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各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有效投資關鍵作用持續發揮

發布時間:2022-08-10 15:56:00來源: 經濟日報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yu) 企穩回升關(guan) 鍵時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是穩經濟的重要支撐,近期各地區各部門搶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時間窗口,加快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進度。

  專(zhuan) 家表示,在各項政策利好支持下,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重回兩(liang) 位數以上,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穩投資再部署再加力

  進入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熱潮,對穩投資再部署再加力。

  7月30日,河南鄭州17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82.7億(yi) 元;8月3日,江西贛州242個(ge) 重大項目聯動開工,總投資超1600億(yi) 元;廣西近日發布今年第三批自治區層麵統籌推進重大項目方案,507個(ge) 項目總投資7926.3億(yi) 元……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堅持適度超前,以聯網補網強鏈為(wei) 重點,著力推動打通“斷頭路”、水運通道項目等開工建設,提前實施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國家電網表示,到年底前,預計再完成近3000億(yi) 元電網投資,開工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4169億(yi) 元,屆時在建項目總投資有望創曆史新高,達到1.3萬(wan) 億(yi) 元,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投資超過2.6萬(wan) 億(yi) 元。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重大項目建設投資逆周期特點明顯,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較大,不僅(jin) 利於(yu) 短期實現穩增長,也利於(yu) 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一是利於(yu) 形成實物工作量,實現經濟循環產(chan) 需銜接、暢通運轉;二是可以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當前,必須一以貫之大力推動擴大有效投資。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wei) ,有效投資對經濟恢複發展具有關(guan) 鍵性作用,基礎設施投資在穩定經濟大盤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從(cong) 投資整體(ti) 形勢看,製造業(ye) 投資增速有所回落,房地產(chan) 投資仍在觸底之中,未來基礎設施投資有望進一步回升。”溫彬說。

  更好釋放政策效能

  近期,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密集部署穩投資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專(zhuan) 項債(zhai) 等政策效能釋放還有相當大空間,並能撬動大量社會(hui) 資金,要以市場化方式用好,更好發揮有效投資補短板調結構、穩就業(ye) 帶消費綜合效應和對經濟恢複發展的關(guan) 鍵性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科學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的前提下,聚焦疏通卡點堵點采取的有效舉(ju) 措,既能為(wei) 項目解決(jue) 資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更好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配套融資支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有助於(yu) 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婁飛鵬認為(wei)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可以有效發揮其定向調控作用,在豐(feng) 富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領域項目等資金來源的同時,撬動商業(ye) 性金融機構為(wei) 相關(guan) 項目提供融資支持,降低項目的融資難度和資金成本。從(cong) 政策層麵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有助於(yu) 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更好發揮貨幣政策精準調控作用,有效彌補社會(hui) 需求不足。

  對於(yu) 資金投向,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要求,以市場化方式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不得用於(yu) 土地儲(chu) 備和彌補地方財政收支缺口等。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顯效。7月21日,農(nong) 發行投放了首筆農(nong) 發基礎設施基金5億(yi) 元,用於(yu) 支持重慶市雲(yun) 陽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7月22日,國家開發銀行設立的開發性金融工具完成首批兩(liang) 個(ge) 項目投放,出資13.07億(yi) 元支持呼北高速山西離石至隰縣段工程項目和河南安陽豫東(dong) 北機場項目。多地加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爭(zheng) 取力度,並推動已爭(zheng) 取到政策性開發性基金額度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召開會(hui) 議提出,更好發揮“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帶來更多投資拉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從(cong) 投資先行指標看,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wan) 個(ge) ,比去年同期增加2.6萬(wan) 個(ge) ;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9%;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18.8%,投資持續穩定增長具備有利條件。

  “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增速高於(yu) 各項貸款餘(yu) 額增速,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提前下撥、靠前發行,這些對豐(feng) 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具有積極意義(yi) ,也將推動下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保持相對較高增速。”婁飛鵬表示。

  溫彬表示,當前重大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建設等領域,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對於(yu) 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直接效果,同時也可以帶動消費增長,對於(yu) 穩定經濟大盤意義(yi) 重大。

  宏觀政策方麵,魏琪嘉表示,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政策穩定提振市場主體(ti) 信心,同時增強政策的前瞻性精準性。“向投資要潛力,很重要的一環是促進民間投資。當前民間投資麵臨(lin) 一些堵點難點,這既是外部衝(chong) 擊造成的,也與(yu) 企業(ye) 預期有關(guan) 。”魏琪嘉表示,要進一步優(you) 化投資結構,強化對投資的要素保障,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nei) 生增長機製。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li)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