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朱宏任:服務型製造長足發展要堅持以數字化為抓手

發布時間:2022-08-10 11: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0日電(首席財經記者 李金磊)“服務型製造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服務型製造的長足發展要堅持以數字化為(wei) 抓手。”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務副會(hui) 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在接受中新財經專(zhuan) 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服務型製造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悉,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將於(yu) 8月18日-19 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共同主辦第五屆中國服務型製造大會(hui) ,大會(hui) 主題為(wei) “服務型製造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從(cong) 國家戰略維度來看,服務型製造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朱宏任表示,服務型製造有別於(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是一種製造與(yu) 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方式和產(chan) 業(ye) 形態,它通過創新優(you) 化生產(chan) 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ye) 發展模式等,不斷催生服務新路徑新模式,構建起製造與(yu) 服務融合的價(jia) 值共創網絡。它有利於(yu) 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提高生產(chan) 經營效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拓寬盈利空間、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也是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由大到強”、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維度來看,服務型製造是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構築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的關(guan) 鍵抓手。” 朱宏任指出,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yi) 。

  他表示,服務型製造一方麵通過加大在製造過程的服務要素投入,促進技術、信息、資金等高端要素密集進入生產(chan) 製造的過程,幫助提高製造業(ye) 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另一方麵通過拓展製造過程的價(jia) 值鏈環節,推動單純製造向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延伸、推動價(jia) 值鏈從(cong) 低端向高端延伸,有利於(yu) 提升我國製造業(ye) 在全球價(jia) 值鏈體(ti) 係中的分工地位,進而提高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

  從(cong) 企業(ye) 成效維度來看,朱宏任認為(wei) ,服務型製造是拓展企業(ye) 效率效益、做大變強的“密碼”。從(cong) 發展戰略看,服務型製造強調以用戶的需要為(wei) 中心來組織生產(chan) ,為(wei) 下遊企業(ye) 和用戶提供定製化、差異化、針對性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這幫助企業(ye) 拓寬了盈利空間,提升了用戶粘性,重塑了市場競爭(zheng) 力,在市場競爭(zheng) 中,企業(ye) 可以獲得更加持久、穩定的利潤來源。

  服務型製造長足發展要堅持以數字化為(wei) 抓手

  當前,全球數字化浪潮與(yu) 新一輪製造業(ye) 變革曆史性交匯,疊加新冠疫情,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感和必要性進一步放大,這也為(wei) 服務型製造進一步發展帶來新機遇。

  在朱宏任看來,服務型製造是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場景,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字技術的應用情景下,服務型製造發展新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是加速傳(chuan) 統企業(ye) (產(chan) 業(ye) )向服務型製造企業(ye)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在業(ye) 務實施層麵,製造企業(ye) 在提供基於(yu) 產(chan) 品的增值服務時,往往會(hui) 麵臨(lin) 用戶信息不對稱、生產(chan) 成本居高不下,關(guan) 鍵人才供給不足,缺乏產(chan) 品運行數據等製約。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投入使製造業(ye) 在連接、數據、算法和算力、加工製造能力等方麵顯著增強,為(wei) 服務型製造的發展掃平了障礙。

  二是催生了更多的服務型製造模式。在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jia) 值化的基礎上,通過數字產(chan) 業(ye) 化即信息通信產(chan) 業(ye) ,可以為(wei) 服務型製造的創新發展提供關(guan) 鍵數字技術支撐,包括但不限於(yu) 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這些技術可以賦能製造企業(ye) 進行數字化管理、構建數智製造服務係統、開發智能服務等,形成遠程支持服務、個(ge) 性化定製服務與(yu) 數字化轉型服務等能力輸出,助力服務型製造模式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形態變革,進一步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場景,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

  “因此,未來服務型製造的長足發展要堅持以數字化為(wei) 抓手,以信息技術為(wei) 支撐,以數字技術強化製造能力,進而提供並發展基於(yu) 能力的服務。這離不開政府與(yu) 市場的共同作用,需要產(chan) 業(ye) 鏈上的大中小型企業(ye) (包括製造企業(ye) 和數字賦能企業(ye) )共同努力。”朱宏任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