賽、第六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VR電子競技國際大賽、JJ冠軍(jun) 杯智力電競係列賽等大眾(zhong) 賽事。
圍繞消費引領,將大力實施“電競+”策略,推動電競+科技、電競+消費、電競+非遺、電競+園區等蓬勃發展。期間,將舉(ju) 辦首鋼“超體(ti) 空間”、首創“嘻番裏”數字消費係列活動,積極推動電競與(yu) 演藝、影視、旅遊、商業(ye) 等領域深度融合,加強對非電競核心受眾(zhong) 圈層的消費吸引力,聯合知名商圈、電競園區和主題消費空間開展專(zhuan) 項活動,打造電競新地標,拓展市場新空間,培育消費新熱點,進一步帶動提升城市發展新活力。
現場還發布了“電競北京2022”電競品牌城市賽攻略版圖,通過動態效果詳細展示相關(guan) 賽事活動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幫助大眾(zhong) 更好地梳理賽事信息軸,促進線上線下多行業(ye) 聯動發展,凸顯平台生態價(jia) 值。
推動全球電競優(you) 質資源在京落地
記者獲悉,隨著數字經濟概念的不斷強化和升級,國內(nei) 電競市場實現銷售收入超720億(yi) 元,電競用戶規模接近5億(yi) 人,數字經濟正在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注入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電競產(chan) 業(ye) 逐漸成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場景。2021年1至12月,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法人單位實現收入17563.8億(yi) 元,同比增長17.5%,兩(liang) 年平均增長8.9%,超過疫情前水平(2019年增幅8.2%)。文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步伐加快,全市規模以上核心數字文化企業(ye) 1708家,全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1409.8億(yi) 元,同比增長23.5%,拉動文化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4.9個(ge) 百分點,其中“互聯網+文化”領域營業(ye) 收入占比87.8%。
發布會(hui) 上,“電競北京2022”城市挑戰賽正式開賽。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電競北京2022”將以電競賽事為(wei) 核心,完善產(chan) 業(ye) 生態,推動全球電競產(chan) 業(ye) 優(you) 質資源在北京落地轉化,後續還將舉(ju) 辦北京國際電競創新發展大會(hui) 、“電競北京2022”城市係列賽等多項活動,打通多平台、多圈層,共同推進相關(guan) 賽事順利開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