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三廟一塔”景區文物修繕完成 設遊客體驗項目展運河魅力

發布時間:2022-08-08 15: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經過兩(liang) 年多的景區提升,京杭大運河北端的標誌性景觀“三廟一塔”建築群已完成文物修繕,基本實現從(cong) 文物景觀向旅遊景點的轉化,已具備向遊客開放的條件。目前,景區正在完善智慧化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將植入多個(ge) 遊客體(ti) 驗項目,全麵展示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築群的曆史文化魅力。

  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於(yu) 8月8日晚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活力匯開幕。今年的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文物局聯合通州區委區政府、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體(ti) 育局等單位共同承辦。記者從(cong) 承辦方獲悉這些信息。

  “三廟一塔”位於(yu) 京杭大運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景區共有建築37棟,總占地麵積1.5萬(wan) 餘(yu) 平方米,總建築麵積近3000平方米。其中,“三廟”分別指儒家的文廟(亦稱學宮)與(yu) 佛教的佑勝教寺(亦俗稱塔庵)、道教的紫清宮(亦俗稱紅孩兒(er) 廟)。這三座獨立存在的建築近距離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圍牆之側(ce) ,現已共存400餘(yu) 年。“一塔”指燃燈佛舍利塔(俗稱“通州塔”)。

  作為(wei) 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廟一塔”既體(ti) 現儒、釋、道三教融合的曆史發展,反映運河文化的開放與(yu) 包容,也因院落內(nei) 的鎮水獸(shou) 、鐵獅、巨型皇木等文物,後院坐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通州燃燈塔”,成為(wei) 文物古建和曆史文化的集中承載地。

  2019年以來,通州區實施了“三廟一塔”景區整改提升工程,對景區文物進行修繕,對景區環境、公共服務設施、智慧管理進行提升。本次修繕按照曆史製式恢複了文廟曆史格局,全麵修補了景區文物建築的牆體(ti) 、台階、瓦片和門窗等,對油漆彩畫進行了除塵翻新,歸整佑勝教寺院門,並重砌了紫清宮院牆。在修繕工作中,變化最大的是泮橋——因文物保護需要,橋上此前用玻璃罩罩住,遊客隻能透著玻璃觀察泮橋的基座。這次修繕特意在基座上恢複了泮橋,對泮池進行了重修,恢複蓄水功能,實現橋上通行。

  當前,“三廟一塔”建築群已完成文物修繕,並恢複了文廟曆史格局,基本完成了從(cong) 文物景觀向旅遊景點的轉化,具備了向遊客開放的條件。如今的景區內(nei) ,可見千年燃燈塔與(yu) 運河商務區在不遠處“相望”,古今元素在此相融共生。

  據了解,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dong) 首個(ge) 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該景區連通了包括“三廟一塔”在內(nei) 的四大區域,將於(yu) 年底前麵向遊客免費開放。“三廟一塔”正按照國家5A景區標準完善智慧化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下一步還將植入狀元文化展、運河養(yang) 生展、北運河非遺傳(chuan) 習(xi) 所等遊客沉浸式體(ti) 驗項目,全麵展示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築群的曆史文化魅力。(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